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81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将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划分为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资源分配影响值集;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确定受灾影响值,得到受灾影响值集;根据资源分配影响值和受灾影响值,确定资源分配值;对资源分配值集进行归一化,得到资源分配比例;根据资源分配比例,将对应应急资源运输至各个自然灾害子区域。该实施方式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应急资源的分配比例,减少对应急资源的浪费,以减少应急资源分配次数,从而提升资源运输的效率。运输的效率。运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应急资源配置包括:确定应急资源的分配比例、应急资源的运输。其中,应急资源运输是指在灾害事件发生时,根据不同的应急情况和需求,合理地将各种资源分配并运输到相应的区域或任务上,以支持应急工作的开展。对于应急资源配置,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基于灾害伤亡情况和应急资源总量,确定各个受灾地区的资源分配量并运输至各个受灾地区。
[0003]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来配置应急资源,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第一,无法根据灾害伤亡情况合理的进行应急资源分配,在需求量较少的受灾区分配过多的应急资源会导致应急资源存在浪费,在需求量较多的受灾区分配过少的应急资源会导致应急资源无法满足需求,进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又由于再次调度应急资源会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使得分配资源的周期变长,从而增加资源运输的时间,降低资源运输的效率。
[0004]第二,不能够对救灾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导致难以确定对各个受灾区域进行救援的优先顺序,使得应急资源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配,需要多次对应急资源进行调配,造成救援灾区的周期变长。
[0005]第三,难以快速的确定各个受灾区域所需的各种应急资源(例如,药品、食物)的具体分配情况,导致在实际救灾过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开销,使运输的应急资源不够及时,从而导致救援行动受到阻碍。由于再次组织救援行动会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救灾的周期变长。
[0006]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8]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0009]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包括:获取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将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划分为至少一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得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对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执行以下处理步骤:获取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
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受灾影响程度的信息组,作为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受灾影响值,得到受灾影响值集;根据上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中的每个资源分配影响值和上述受灾影响值集中的每个受灾影响值,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值,得到资源分配值集;对上述资源分配值集进行归一化,得到受自然灾害区域的资源分配比例,作为资源分配比例;根据上述资源分配比例,通过无人机装置,将对应应急资源运输至各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自然灾害子区域。
[0010]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划分单元,被配置成将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划分为至少一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得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对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执行以下处理步骤:获取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受灾影响程度的信息组,作为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受灾影响值,得到受灾影响值集;第三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中的每个资源分配影响值和上述受灾影响值集中的每个受灾影响值,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值,得到资源分配值集;归一化单元,被配置成对上述资源分配值集进行归一化,得到受自然灾害区域的资源分配比例,作为资源分配比例;运输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资源分配比例,通过无人机装置,将对应应急资源运输至各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自然灾害子区域。
[0011]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0012]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0013]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应急资源的运输效率有所提高。具体来说,造成相关的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不够准确的原因在于:无法根据灾害伤亡情况合理的进行应急资源分配,在需求量较少的受灾区分配过多的应急资源会导致应急资源存在浪费,在需求量较多的受灾区分配过少的应急资源会导致应急资源无法满足需求,进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又由于再次调度应急资源会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使得分配资源的周期变长,从而增加资源运输的时间,降低资源运输的效率。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首先,获取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在这里,可以得到自然灾害区域的信息。其次,将上述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划分为至少一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得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在这里,可以将应急资源按照划分后
的子区域信息进行分配。再次,对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执行以下处理步骤:第一步,获取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在这里,将自然灾害子区域的影响应急资源分配的指标数值化,为资源分配影响值的生成提供了数据基础。第二步,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受灾影响程度的信息组,作为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在这里,将自然灾害子区域的受灾情影响指标数值化,为受灾影响值的生成提供了数据基础。然后,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上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在这里,综合各个影响应急资源分配的指标,生成能够表示客观条件(例如,应急资源分配点与受灾地区的距离远近)影响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灾后评估及资源配置方法,包括:获取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将所述自然灾害区域信息划分为至少一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得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对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执行以下处理步骤:获取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受灾影响程度的信息组,作为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受灾影响值,得到受灾影响值集;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中的每个资源分配影响值和所述受灾影响值集中的每个受灾影响值,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值,得到资源分配值集;对所述资源分配值集进行归一化,得到受自然灾害区域的资源分配比例,作为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所述资源分配比例,通过无人机装置,将对应应急资源运输至各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自然灾害子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受灾影响程度的信息组,包括:获取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中各个用户的电力相关数据,作为用户电力相关数据集,其中,电力相关数据包括:用户实时用电量、用户停电开始时间、用户停电结束时间、用户停电原因;对所述用户电力相关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得到清洗后的用户电力相关数据集,作为清洗后电力相关数据集;根据所述清洗后电力相关数据集,生成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用于衡量受灾影响程度的信息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包括:对各个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组进行组合,以生成资源分配影响因素信息矩阵,作为分配影响因素矩阵;对于所述分配影响因素矩阵中的每列数值,确定每列数值的中间数,以生成列中间数,作为影响因素中间数;根据所得到的影响因素中间数集,对所述分配影响因素矩阵中的每列数值取模,以生成每列数值取模后的数值,得到取模后的分配影响因素矩阵,作为取模影响因素矩阵;确定所述取模影响因素矩阵中的每列数值的平均值,以生成每列数值的平均值,得到列平均值集,作为影响因素列平均值集;
根据所述影响因素列平均值集,对所述分配影响因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值进行标准化,以生成标准化后的分配影响因素矩阵,作为标准化影响因素矩阵;确定所述标准化影响因素矩阵中的每列数值的平均数,以生成标准化影响因素列平均值,得到标准化影响因素列平均值集;对所述标准化影响因素列平均值集中的每个标准化影响因素列平均值进行归一化,以生成资源分配影响因素权重,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因素权重集;根据所述分配影响因素矩阵中的每行数值和所述资源分配影响因素权重集,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的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受灾影响值,得到受灾影响值集,包括:对各个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组进行组合,以生成受灾影响程度信息矩阵,作为受灾影响程度矩阵;确定所述受灾影响程度矩阵中的每列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生成列最大值和列最小值,得到列最大值集和列最小值集;根据所述列最大值集中的每个列最大值和列最小值集中的每个列最小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列最大值和列最小值的差值,得到列差值集;根据所述列差值集和所述列最小值集,对所述受灾影响程度矩阵中的每列数据进行标准化,以生成每列数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得到标准化后的受灾影响程度矩阵,作为标准化影响程度矩阵;确定所述标准化影响程度矩阵中的每一列数据的熵值,得到熵值集;根据所述熵值集,确定所述标准化影响程度矩阵中的每一列数据的权重,得到受灾影响程度权重集;根据所述受灾影响程度矩阵中的每行数据和受灾影响程度权重集,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受灾影响值,得到受灾影响值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中的每个资源分配影响值和所述受灾影响值集中的每个受灾影响值,确定所述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集中的每个自然灾害子区域信息对应的资源分配值,得到资源分配值集,包括:对所述资源分配影响值集中的每个资源分配影响值进行归一化,以生成归一化后的资源分配影响值,得到归一化资源分配影响值集;对所述受灾影响值集中的每个受灾影响值进行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敏徐秀敏邵祥王汝英安东升刘海涛赖飞梁永青刘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