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14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硅橡胶树脂材料,利用硅橡胶树材料脂柔软易弯曲的特点,制备以硅橡胶树脂作为基体材料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与热致变色复合材料,并通过二次固化的方法将两种涂层进行粘结复合。其中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层能够有效吸收1.06μm波段的电磁波,从而降低相关波段反射率。热致变色复合材料能够在加热状态下实现材料层由黑色到灰色的转变,从而起到视觉伪装的效果。到视觉伪装的效果。到视觉伪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隐身涂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激光制导与探测技术的发展,激光制导武器的精度已经得到大幅提高,目标一旦被发现则难以保证生存。因此,如何降低目标的激光信号特征,使目标在战争中不易被地方激光制导武器发现捕捉,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削弱地方装备探测灵敏度和制导精度的1.06μm近红外吸收涂层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通过以聚氨酯或硅橡胶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制备可以降低1.06μm波段反射率的涂层,从而大幅度削减目标的红外特征。然而单一功能的近红外吸收涂层无法满足目标多方面的隐身需求,在实际战场环境下,除了考虑目标的激光信号特征之外,还需要考虑目标在可见光范围下的特征,即目标的视觉隐身效果。
[0003]因此,实现将目标视觉颜色与环境色融合,可以降低可见光视觉特征,从而起到对目标的全方位伪装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用于实现兼具红外隐身与视觉隐身的功能,为目标提供全方位的隐身伪装保护。
[0005]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步骤1:首先准备PDMS硅橡胶预聚物,其中基本组分与固化剂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1进行搅拌混合;
[0008]步骤2:将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纳米氧化钐颗粒,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厚度控制后,进行固化,制备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层;
[0009]步骤3:将另一份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加入黑白热致变色粉末与炭黑粉末,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步骤S2固化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上层,进行固化,得到热致变色复合材料层:
[0010]步骤4:固化结束之后,将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脱模,此时近红外吸收材料与热致变色材料在第二次固化之后已经牢牢粘合在一起。
[0011]进一步,采用道康宁Sylgard 184PDMS硅橡胶预聚物。
[0012]进一步,在步骤S2中,将其中一份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按照质量比3:2加入粒度直径在100

500nm的纳米氧化钐颗粒,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厚度控制在2mm左右,放入80℃环境下2小时进行固化,得到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
[0013]进一步,在步骤S3中,将另一份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按照质量比200:2:1的比
例加入变色温度在30℃的黑白热致变色粉末与炭黑粉末,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第2步固化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上,厚度控制在1mm以下,再次放入80℃环境下2小时进行固化,得到热致变色复合材料。
[0014]进一步,在步骤S4中,脱模后可再对复合材料进行切割操作,以备其他不同用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使用硅橡胶树脂材料,利用硅橡胶树材料脂柔软易弯曲的特点,制备以硅橡胶树脂作为基体材料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与热致变色复合材料,并通过二次固化的方法将两种涂层进行粘结复合。其中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层能够有效吸收1.06μm波段的电磁波,从而降低相关波段反射率。热致变色复合材料能够在加热状态下实现材料层由黑色到灰色的转变,从而起到视觉伪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所制备的复合隐身涂层热致变色效果示意图;
[0019]图3、样品反射率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2]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a)、图1(b)所示:(a)加热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结构示意图,(b)加热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结构示意图。
[0025]本专利技术使用硅橡胶树脂材料,利用硅橡胶树材料脂柔软易弯曲的特点,制备以硅橡胶树脂作为基体材料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与热致变色复合材料,并通过二次固化的方法将两种涂层进行粘结复合。其中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层能够有效吸收1.06μm波段的电磁波,从而降低相关波段反射率。热致变色复合材料能够在加热状态下实现材料层由黑色到灰色的转变,从而起到视觉伪装的效果。具体制备方法为:
[0026]准备道康宁Sylgard 184PDMS硅橡胶预聚物,其中基本组分与固化剂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1进行搅拌混合;
[0027]制备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将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按照质量比3:2加入粒度直径在100

500nm的纳米氧化钐颗粒,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厚度控制在2mm左右,放入80℃环境下2小时进行固化;
[0028]制备热致变色复合材料:将另一份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按照质量比200:2:1
的比例加入变色温度在30℃的黑白热致变色粉末与炭黑粉末,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第2步固化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上,厚度控制在1mm以下,再次放入80℃环境下2小时进行固化。
[0029]固化结束之后,将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脱模,此时近红外吸收材料与热致变色材料在第二次固化之后已经牢牢粘合在一起,在脱模之后可以再对复合材料进行切割等操作,以备其他不同用途。
[0030]图2为所制备的复合隐身涂层热致变色效果示意图;图3为样品反射率测试结果。
[0031]上面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032]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首先准备PDMS硅橡胶预聚物,其中基本组分与固化剂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1进行搅拌混合;步骤2:将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纳米氧化钐颗粒,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厚度控制后,进行固化,制备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层;步骤3:将另一份混合的PDMS硅橡胶预聚物加入黑白热致变色粉末与炭黑粉末,在脱泡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步骤S2固化的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上层,进行固化,得到热致变色复合材料层:步骤4:固化结束之后,将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脱模,此时近红外吸收材料与热致变色材料在第二次固化之后已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道康宁Sylgard 184PDMS硅橡胶预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隐身涂层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航季东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