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97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包括支撑主体以及用于支撑和支撑底座,支撑主体的下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方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侧安装有能沿着支撑架转动的转动杆体,转动杆体上安装有夯实主体和抚平滚压架,夯实主体上设有可拆卸式的夯实组件,抚平滚压架的内侧转动设置有滚压辊和抚平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属于特殊土

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

西北

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土或灰土垫层

土桩或灰土桩

强夯法

重锤夯实法

桩基础

预浸水法等;在湿陷性黄土区域安装输水管道为保证输水管道,为了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会先使用重锤夯实法对铺设输水管道区域进行大面积的夯实,提升土壤的紧密性,为了保证输水管道使用的安全性,会在管道铺设前在输水管道内垫层后铺设水泥以保证输水管道使用时的稳定;然而,在夯实后挖设输水管的预设坑后,铺设的垫层为保证与湿陷性黄土更好的结合,也需要对普垫层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包括支撑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和移动支撑主体(1)的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跨设在输水管道预挖坑两侧,其特征在于:支撑主体(1)的下方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下方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内侧安装有能沿着支撑架(4)转动的转动杆体(5),转动杆体(5)呈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柱状结构;转动杆体(5)上安装有夯实主体(6)和抚平滚压架(7),抚平滚压架(7)呈对称位于夯实主体(6)的两侧,夯实主体(6)和抚平滚压架(7)位于相邻的转动杆体(5)侧面上;夯实主体(6)上设有可拆卸式的夯实组件,夯实组件用于夯实输水管道预挖坑,夯实组件底端面与输水管道坑内壁吻合;抚平滚压架(7)的内侧转动设置有滚压辊(
71
)和抚平板(8),滚压辊(
71
)与输水管道预挖坑内壁横截面相切,滚压辊(
71
)和夯实主体(6)横截面沿以转动杆体(5)横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弧线上运动;抚平板(8)的一端内壁与抚平滚压架(7)顶面通过调节组件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抚平板(8)的倾斜角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与支撑主体(1)之间通过
L
形状的连接架(
21
)连接,连接架(
21
)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底座(2)内的液压千斤顶输出端和支撑主体(1)内的液压千斤顶输出端相连接,支撑底座(2)的底端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粉质土区域输水管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夯实单元架(
61


夯实块(
62
)和夯实片(
63
),夯实单元架(
61
)通过第二插接块(
67
)插接在夯实主体(6)底端开设的卡孔内,第二插接块(
67
)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夯实主体(6)上,夯实主体(6)侧壁开设的螺纹孔与第二插接块(
67
)两侧的螺纹孔对齐;夯实块(
62
)通过第一插接块(
66
)和连接件(
64
)连接在夯实单元架(
61
)上,第一插接块(
66
)插接在夯实单元架(
61
)底端的连接槽内,连接件(
64
)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义亮王坚梅召峰刘加炜杨振龙郭亮魏银何通永宋宏亮靳旭王辉朱亮亮刘占琴马文杰王有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