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4153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构建的电芬顿法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负载铁元素的改性碳纳米管均匀涂布于活性碳纤维上,制备得到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作为电芬顿体系的阴极。该阴极构建的电芬顿法不需要外加亚铁盐作为催化剂,从而大大减少了铁的流失和铁泥的生成,同时阴极还原O2原位生成H2O2,避免了液态H2O2的使用带来的风险。该电芬顿法在中性pH下,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且在多次重复使用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多次重复使用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多次重复使用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阴极的制备及其构建的电芬顿法应用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是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有机污废水通常采用生物的处理方法,然而工业废水如制药、焦化、染料废水中因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而导致生物法难以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高级氧化法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其中芬顿高级氧化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传统芬顿氧化,是在pH2~5的酸性条件下利用Fe
2+
催化H2O2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
·
OH,利用
·
OH的强氧化性降解去除水中有机物。然而,传统芬顿法需要外加Fe
2+
溶液和液态的H2O2,反应中易造成铁的流失和大量H2O2的耗损,同时,反应后大量铁泥的生成加重了后续处理的负担,而且液态H2O2属于易爆的危化品,其化学性质的不稳定为其贮运、使用带来了风险。
[0003]电芬顿法中,H2O2产生于阴极,因此阴极的性能决定了H2O2的产量、电流效率和能耗。碳材料因其高析氢电导率、无毒、低成本、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作阴极材料生产H2O2。其中,活性碳纤维呈三维多孔结构,具有大的比活性表面、高导电性、优异的机械完整性和良好的吸附能力,非常适合作为阴极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构建的电芬顿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芬顿和现有电芬顿体系适用pH范围窄,需要外加液态H2O2和亚铁盐的缺点,且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阴极在多次重复使用中仍能保持高效去除率和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电芬顿体系中,可以利用水中的O2在阴极上的还原而原位产生H2O2,从而克服了传统芬顿外加液态H2O2带来的隐患;采用负载铁的材料作为阴极,利用负载铁催化H2O2连续产生
·
OH等自由基,可以实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同时负载铁的阴极也避免了外加亚铁盐带来的耗损以及后期处置铁泥的麻烦。进一步利用负载铁的碳纳米管对活性碳纤维进行改性,不仅可以显著提高H2O2产量,而且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阴极的电芬顿法,无须外加亚铁盐,更重要的是拓宽pH的适用范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180~200目碳纳米管粉末,浸没在浓硫酸中,经烘干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超声处理20~30min,过滤后冷冻干燥,获得分散性良好的改性碳纳米管;2)将铁盐溶于无水乙醇,加入步骤1)所得的改性碳纳米管,超声处理100

200min,将铁分散负载于碳纳米管上,烘干后得到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3)将步骤2)得到的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研磨成粉末,与聚四氟乙烯浓缩液混合
均匀,同时溶于异丙醇中,再搅拌加入去离子水,将形成的混合物涂在活性碳纤维表面,超声处理后,经烘干、煅烧,得到所述作为阴极的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
[0007]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粉末的粒径小于180目。
[0008]所述步骤1)中浓硫酸是重量百分数70~90wt%的硫酸水溶液。
[0009]所述步骤1)中烘干温度为140
±
5℃,时间为12~15h。
[0010]所述步骤1)中冷冻干燥温度不大于

50℃,真空度小于15Pa。
[0011]所述步骤2)中铁盐是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或硝酸铁Fe(NO3)3中的一种。
[0012]所述步骤2)中无水乙醇加入量为30~60mL/mmol Fe。
[0013]所述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140
±
5℃,时间为9~12h。
[0014]所述步骤2)中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铁的质量占比为9%~ 20%。
[0015]所述步骤3)中的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研磨成粉末的粒径小于180目。
[0016]所述步骤3)中的聚四氟乙烯浓缩液的重量比为60wt%。
[0017]所述步骤3)按照1g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加入2~5mL聚四氟乙烯浓缩液,并溶于4~10mL的分析纯异丙醇中混合均匀,接着再加入150~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并涂布在面积450~600cm2的活性碳纤维表面。
[0018]所述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为12~24h。
[0019]所述步骤3)中的煅烧温度为350~400℃,在马弗炉中煅烧2~3h。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作阴极在电芬顿法处理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电芬顿法的阴极是由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粘贴在石墨板制成;阳极可以选取钌铱钛电极,钛电极、铂电极中的一种。
[0021]所述电芬顿法pH适用范围为3~9。
[0022]所述电芬顿法中的曝气装置可以是空气泵,曝气量为0.5~1.5L/min。
[0023]所述电芬顿法应用中的电流密度为15~90mA/cm2。
[0024]所述电芬顿法应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0025]所述的有机物污染物包括抗生素、染料、酚类有机污染物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0026]上述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制成的阴极,经去离子水冲洗2~3次后,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0027]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制成的阴极,是在比表面积大的活性炭纤维表面,涂布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而制得,该阴极构建的电芬顿体系显著提高了阴极原位产生的H2O2量;(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作阴极构建的电芬顿体系,无须外加亚铁盐,可以避免外加亚铁盐带来的试剂耗损以及后期处置铁泥的麻烦;(3)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作阴极构建的电芬顿体系,在pH3~9的范围内,均能高效去除有机物,且阴极在多次重复使用中表现稳定。
附图说明
[0028]图1 为电芬顿体系的组成示意图。
Na2SO4,调节溶液pH,反应240 min后,测定溶液中左氧氟沙星含量,计算其降解率,如图5所示。pH3~9之间左氧氟沙星的降解率93%~96%。
实施例2
[0044]不同电流密度下,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阴极的制备及其构建的电芬顿法用于去除水中的左氧氟沙星LFV,方法如下:(1)改性碳纳米管固体的制备:取200mg碳纳米管粉末放入80wt%浓硫酸中,搅拌,140℃烘干14h,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然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20min,再冷冻干燥24h,获得改性碳纳米管材料。
[0045](2)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固体的制备:取0.15g FeCl3·
5H2O放入20mL无水乙醇中,将0.3g改性碳纳米管分散到溶液中,超声2h,使溶液变成膏状,接着140℃烘干12h,得到负载铁的改性碳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碳纳米管粉末,浸没在浓硫酸中,经烘干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超声处理20~30min,过滤后冷冻干燥,获得分散性良好的改性碳纳米管;2)将铁盐溶于无水乙醇,加入步骤1)所得的改性碳纳米管,超声处理100

200min,将铁分散负载于碳纳米管上,烘干后得到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3)将步骤2)得到的负载铁的改性碳纳米管研磨成粉末,与聚四氟乙烯浓缩液混合均匀,同时溶于异丙醇中,再搅拌加入去离子水,将形成的混合物涂在活性碳纤维表面,超声处理后,经烘干、煅烧,得到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粉末的粒径小于180目;所述浓硫酸是重量百分数70~90wt%的硫酸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烘干温度为140
±
5℃,时间为12~15h;冷冻干燥温度不大于

50℃,真空度小于15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铁盐是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或硝酸铁Fe(NO3)3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铁的改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无水乙醇加入量为30~60mL/mmol Fe;烘干温度为140
±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波冯凡邢海双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