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
技术介绍
[0002]冷表面结冰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酿成灾难性事故。发展防/除冰技术对预防结冰造成的生产、生活事故,保障民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控制结冰和减轻其损害的液体润滑层防/除冰表面,由于具有排斥水滴进入、延缓冰成核和削弱冰附着力等特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0003]文献(Phase transition enabled durable anti
‑
icing surfaces and its DIY design,Chem.Eng.J.2019,360,243
‑
249)制备的润滑多孔表面使得润滑剂在多孔结构中的滞留增强,防止了润滑剂被水取代,从而避免了孔洞中结冰,降低了冰与多孔表面之间的机械互锁,减小了冰的粘附强度。
[0004]尽管上面方法在防/除冰表面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实际应用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由聚合物/金微锥阵列和涂覆在聚合物/金微锥阵列表面的润滑层构成;润滑层受热能够由固相向液相转变;通过引入外界刺激,诱导聚合物/金微锥阵列表面的润滑层受热熔融,发生固相到液相的相态转变,实现动态防/除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聚合物/金微锥阵列的周期为1~10μm;聚合物/金微锥阵列中单个微锥结构的底部直径为500nm~10μm,高度为500nm~1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润滑层分布在所有微锥结构表面以及各微锥之间的缝隙中;润滑层的最小厚度大于微锥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聚丙烯酸、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N
‑
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聚乙烯基吡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润滑层材质为石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外界刺激为近红外光照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润滑层相态转变的动态防/除冰表面,其特征在于,近红外光照强度为5~50W/cm2,照射时间为2~30s;近红外光照射后动态防/除冰表面的滞后角由15
±
0.3
°
降为1.9
±
0.1
°
;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旭,潘柯轩,王雨,袁衡,李妍,姜雨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