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199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处理方法,依据地势情况,确定水源及渗透系数,设置渗排盲管于地下室底板,保证后期潜层地下水可以通过盲管自由排入市政管线或集水井,其中在集水井中设置潜水泵,进行浇灌地上植被。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地势优势采用盲沟疏导后期产生地下水对建筑物抗浮的影响,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并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并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并将水资源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浮
,具体的说是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对西南地区支持力度,因此大量基建产业迅速崛起,但同时面临众多困难,其中之一中国西南地形极为复杂,有四川盆地也有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同时由于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多,因此基建产业建设过程中抗浮成本大幅度提高。
[0003]山地起伏较大,土质渗透性较高等特点,同时考虑前期勘察水位无法准确确定建筑物在运营期间的常水位。如若地下水位过高则需考虑抗浮措施,如若地下水位远远低于地下室底板标高,则考虑其抗浮设计则会造成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施工周期增加。另外单纯只用集水井通过潜水泵持续工作,降水时间长,造成资源浪费,为业主后期运营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以及存在水资源流失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综合考虑地下室周围环境的特点,避免了传统抗浮措施方法,保证建筑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施工周期、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地势情况,确定水源及渗透系数,设置渗排盲管于地下室底板,保证后期地下室可能有效自由排入市政管线,同时与集水井连接,并在集水井中设置潜水泵,降低地下室底板水压。
[0006]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历史暴雨情况进行统计,基于数据统计,获取数据中所有的降水量变化,设计地面排水系统;步骤S2:进行渗流试验,采用野外现场测定方法,测定渗透系数K;步骤S3:调查周围湖泊水源情况以及地势情况,现存周围排水系统,明确水源渗流量,并通过试验确定渗透系数,并计算渗流量;步骤S4:基于S1降雨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不利抗浮水位;步骤S5:进行结构受力计算,确保拟建建筑物重量大于基于S4的浮力,梁板柱桩的结构力学计算;步骤S6:基于S2、S3、S4调查结果在地下室底板下面铺设渗排盲管;计算排水量以及盲管数量。
[0007]步骤S7:将雨水排水管以及地下室渗排盲管与市政管线连接,部分盲管与集水井连接;步骤S8:基于步骤S5不满足情况时,设置扩底抗拔灌注桩。
[0008]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降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y=Ψ
·
.q.FQy—设计雨水流量(L/s);Ψ—径流系数;取0.9;q—暴雨强度(L/s
·
ha);F—汇水面积(ha);q=5534(p0.3

0.42)/(t+10+7lgP)0.82+0.07P;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2年;t—降雨历时(min);取5min;则q5=414L/(s
·
ha)(p=2、t=5min);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采用现场方法进行抗渗溪水测定,测定方法为设置抽水孔和观测孔;要求地下抽水孔的深度大约地下室顶板1.5倍地下室埋深,抽水孔与观测孔设置成米字状,抽水孔和观测孔水平距离为1倍的地下室埋深,计算渗透系数K。
[0009]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基于步骤S2的基础上通过公式I=ΔH/L计算水位梯度,ΔH为等水位线两点的水位高程差,L为这两点的水平距离,然后采用采用达西定律q=KI,计算渗流量,q为单位渗流量、K为渗透系数,针对湖泊水源较进位置进行特殊计算。
[0010]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根据S3渗透系数布置地下室盲沟布置面积,其中盲沟外围包括土工网格布,里面设置渗排盲管,将渗排盲管于市政管线连续保证渗排盲管线中的水通过地势高差自由流入市政管线,另外在地下室外侧布置集水井,将集水井于渗排盲管连接。
[0011]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排盲管依据地势倾斜角度为1%~2%,渗排盲管底部铺设100mm厚的C10混凝土垫层,渗排盲管外部依次浇筑卵石渗水层、砾石滤水层和粗砂滤水层。
[0012]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水井设置于地下室外围,且集水井间距为20~50m,连通集水井的集水管道,其位于集水管座上,集水管道外部依次浇筑粗砂滤水层、50mm厚1:3水泥砂浆隔水层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板,集水管道的管径大于等于200mm。
[0013]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水井标高低于市政管线大约1.5m,集水井直径为1.5m,最终集水井容水量根据绿化面积进行确定,保证集水井内部水源满足绿化浇灌要求。
[0014]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水井内部设置钢爬梯,布置潜水泵。
[0015]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排盲管水平净距30

50m;渗排盲管设置位置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或严重地下室楼层处外围设置渗排盲管。
[0016]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采用扩底抗拔灌注桩,
降低桩径类型,减低桩基数量,取消抗拔桩或者抗浮锚杆,同时扩底抗拔灌注桩抗拔力计算如下:F拔=F底+F侧F底=扩底面积*土容重*桩基上层土体高度F侧=桩周长*桩高*侧摩擦阻力系数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地势优势采用盲沟疏导后期产生地下水对建筑物抗浮的影响,提供了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有效解决后期运营成本,使用性广。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山地建筑抗浮概念设计流程图;图2为地下室抗浮盲沟集水管的埋设示意图。
[0019]图3为地下室抗浮盲沟渗排盲管的埋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依据地势情况,确定水源及渗透系数,设置渗排盲管于地下室底板,保证后期地下室可能有效自由排入市政管线,同时与集水井连接,并在集水井中设置潜水泵,降低地下室底板水压。
[002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历史暴雨情况进行统计,基于数据统计,获取数据中所有的降水量变化,设计地面排水系统;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降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y=Ψ
·
.q.FQy—设计雨水流量(L/s);Ψ—径流系数;取0.9;q—暴雨强度(L/s
·
ha);F—汇水面积(ha);q=5534(p0.3

0.42)/(t+10+7lgP)0.82+0.07P;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2年;t—降雨历时(min);取5min;则q5=414L/(s
·
ha)(p=2、t=5min);步骤S2:进行渗流试验,采用野外现场测定方法,测定渗透系数K;采用现场方法进行抗渗溪水测定,测定方法为设置抽水孔和观测孔;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地势情况,确定水源及渗透系数,设置渗排盲管于地下室底板,保证后期地下室可能有效自由排入市政管线,同时与集水井连接,并在集水井中设置潜水泵,降低地下室底板水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历史暴雨情况进行统计,基于数据统计,获取数据中所有的降水量变化,设计地面排水系统;步骤S2:进行渗流试验,采用野外现场测定方法,测定渗透系数K;步骤S3:调查周围湖泊水源情况以及地势情况,现存周围排水系统,明确水源渗流量,并通过试验确定渗透系数,并计算渗流量;步骤S4:基于S1降雨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不利抗浮水位;步骤S5:进行结构受力计算,确保拟建建筑物重量大于基于S4的浮力,梁板柱桩的结构力学计算;步骤S6:基于S2、S3、S4调查结果在地下室底板下面铺设渗排盲管;步骤S7:将雨水排水管以及地下室渗排盲管与市政管线连接;步骤S8:在进行结构设计中采用扩大头桩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降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y=Ψ
·
.q.FQy—设计雨水流量(L/s);Ψ—径流系数;取0.9;q—暴雨强度(L/s
·
ha);F—汇水面积(ha);q=5534(p0.3

0.42)/(t+10+7lgP)0.82+0.07P;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2年;t—降雨历时(min);取5min;则q5=414L/(s
·
ha)(p=2、t=5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建筑抗浮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采用现场方法进行抗渗溪水测定,测定方法为设置抽水孔和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继宇张文顾正洋蒋朝伟吴严辉陆垚峰金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