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能导线换向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93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能导线换向用夹持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一侧设有壳盖(2),外壳(1)内设有位移槽(3),位移槽(3)内设有压块(4),压块(4)贴合壳盖(2)内侧;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螺母(5),所述压块(4)上端活动连接有压杆(6),且压杆(6)与螺母(5)相配合;所述位移槽(3)内设有与压块(4)下部相配合贴设的从动块(7)。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方便对双侧导线地稳定夹持,为导线换向夹持提供便利。为导线换向夹持提供便利。为导线换向夹持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能导线换向用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线夹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能导线换向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配电领域,线夹是较为常用的部件,能够对电线进行有效夹持定位,使得导线能够整体布置,避免缠绕,现有一种导线连接用线夹,包括至少一个相互连接的导电的导线夹和一包裹导线夹的绝缘外壳,每个导线夹的夹头包括两个能够相互配合而夹线的夹头组件,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上设有与导线夹的过线部位对应的导线过线口、至少一个供导线连接用线夹从导线的径向设置到导线上的侧向过线缺口以及能够覆盖侧向过线缺口且能够开合的盖板,侧向过线缺口与导线过线口连通,盖板上设有带第一弧面结构的第一过线挡板,外壳本体之与盖板对应处设有带第二弧面结构的第二过线挡板,闭合盖板,第一过线挡板与第二过线挡板配合遮挡导线过线口,同时第一弧面结构和第二弧面结构对合形成侧面封闭的过线圆孔,打开盖板,导线能够从侧向过线缺口设置到导线夹上。在布线过程中会一定角度的转角处,导线需要折弯一定角度,一般会在转角处设置换向机构,在换向机构的两侧设置导线夹持件。在配合换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能导线换向用夹持装置,包括板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20)上设有立板(21),立板(21)与板架(20)之间的纵向对称设有位移机构(22),位移机构(22)的移动端上设有线轮(23),所述的板架(20)上设有双轴电机(24),双轴电机(24)两侧伸出端设有转动杆(25),转动杆(25)的端部设有与线轮(23)配合的压轮(26);所述板架(20)两端设有线夹(27),线夹(27)包括外壳(1),外壳(1)一侧设有壳盖(2),外壳(1)内设有位移槽(3),位移槽(3)内设有压块(4),压块(4)贴合壳盖(2)内侧;所述压块(4)上端活动连接有压杆(6),压杆(4)经螺纹与外壳(1)相连接,且压杆(6)上端配合套设有螺母(5);所述位移槽(3)内设有与压块(4)下部相配合贴设的从动块(7),从动块(7)一侧设有固定卡块(8);所述外壳(1)一侧设有活动口(9),所述的活动口(9)处设有侧条(10),侧条(10)与从动块(7)一侧形成限位槽(11);所述的外壳(1)的卡线口处设有用于配合固定卡块(8)的活动卡块(12),活动卡块(12)的一端嵌设在限位槽(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能导线换向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22)包括设置在板架(20)上的位移气缸(221),立板(21)和板架(20)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杰万安平俞天曜闫晨博刘璨贤王文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