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心外科术后活动助行
,具体是指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外科手术后,医生会鼓励病人适当的走动锻炼,促进恢复,下床活动成为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患者术后体力较弱,在走动时需要医护人员搀扶,由于医院人手短缺,不能做到一个病人配备一个医护人员,这就需要借助助行装置,但是现有的助行装置结构简单,不能根据不同病人的身高对其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另外,心外科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呼吸护理,锻炼心肺功能,但是现有的助行装置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而且患者长时间手持助行装置会造成手臂酸痛,缩短锻炼时长,影响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根据现有助行装置无法对患者的手臂进行舒缓的情况,采用抓握松放的方式,实现对手臂舒缓放松的技术效果;根据心外科术后患者心肺功能较弱的情况,采用自切换往复引导调节的方式,满足不同患者锻炼的目的,进一步增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轮(1)、助行底架(2)、高度调节推杆(3)、分割式助行架(4)、舒缓式手扶组件(5)和引导式心肺锻炼件(6),所述移动轮(1)设于助行底架(2)底壁上,所述高度调节推杆(3)设于助行底架(2)上,所述分割式助行架(4)与高度调节推杆(3)的活动端相连,所述舒缓式手扶组件(5)设于分割式助行架(4)上,所述引导式心肺锻炼件(6)设于助行底架(2)上;所述引导式心肺锻炼件(6)包括安装固定架(7)、自切换往复移动件(8)、强度调节触发件(9)和驱动装置(10),所述安装固定架(7)设于助行底架(2)上,所述自切换往复移动件(8)卡合滑动设于安装固定架(7)上,所述强度调节触发件(9)活动设于安装固定架(7)上,所述驱动装置(10)设于安装固定架(7)上,所述自切换往复移动件(8)与驱动装置(10)啮合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架(7)上设有卡合槽(11),所述自切换往复移动件(8)卡合滑动设于卡合槽(11)中,所述自切换往复移动件(8)包括卡合移动件(12)、啮合转板(13)、拨动件(14)、触板(15)、限位柱(16)和引导球(17),所述卡合移动件(12)卡合滑动设于卡合槽(11)中,所述啮合转板(13)转动设于卡合移动件(12)上,所述拨动件(14)转动设于卡合移动件(12)上,所述触板(15)转动设于卡合移动件(12)上,所述触板(15)设于拨动件(14)上方,所述限位柱(16)设于卡合移动件(12)上,所述触板(15)上设有支撑柱(18),所述拨动件(14)上设有连接柱(19),所述支撑柱(18)与连接柱(19)之间设有拉伸弹簧(20),所述引导球(17)设于支撑柱(1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转板(13)上端设有拨动柱(22),所述拨动件(14)上设有拨动槽(23),所述拨动柱(22)置于拨动槽(23)中,所述啮合转板(13)底端对称设有不完全啮合环(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调节触发件(9)包括卡合块(25)、抵挡柱(26)、限位板(27)和拉杆(28),所述安装固定架(7)上设有调节滑槽(29),所述卡合块(25)卡合滑动设于调节滑槽(29)中,所述抵挡柱(26)设于卡合块(25)上,所述限位板(27)转动设于卡合块(25)上,所述拉杆(28)设于限位板(27)上,所述拉杆(28)便于对限位板(27)进行转动;所述强度调节触发件(9)设有两组。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杨瑞冬,于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