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02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适用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材料,且因其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简便、耐久性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交通、市政、水利等建设工程。
[0003]混凝土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其性能与各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有较大关系。当前,在水泥混凝土材料中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硫酸盐侵蚀会导致遭受侵蚀破坏的混凝土出现膨胀、开裂甚至于后期剥落,直至结构发生解体,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材料结构物的使用寿命。为此,开发了抗硫酸盐水泥,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制备得到具有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耐腐蚀性水泥混凝土材料。但是,目前所开发的耐腐蚀性水泥混凝土材料可在低盐碱场景应用,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市场当前对水泥混凝土的高耐腐性能的要求。
[0004]为此,申请人提供了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当前对水泥混凝土的高耐腐性能的要求,提升水泥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制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高耐蚀性混凝土,是通过以下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60

70份的硫铝酸盐水泥、30

40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5<br/>‑
45份的掺合料、80

120份的粗骨料、160

240份的细骨料、10

15份的增韧纤维、35

50份的水、1.8

3.2份的聚羧酸减水剂、0.8

1.5份的碳酸锂盐、1

3份的膨胀早强熟料;
[0008]所述的掺合料主要是由耐蚀多孔无机粉料搭配矿渣、粉煤灰、硅灰、石膏粉、钢渣中的至少一种;
[0009]所述的粗骨料的粒度为5~12mm;所述的粗骨料主要是由多孔隙X型沸石搭配人工岩碎石、天然岩碎石中的至少一种;
[0010]所述的细骨料包括天然砂、人工砂、玻纤粉、石英粉中的至少一种;
[0011]所述的增韧纤维的长度控制在3.0

68mm;
[0012]所述的增韧纤维主要是由氧化锆纤维搭配金属丝、玻纤、碳纤中的一种。
[0013]本申请中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具有较为持久的使用寿命。
[0014]本申请中采用耐蚀多孔无机粉料搭配矿渣、粉煤灰、硅灰、石膏粉、钢渣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掺合料与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形成的胶凝体系具有相对更好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本申请中耐蚀多孔无机粉料和多孔隙X型沸石自身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可保证整体的耐侵蚀性能,且耐蚀多孔无机粉料和多孔隙X型沸石可进行离子交换,降低体系中
Ca
2+
的含量进而减少钙矾石、碳硫硅钙石的生产概率,提升整体的耐侵蚀性能。此外,本申请中也加入了稍许碳酸锂盐用于改善前期1

3d浇筑混凝土块的耐腐蚀性能,可更好适应复杂的浇筑环境。本申请中由氧化锆纤维搭配金属丝、玻纤、碳纤中的一种形成的增韧纤维即保证了产品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抗折性能而且也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0015]优选的,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的粒度在0.5

5μm之间;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是由沸石粉、高岭土、氮化硅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粉制成;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质量比4:3:2:1称取沸石粉、高岭土、氮化硅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混合均匀后加入pH=7.5

8.0的碳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呈假塑状泥浆,混合粉体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0

50):1,将假塑状泥浆捏成2.0

5.0mm颗粒,将所得颗粒置于180

200℃下进行焙烧膨化,压力为1.0

1.2MPa、焙烧时间为1.0

4.0h,焙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研磨得到粒度在0.5

5μm之间的耐蚀多孔无机粉料。
[0016]本申请中制备的耐蚀多孔无机粉料可进行离子交换,降低体系中Ca
2+
的含量进而减少钙矾石、碳硫硅钙石的生产概率,提升整体的耐侵蚀性能,且耐蚀多孔无机粉料的空隙较大,后期随着硫酸盐侵蚀加剧,而形成的钙矾石、碳硫硅钙石可填充于耐蚀多孔无机粉料的空隙,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提升本申请整体的使用寿命和制件使用质量稳定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的掺合料是由耐蚀多孔无机粉料、300

800目的矿渣、800

2000目的粉煤灰、325

800目的石膏粉组成;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占掺合料总质量的40

60%,所述的325

800目的石膏粉占掺合料总质量5

8%,所述的800

2000目粉煤灰占掺合料总质量的15

25%,余量为300

800目的矿渣。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掺合料,可提升所制备的混凝土材料的致密度,不仅可改善所制备的混凝土材料的力学强度,而且可改善整体的耐硫酸盐侵蚀性,此外,还可调控耐蚀多孔无机粉料、800

