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95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由壳体、壳体内部上端设置的支撑板以及壳体外壁左侧固设的盒体所组成的操作台,壳体内部中端固设的挤压组件可将支撑板内部横向滑接的封堵组件进行打开处理,盒体顶部固设的喷洒组件,可对支撑板顶面的污垢进行冲洗处理,壳体外壁前端下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支撑板沿着壳体的纵向方向进行位置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无需实验人员人工手动,即可实现对支撑板台面的污垢清洁,省时省力,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台面的清洁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械联动简化的设计,只需一部电机的设计,即可实现支撑板以及密封板的同步运行操作,极大的降低了本装置后续生产的成本以及生产的难度。产的难度。产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实验
,具体为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脓毒症(sepsis)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外,重症患者还常有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大体包括既往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0003]大鼠实验是医药学、动物学中重要的实验内容之一,现有的大鼠实验台虽能进行一些实验的操作,但构造比较复杂。一些其他实验器械如照明灯和实验操作台不是一体,给实验操作的进行带来不便。
[0004]由公开号“CN202875525U”其专利名为:一种大鼠实验台。该公开文献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公开文献中的装置无法对台面进行智能化的清洁处理,需要实验人员人工手动实现,特别是对于脓毒症大鼠实验的台面而言,台面会粘附有污垢,人工手动清洁极为不便,费时费力。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脓毒症大鼠实验操作台,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壳体(1)内部上端设置的支撑板(2)以及壳体(1)外壁左侧固设的盒体(3)所组成的操作台,所述的壳体(1)内部中端固设的挤压组件(4)可将支撑板(2)内部横向滑接的封堵组件(5)进行打开处理,所述的盒体(3)顶部固设的喷洒组件(6),可对支撑板(2)顶面的污垢进行冲洗处理,所述的壳体(1)外壁前端下侧固设的驱动组件(7)可控制支撑板(2)沿着壳体(1)的纵向方向进行位置移动;所述的挤压组件(4)包括固设于壳体(1)内部中端的安装板(401),且安装板(401)内部左右两侧固设的锥形套(402)的内部一体设有安装孔(403),所述的安装板(401)内部内部一体设有多个数量的让位孔(404),所述的封堵组件(5)包括一体设置于支撑板(2)内部左右两侧的放置孔(501),且放置孔(501)内部左右两侧设置的楔形板(502)滑动贯穿于支撑板(2),且楔形板(502)的一侧与支撑板(2)之间固设有弹簧(503),所述的驱动组件(7)包括固设于壳体(1)外壁前端下侧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701),所述的壳体(1)内部下端中侧转接的转轴(702)与电机(701)顶部固设的连接杆(707)通过第一皮带(703)进行串联,且第一皮带(703)贯穿于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部下端固设的隔板(704)转动套设于转轴(702),所述的转轴(702)外部螺纹套设的安装套(705)的顶部与支撑板(2)固接相连,且安装套(705)纵向滑动贯穿于安装板(401),所述的隔板(704)上端一侧设置的连接管(706)锥螺纹贯穿于壳体(1),所述的喷洒组件(6)包括固设于盒体(3)顶部的水泵(601),且水泵(601)底部固设的水管(602)贯穿于盒体(3),所述的水泵(601)顶部固设的安装管(603)的另一端固定贯穿于壳体(1)后端上端,所述的壳体(1)内部后端上侧一体设置的腔体(604)与安装管(603)内部处于连通的状态,所述的腔体(604)前侧由左至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梅李俊杰刘善收张琪马玥香代铮尹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