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70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避免正常用户被误判为风险用户。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用户类型包括低风险用户、中风险用户、高风险用户或者正常用户;风险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用户的用户类型;在检测出目标用户为中风险用户的情况下,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风险判定,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网络用户数量持续提升。
[0003]近年来,采用移动电话进行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打击电信诈骗,保障电信网络的正常运营,急需有效的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构建安全的通信网络。
[0004]现有的多种识别疑似诈骗用户的方法过于简单,可能会导致低风险用户被误判为高风险用户,从而导致低风险用户的网络通信功能被关停,进而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通信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避免正常用户被误判为风险用户。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用户类型包括低风险用户、中风险用户、高风险用户或者正常用户;风险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用户的用户类型;在检测出目标用户为中风险用户的情况下,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风险判定,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
[0007]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基于风险预测模型以及获取到的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业务域数据和运营域数据,初步确定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有助于提高用户识别结果的准确度。应理解,在初步确定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之后,在确定目标用户为中风险用户,即,目标用户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可以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是否符合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进而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根据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二次风险判定,有助于避免正常用户被误判为高风险用户,进而避免了低风险用户的网络通信功能被关停,保证了用户正常使用网络通信功能。
[0008]可选的,上述基于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包括:将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输入至风险预测模型中,得到风险预测结果;在风险预测结果表示用户存在风险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为中风险用户。
[0009]可选的,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用户的套餐价格大于价格阈值、被叫次数大于被叫次数阈值、视频类上网流量大于流量阈值、通
话小区数大于小区数阈值、开机天数大于天数阈值、号码符合预设特征、开户时长大于开户时长阈值、开通业务包括集团号业务、标记信息为白名单用户以及号码为靓号。
[0010]可选的,上述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风险判定,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包括:在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满足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中的至少一项的情况下,确定目标用户为低风险用户;在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不满足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中的任意一项的情况下,确定目标用户不为低风险用户。
[0011]可选的,在确定目标用户为低风险用户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在目标用户的第二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不满足预警规则的情况下,将目标用户从低风险用户调整为正常用户;其中,预警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预设时长内无通话记录、第二预设时长内主叫次数大于预设值、漫游通话次数大于本地通话次数、主叫次数和被叫次数比例大于预设比例以及用户所在地为预设的高危漫游地。
[00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检测模块以及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用户类型包括低风险用户、中风险用户、高风险用户或者正常用户;风险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用户的用户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出目标用户为中风险用户的情况下,基于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风险判定,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
[0013]可选的,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将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输入至风险预测模型中,得到风险预测结果;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风险预测结果表示用户存在风险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为中风险用户。
[0014]可选的,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一时间段内目标用户的套餐价格大于价格阈值、被叫次数大于被叫次数阈值、视频类上网流量大于流量阈值、通话小区数大于小区数阈值、开机天数大于天数阈值、号码符合预设特征、开户时长大于开户时长阈值、开通业务包括集团号业务、标记信息为白名单用户以及号码为靓号。
[0015]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满足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中的至少一项的情况下,确定目标用户为低风险用户;在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不满足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中的任意一项的情况下,确定目标用户不为低风险用户。
[0016]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在确定目标用户为低风险用户之后,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通信行为特征信息;调整模块,用于在目标用户的第二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不满足预警规则的情况下,将目标用户从低风险用户调整为正常用户;其中,预警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预设时长内无通话记录、第二预设时长内主叫次数大于预设值、漫游通话次数大于本地通话次数、主叫次数和被叫次数比例大于预设比例以及用户所在地为预设的高危漫游地。
[0017]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
如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用户识别方法。
[0018]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用户识别方法。
[0019]本申请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所述用户类型包括低风险用户、中风险用户、高风险用户或者正常用户;所述风险预测模型用于确定用户的用户类型;在检测出所述目标用户为中风险用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风险判定,以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包括:将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输入至所述风险预测模型中,得到风险预测结果;在所述风险预测结果表示所述用户存在风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为中风险用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套餐价格大于价格阈值、被叫次数大于被叫次数阈值、视频类上网流量大于流量阈值、通话小区数大于小区数阈值、开机天数大于天数阈值、号码符合预设特征、开户时长大于开户时长阈值、开通业务包括集团号业务、标记信息为白名单用户以及号码为靓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和正常用户对应的通信行为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风险判定,以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低风险用户,包括:在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满足所述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中的至少一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低风险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不满足所述正常用户的通信行为规则中的任意一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不为低风险用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低风险用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通信行为特征信息;在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不满足预警规则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用户从低风险用户调整为正常用户;其中,所述预警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预设时长内无通话记录、第二预设时长内主叫次数大于预设值、漫游通话次数大于本地通话次数、主叫次数和被叫次数比例大于预设比例以及用户所在地为预设的高危漫游地。6.一种用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检测模块以及确定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通信行为特征信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检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寅季凯孙宏支亚光吕琳朱天成李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