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80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属于复合材料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壁两侧均嵌设有轴承,且轴承内转动连接有主转轴,且两个主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四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分模组件,从而能够实现成品的自动脱模,并且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分离,能够减少脱模难度,提高成品的良好率,并根据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的位置关系配合冷却组件、振动组件与预热清洁组件实现对成品的连续化处理,提高成品的自动化效率,通过多个工位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对成品的加工成型效率。能够大大提高对成品的加工成型效率。能够大大提高对成品的加工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成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复合材料应用场景的扩大,复合材料制品的形状类型也逐渐增多,其中一个重要的类别就是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件,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件是类似复合材料容器、复合材料浮球、复合材料气瓶、3/4球天线罩等的成品。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11396565.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气动脱模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喷吹孔,喷吹控制组件,其设置在喷吹孔内并连接有气源;吸附组件,其与成型面正相对设置;提拉组件,其与吸附组件连接;吸附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吸附组件用于以多个吸附点对成形件进行吸附,喷吹孔用于以核心喷吹点对成形件进行喷吹;多个吸附点围绕核心喷吹点呈间隔分布,以使多个吸附点与核心喷吹点在成形件上共同形成利于成型件受力均匀的多个脱模受力点,在减少喷吹孔数量而利于后续对成型件修整的同时,利于成形件在脱模时受力均匀,且利于成形件与模具本体之间形成快速扩展的间隙,从而达到利于脱模的目的,但是在进行小口腔体类的成品成型制备时,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吹塑制品,由于小口腔体类的成品脱模难度较高,并且,多数成型设备难以进行连续化的加工流程,影响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小口腔体类的成品脱模难度较高以及成型设备难以进行连续化的加工流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壁两侧均嵌设有轴承,且轴承内转动连接有主转轴,且两个主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四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与转动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模座通过分模组件活动连接于转动柱一侧,所述转动柱一侧设置有振动组件,所述防护外壳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防护外壳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预热清洁组件;所述分模组件包括多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于转动柱四周外表面,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与第二模座底部固定连接,且多个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多个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轮,所述挤压轮一侧贴合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一侧与防护外壳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横截面形状为半环形。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限位板一侧和转动柱一侧固定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多个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且防护外壳一侧嵌设有轴承,且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延伸至连接管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连接管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管,所述风扇转动连接于安装管内。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板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杆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安装槽,所述传动齿轮一侧啮合有固定齿环,所述固定齿环固定连接于防护外壳一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板一侧通过转轴延伸至防护外壳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且多个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且其中一个传动轮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一侧通过安装板与防护外壳一侧固定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主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一侧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块,所述振动块一端贴合有传导块,所述传导块一侧与转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远离振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且位于最下方的第二凸块一侧贴合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通过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于防护外壳内壁一侧,且多个第一凸块沿转动盘轴心位置呈等角度阵列分布。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挡板一侧和安装杆一侧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外壳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转轴与转动盘一侧固定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预热清洁组件包括热气箱,所述热气箱一侧与防护外壳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热气箱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气泵,所述气泵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位于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之间,所述导热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管,且两个喷管分别正对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的内腔。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外壳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与主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吹塑机主体。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分模组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与吹塑机主体,第一电机每旋转90度后均会停转一段时间,第一电机每次转动90度,都会使挤压轮与挤压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并且通过第二弹簧控制滑动杆的位移行程,滑动杆带动滑动块移动,滑动块带动第二模座移动,实现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之间的分离与贴合,从而能够实现成品的自动脱模,并且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分离,能够减少脱模难度,提高成品的良好率,并根据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的位置关系配合冷却组件、振动组件与预热清洁组件实现对成品的连续化处理,提高成品的自动化效率,并且通过多个工位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对成品的加工成型效率。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振动组件,第三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第一凸块转动,第一凸块在转动过程中周期性与第二凸块相互贴合,使得第二凸块配合第一弹簧带动挡板做往复运动,挡板带动滑杆做往复运动,滑杆带动振动块对传导块进行往复敲振,使得位于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之间的成品振动,从而加速与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内腔的分离,提高成品的脱模速度,并保证成品的良好率。
[0017]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冷却组件,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移动至两个连接管之间后,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轮与传动带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在固定齿环上转动并使自身自转,使得传动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连接轴带动风扇转动,风扇产生风力对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内的成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口腔体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3),所述防护外壳(3)内壁两侧均嵌设有轴承,且轴承内转动连接有主转轴(12),且两个主转轴(1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3),所述转动柱(13)四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11),所述第一模座(10)与转动柱(1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模座(11)通过分模组件(9)活动连接于转动柱(13)一侧,所述转动柱(13)一侧设置有振动组件(7),所述防护外壳(3)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组件(5),所述防护外壳(3)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预热清洁组件(8);所述分模组件(9)包括多个滑动槽(906),所述滑动槽(906)开设于转动柱(13)四周外表面,所述滑动槽(906)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907),所述滑动块(907)顶部与第二模座(11)底部固定连接,且多个滑动槽(906)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杆(905),所述滑动杆(905)与多个滑动块(907)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905)一端延伸至滑动槽(906)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03),所述限位板(903)远离滑动杆(9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轮(902),所述挤压轮(902)一侧贴合有挤压块(901),所述挤压块(901)一侧与防护外壳(3)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901)横截面形状为半环形;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多个转动板(502),所述转动板(502)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且防护外壳(3)一侧嵌设有轴承,且转轴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502)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503),所述连接管(503)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09),所述转动杆(50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锥齿轮(508),所述第二锥齿轮(508)一侧啮合有第一锥齿轮(507),所述第一锥齿轮(507)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11),所述连接轴(511)一端延伸至连接管(503)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风扇(510),所述连接管(503)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管(504),所述风扇(510)转动连接于安装管(504)内;所述振动组件(7)包括多个安装杆(707),所述安装杆(707)与主转轴(1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707)一侧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710),所述滑杆(710)一端固定连接有振动块(708),所述振动块(708)一端贴合有传导块(709),所述传导块(709)一侧与转动柱(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10)远离振动块(7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05),所述挡板(705)一侧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陈莉王柏欣张小萌刘天润李莹玉王璐梦盖雪洁牛弘璘张越川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