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63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涉及电子信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检测应用生成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通过目标检测应用触发被测终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通过目标检测应用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区分真实物理终端设备和虚拟终端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云技术提供的监控能力和迁移能力,可将云技术运用于终端设备业务领域,通过云服务器运行终端设备的功能,实现云终端设备的概念。云终端设备的软件环境可做到与真实的物理终端设备的软件环境一致,云终端设备的接口参数的注入与修改也非常便捷。但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云终端的软件环境的真实性和接口参数调节的便捷性发起攻击,降低了终端设备业务的安全性。因此,区分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还是虚拟终端设备成为了终端设备业务领域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能够区分真实物理终端设备和虚拟终端设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被测终端设备,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检测应用生成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通过目标检测应用触发被测终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通过目标检测应用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
[000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被测终端设备,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检测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生成并发送的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通过目标检测应用触发被测终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响应信号,以使后台服务器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
[000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目标检测应用的后台服务器,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该方法包括:生成并向被测终端设备发送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接收被测终端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由传感器在目标检测应用触发被测终
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的情况下采集得到;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
[000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装置,应用于被测终端设备,被测终端装置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该检测装置包括:挑战任务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信息收集模块,用于触发被测终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
[0008]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装置,应用于被测终端设备,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该检测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检测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生成并发送的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信息收集模块,用于触发被测终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响应信号,以使后台服务器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
[0009]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装置,应用于目标检测应用的后台服务器,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该检测装置包括:挑战任务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第二类任务包括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发送模块,用于向被测终端设备发送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测终端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由传感器在目标检测应用触发被测终端设备执行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的情况下采集得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和第二类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
[0010]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的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
[0011]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二方面的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
[0012]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三方面的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
[0013]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系统,包括第八方面的终端设备和第九方面的服务器。
[0014]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第二方面的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或第三方面的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被测终端设备可执行预先生成的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相同的挑战任务即第一类任务以及与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即第二类任务,根据被测终端设备的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测终端设备执行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对比确定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可使得真实物理终端设备对挑战任务产生不可克隆的唯一输出,响应信号能够体现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执行相同的挑战任务以及不同的挑战任务产生的响应信号体现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测终端设备,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目标检测应用生成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所述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所述第二类任务包括与所述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通过所述目标检测应用触发所述被测终端设备执行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目标检测应用基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和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包括非相关性信息,所述非相关性信息用于表达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在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预设误差范围内,且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外的情况下,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预设误差范围外,和/或,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虚拟终端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检测应用基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和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影响所述传感器的共有特征因素;根据所述共有特征因素,分离所述响应信号得到相关性信息和非相关性信息,所述相关性信息根据所述共有特征因素计算得到,所述非相关性信息用于表达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对比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以及,对比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和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得到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根据所述共有特征因素,分离所述响应信号得到相关性信息和非相关性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响应信号进行通用去噪处理,得到通用去噪处理后的所述响应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确定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虚拟终端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目标检测应用,根据每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执行的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得到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若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之间的差异在预设特征误差范围内,确定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基于同一云平台模拟得到。6.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测终端设备,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检测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生成并发送的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所述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所述第二类任务包括与所述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通过所述目标检测应用触发所述被测终端设备执行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并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产生的与挑战任务对应的响应信号;向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所述响应信号,以使所述后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和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或虚拟终端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包括非相关性信息,所述非相关性信息用于表达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在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预设误差范围内,且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外的情况下,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真实物理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预设误差范围外,和/或,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与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虚拟终端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号由所述后台服务器分离为相关性信息和非相关性信息,所述相关性信息由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共有特征因素计算得到,所述非相关性信息用于表达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所述对比结果由所述后台服务器对比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以及,对比所述第一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和所述第二类任务对应的所述非相关性信息得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分离为所述相关性信息和所述非相关性信息的所述响应信号为由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通用去噪处理后的所述响应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为虚拟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若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之间的差异在预设特征误差范围内,则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基于同一云平台模拟得到,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特征由后台服务器根据多个所述被测终端设备执行的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对应的所述响应信号得到。11.一种终端设备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检测应用的后台服务器,被测终端设备具有传感器和所述目标检测应用,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并向所述被测终端设备发送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所述三个以上的挑战任务中包括第一类任务和第二类任务,所述第一类任务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挑战任务,所述第二类任务包括与所述第一类任务不同的挑战任务;接收所述被测终端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由所述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腾于文海陈成钱刘红宝杨阳孙权杨燕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