2000目的矿渣、800

2000目的粉煤灰、325

800目的石膏粉的配比,保证所制备的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便于推向市场应用。
[0019]优选的,所述的粗骨料是由多孔隙X型沸石、高铝玄武岩碎石组成;所述高铝玄武岩碎石为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所述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中粒径在5

6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占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总质量的30

40%;粒径在6

8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占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总质量的20

30%;粒径在8

10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占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总质量的20

30%,余量为粒径在10

12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
[0020]所配制的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可提升所制备的混凝土材料的致密度,不仅可改善所制备的混凝土材料的力学强度,而且可改善整体的耐硫酸盐侵蚀性,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粗骨料可保证本申请力学性能同时改善整体的耐硫酸盐侵蚀性。
[0021]优选的,所述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中的高铝玄武岩碎石表面形成有PPC/PHBV复合膜;所述PPC/PHBV复合膜中PPC/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60

70份的硫铝酸盐水泥、30

40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5

45份的掺合料、80

120份的粗骨料、160

240份的细骨料、10

15份的增韧纤维、35

50份的水、1.8

3.2份的聚羧酸减水剂、0.8

1.5份的碳酸锂盐、1

3份的膨胀早强熟料;所述的掺合料主要是由耐蚀多孔无机粉料搭配矿渣、粉煤灰、硅灰、石膏粉、钢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粗骨料的粒度为5~12mm;所述的粗骨料主要是由多孔隙X型沸石搭配人工岩碎石、天然岩碎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细骨料包括天然砂、人工砂、玻纤粉、石英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增韧纤维的长度控制在3.0

68mm;所述的增韧纤维主要是由氧化锆纤维搭配金属丝、玻纤、碳纤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的粒度在0.5

5μm之间;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是由沸石粉、高岭土、氮化硅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粉制成;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质量比4:3:2:1称取沸石粉、高岭土、氮化硅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混合均匀后加入pH=7.5

8.0的碳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呈假塑状泥浆,混合粉体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0

50):1,将假塑状泥浆捏成2.0

5.0mm颗粒,将所得颗粒置于180

200℃下进行焙烧膨化,压力为1.0

1.2MPa、焙烧时间为1.0

4.0h,焙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研磨得到粒度在0.5

5μm之间的耐蚀多孔无机粉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合料是由耐蚀多孔无机粉料、300

800目的矿渣、800

2000目的粉煤灰、325

800目的石膏粉组成;所述耐蚀多孔无机粉料占掺合料总质量的40

60%,所述的325

800目的石膏粉占掺合料总质量5

8%,所述的800

2000目粉煤灰占掺合料总质量的15

25%,余量为300

800目的矿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骨料是由多孔隙X型沸石、高铝玄武岩碎石组成;所述高铝玄武岩碎石为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所述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中粒径在5

6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占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总质量的30

40%;粒径在6

8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占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总质量的20

30%;粒径在8

10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占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总质量的20

30%,余量为粒径在10

12mm之间的高铝玄武岩碎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耐蚀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中的高铝玄武岩碎石表面形成有PPC/PHBV复合膜;所述PPC/PHBV复合膜中PPC/PHBV的质量比为40:60;所述PPC/PHBV复合膜中分别由3

6wt的碳酸氢钠粉末;所述碳酸氢钠粉末的粒径在0.2

3.0um;所述的多孔隙X型沸石中包括多孔隙X型沸石集料、表面改性X型沸石;所述多孔隙X型沸石集料的粒径分布与高铝玄武岩碎石集料的粒径分布相同;所述多孔隙X型沸石集料、表面改性X型沸石的质量比为(6

8):(2

4);所述表面改性X型沸石的制备方法如下:将5

6g/L的氯化铁的水溶液加入X型沸石中,其中氯化铁中铁含量与X型沸石的质量比为1:50,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需要在100kHz的超声环境下超声分散30

60min,再将所得混合溶液于100

160r/min搅拌12

16h;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升温至100℃,高温挥发,蒸干溶剂得到固体料;然后将所得固体料置于在3

5vt%氢气/空气混合气氛中,以1

2℃/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生邓炳升江雯明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鼎力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