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39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具体为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器件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到便携式电子设备

电动汽车

储能电站等设备中

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储量丰富

嵌脱锂电位低等优势,成为现石墨负极有力的替代品

[0003]但硅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会导致颗粒粉化,影响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内阻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固态电解质膜的不断生成,从而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

氧化亚硅作为硅基材料的一种,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小于纯硅材料

首次嵌锂形成的氧化锂和硅酸锂也可以充当缓冲基质,延长电池的寿命,但也相应降低了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

[0004]氧化亚硅在嵌脱锂过程中仍然存在体积变化较大和电导率低的问题,这会影响电极材料的循环容量和倍率性能

对氧化亚硅进行碳包覆不仅可以改善活性材料的导电性,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活性材料的体积变化,避免与电解液接触,引发副反应

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成为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Ⅰ.
将氧化亚硅均匀平铺于真空管式炉内,在第一保护气氛下加热3~
8min
,关闭第一保护气氛阀;
[0007]步骤Ⅱ.
打开第二保护气氛阀,将有机液体通过第二气氛保护阀送入真空管式炉内,通入
0.3

0.8h
后,关闭保护气氛阀

打开第一保护气氛阀,关闭管式炉,自然降温,得到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
[0008]步骤Ⅲ.
将铜盐

碳酸氢铵

还原剂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内,加入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充分溶解分散后转移到反应容器中,在鼓风干燥箱内进行水热反应;
[0009]步骤Ⅳ.
水热反应结束后,对固液混合物进行离心过滤

真空干燥后得到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

[0010]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Ⅰ所述氧化亚硅的粒径为
50

100nm。
[0011]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Ⅰ所述第一保护气氛下加热,加热的温度上限为
800

1000℃。
[0012]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Ⅰ所述有机液体为乙醇

甲醇

丙醇

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Ⅱ所述所述铜盐为硝酸铜

硫酸铜

氯化铜

乙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Ⅱ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

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中的一种或多


[0015]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Ⅱ所述铜盐

碳酸氢铵

还原剂的摩尔比为
1:5:1。
[0016]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Ⅱ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
140

180℃
,反应时间为3~
7h。
[0017]优选或可选的,步骤Ⅲ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
90

110℃。
[0018]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应用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采用有机分子为碳源,对氧化亚硅进行碳包覆,比现有采用甲烷

乙烯

乙炔等有机碳源气体的
CVD
包覆方式相比,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

铜比碳具有更高的导电性与导热性,对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进行铜包覆,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同时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抑制氧化亚硅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铜优良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将电极材料中的反应热及时传输出去,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与铜箔集流体具有更高的相容性,可以减小电池的内阻,加快电荷传输作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

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实施例的示例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和反应条件者,可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产品说明书进行

凡未注明厂商的试剂

仪器或设备,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0024]实施例1[0025]将
0.5g
纳米级氧化亚硅均匀平铺在氧化铝板上
(

9cm
×

6cm)
,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气氛下以
5℃/min
,加热到
900℃。
然后关闭氮气阀,打开氩气阀,氩气以
150mL/min
流速经过乙醇液体后,进入到管式炉中

通气
0.5h
后,关闭氩气阀,打开氮气阀,关闭管式炉,自然降温

乙醇高温分解形成碳后,包覆在氧化亚硅表面,得到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


0.1mmol
硝酸铜
、0.5mmol
碳酸氢铵
、0.1mmol
抗坏血酸分别溶解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Ⅰ.
将氧化亚硅均匀平铺于真空管式炉内,在第一保护气氛下加热3~
8min
,关闭第一保护气氛阀;步骤Ⅱ.
打开第二保护气氛阀,将有机液体通过第二气氛保护阀送入真空管式炉内,通入
0.3

0.8h
后,关闭保护气氛阀

打开第一保护气氛阀,关闭管式炉,自然降温,得到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步骤Ⅲ.
将铜盐

碳酸氢铵

还原剂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内,混合均匀后加入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充分溶解分散后转移到反应容器中,在鼓风干燥箱内进行水热反应;步骤Ⅳ.
水热反应结束后,对固液混合物进行离心过滤

真空干燥后得到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所述氧化亚硅的粒径为
50

100n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所述第一保护气氛下加热,加热的温度为
800

100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覆氧化亚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所述有机液体为乙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军余洋张清刚相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