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在解决城市居民住宅紧张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的消防成为难题,由于消防云梯的高度有限,消防人员在外难以对较高层建筑进行有效的灭火措施,而且高层建筑内部空间拥挤,人员狭窄,消防人员难以进入建筑内部进行灭火作业,且进入内部进行灭火作业对消防人员的人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解决高层建筑消防作业一直是国内外探索的难题。
[0003]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采用云梯作为升降平台,由消防员来控制喷洒方向来进行灭火,但这种方式所能达到的高度受限,且消防员在云梯上的操作较为困难;第二种方式是利用直升机对准火焰目标丢灭火包,通过灭火包里面的灭火材质来进行灭火,但这种方式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且效力较低,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本体(1),用以根据控制指令飞行;转动机械臂,用以根据控制指令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动,所述转动机械臂包括固定安装环(21)、第一环形安装板(22)、第二环形安装板(23)、第一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5)和电机(26),所述固定安装环(21)的内周面形成有若干齿状凸起(211),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22)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23)结构相同,对称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环(21)的两侧,且第一环形安装板(22)和第二环形安装板(23)固定连接所述飞行器本体(1),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22)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23)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齿轮(27),且所述齿轮(27)与固定安装环(21)内周面形成的齿状凸起(211)啮合;所述固定安装环(2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架(212)和第四支撑架(213),所述第一支撑架(24)与所述第三支撑架(212)和第四支撑架(213)之间连接有连杆(28),所述第二支撑架(25)与所述第三支撑架(212)和第四支撑架(213)之间也连接有连杆(28),所述电机(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22),且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22)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23)之间的其中一个齿轮(27);喷水单元,当飞行器本体(1)到达指定位置,转动机械臂转到指定角度,喷水单元完成喷水动作,所述喷水单元包括水箱(31)、第一水管(32)和第二水管(33),所述水箱(31)固定在所述飞行器本体(1)上,所述第一水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31),另一端连接地面供水装置;所述第二水管(33)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31),另一端连接喷头;视觉识别单元,用以识别火源,所述视觉识别单元包括相机(41)和工控机(42),所述相机(41)用以拍摄火焰图片,并将图片传输至工控机(42),所述工控机(42)接收所述相机(41)拍摄的图片,并根据目标检测算法找到火源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械臂上还配备有配重块,用以保持转动机械臂与飞行器本体(1)的重心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22)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23)之间等间距的转动安装有4个齿轮(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5)上固定有支撑管(251),用以支撑水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41)固定在所述支撑管(251)上。6.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终端,操作人员利用遥控终端控制飞行机器人的飞行;视觉识别单元,当操作人员利用遥控终端控制飞行机器人飞到特定位置时,视觉识别系统拍摄火焰图片,并根据拍摄到的火焰图片识别出火源的位置;PD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到的火源的位置,调整转动机械臂的关节角;RBF网络自适应滑膜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到的火源的位置,调整飞行器本体的姿态和位置;反作用力控制单元,用以补偿喷水单元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飞行机器人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7.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S2:设定飞行机器人的相关参数;S3:操作人员通过遥控终端控制飞行机器人飞至特定位置;S4:飞行机器人飞至特定位置时,视觉识别单元确定火源位置坐标;S5:控制器根据视觉识别单元确定的火源位置坐标,改变飞行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改变转动机械臂的转动关节角,以控制纵向通道;改变飞行机器人的偏航角,以控制横向通道,实现飞行机器人对火源的实时跟踪;S6:在喷水作业时,控制飞行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反作用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空灭火飞行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实现为:建立飞行机器人的系统模型;设I:{o
i
‑
x
i
,y
i
,z
i
}为惯性坐标系,B:{o
b
‑
x
b
,y
b
,z
b
}为飞行器本体的坐标系,J:{o
j
‑
x
j
,y
j
,z
j
}为转动机械臂的关节坐标系,E:{o
e
‑
x
e
,y
e
,z
e
}为喷水单元的坐标系;p
b
=[x,y,z]
T
表示飞行器本体的位置矢量,η
b
=[φ,θ,ψ]
T
为飞行器本体的滚转、俯仰和偏航角,旋转矩阵可表示为:其中,c表示为cos,s表示为sin;喷水单元的位置p
e
=[x
e
,y
e
,z
e
]
T
和由喷水单元的姿态角η
e
=[φ
e
,θ
e
,ψ
e
]
T
组成的旋转矩阵可分别表示为:可分别表示为:其中,
B
p
e
和分别为坐标系中转动机械臂末端相对于飞行器本体的位置和姿态;使用牛顿
‑
欧拉法建立飞行器本体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欧拉法建立飞行器本体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其中,m
u
为飞行器本体的质量,I
b
=diag(I
xx
,I
yy
,I
zz
)是飞行器本体的惯性矩阵,Ω=[Ω
x
,Ω
y
,Ω
z
]
T
是在坐标系{B}中的飞行器本体的角速度,f和M=[M
x
,M
y
,M
z
]分别是在坐标系{B}中的总推力和力矩,p
b
为无人机位置,e3表示机体z方向的单位向量;飞行器本体在坐标系{B}中的角速度Ω和在坐标系{I}中的欧拉角速率通过矩阵Ψ(η
b
)进行转换,Ω可表示为:
使用牛顿—欧拉法得到转动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表示为:其中,M(q)表示转动机械臂的质量矩阵,表示转动机械臂的科氏力和离心力,G(q)是转动机械臂的重力力矩,τ表示转动机械臂的关节力矩;获取飞行机器人的视觉伺服;建立相机的几何模型,定义相机的坐标系{c}:{o
c
‑
x
c
y
c
z
c
},定义以物理位置表示的图像坐标系{i}:{o
i
‑
x
i
y
i
z
i
},特征目标在惯性坐标系下坐标为p,喷洒单元为ep
t
;设相机坐标系和飞行机器人坐标系中心点一致,相机光轴方向同飞行机器人的x轴方向一致,因此,其中,
B
v为相机线速度在坐标系{B}中的表示,
C
v为相机线速度在坐标系{C}中的表示,
B
ω为相机角速度在坐标系{B}中的表示,
C
ω为相机角速度在坐标系{C}中的表示,为相机坐标系和飞行器本体的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其中,
J
v.为相机线速度在坐标系{J}中的表示,
J
ω为相机角速度在坐标系{J}中的表示,为相机坐标系和转动机械臂的关节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将图像的跟踪误差定义为:其中,(
i
x
o
,
i
y
o
)为图像的收敛点;设计飞行器本体的偏航角速度
B
ω
z
和转动机械臂的转动角速度的控制器:在IBVS中,s=[
i
x i
y]
T
为特征目标的中心点,根据IBVS的基本方程,s与
c
v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其中,L
s
∈R2×6为与s相关的图像雅克比矩阵;
c
z为特征点相对于相机坐标系的深度信息,
c
v=[
c
v
xc
v
yc
v
z
]
T
,
c
ω=[
c
ω
xc
ω
yc
ω
z
]
T
;根据图像跟踪误差定义e=[
i
x i
y]
T
,在垂直方向,飞行机器人有一个自由度
c
ω
x
,并且
c
v
x
,
c
v
y
,
c
v
z
,
c
ω
y
为零,因此:在水平方向,飞行机器人有一个自由度
c
ω
y
,并且
c
v
x
,
c
v
y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章顺,丁力,黄明,陆明月,强红宾,孙振秋,钱嘉阳,冯辰宇,厉冯鹏,韩锦锦,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县鑫龙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