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80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其结构包括坐垫、加热器、电源线、药箱机构、上流机构,坐垫内侧底部安装有加热器,妇科疾病的患者在对下体进行熏蒸治疗时,摆动扇叶与导流槽内部与蒸汽进行接触,并且通过两个弹簧杆对摆动扇叶的上下两端进行弹射,使得摆动扇叶进行反复的摆动,提高与蒸汽的接触面和接触时间,确保有效的对蒸汽进行降温处理,避免造成烫伤的情况;根据箱体内部的中药汤剂的高度,为浮球施加往上的浮力,使得限位压杆能够对浮在中药汤剂的上层,对中药汤剂中含有部分的固体中药草进行抵触限位,避免固体中药草容易随着中药汤剂的沸腾往上流动,防止固体中药与患者的下体发生接触,对患者的下体造成二次伤害。伤害。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熏药治疗在临床可用于诸多疾病,妇科疾病如妇科带下病、阴痒、阴蚀、痛经等,以及皮肤病,如体癣、湿疹、虫咬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均可以用中药熏药治疗的方法缓解,其中在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时,需要让患者坐在熏蒸敷药设备上,将中药汤剂加入熏蒸敷药设备中,加热后产生含有药效成分的蒸汽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熏蒸敷药设备在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熏蒸敷药设备对中药汤剂进行加热并且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往上浮动与患者的下体发行接触,而蒸汽往上浮动的距离较短,这时蒸汽的温度还非常高,非常容易对患者的下体烫伤,降低治疗效果,并且中药汤剂由中药草制成,使得中药汤剂中还含有部分的固体中药草,在加热的过程中,固体中药草容易随着中药汤剂的沸腾往上流动,容易导致固体中药与患者的下体发生接触,对患者的下体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其结构包括座椅(Z)、扶手(S)、熏蒸主机(F),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Z)两侧上端均安装有扶手(S),并且熏蒸主机(F)卡合安装在座椅(Z)内侧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主机(F)包括坐垫(f8)、加热器(f4)、电源线(f1)、药箱机构(f6)、上流机构(f2),所述坐垫(f8)内侧底部安装有加热器(f4),并且加热器(f4)连接有电源线(f1),所述坐垫(f8)内部滑动安装有药箱机构(f6),所述药箱机构(f6)设在加热器(f4)上端,所述药箱机构(f6)上端设有上流机构(f2),并且上流机构(f2)固定安装在坐垫(f8)内部上端,所述坐垫(f8)卡合安装在座椅(Z)内侧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机构(f2)包括导流槽(f26)、降温机构(f22)、分流槽(f28)、分散机构(f25),所述导流槽(f26)安装在药箱机构(f6)上端,并且导流槽(f26)内部安装有降温机构(f22),所述分流槽(f28)嵌在坐垫(f8)内部上端,所述分流槽(f28)位于导流槽(f26)上方并且贯通连接,所述分流槽(f28)内部上端安装有分散机构(f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药治疗熏蒸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f22)包括定位轴(2z)、摆动扇叶(2c)、弹簧杆(2t)、限位片(2x),所述摆动扇叶(2c)中端通过定位轴(2z)安装在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洵樊同涛李改改
申请(专利权)人:樊同涛李改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