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火通道面积导气控制双腔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火药发射减后坐
,特别是一种传火通道面积导气控制双腔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身管武器发射过程中,伴随着火药燃气在推动弹丸运动的同时将产生巨大的后坐冲量和后坐力。后坐力过大会导致大威力步兵携行武器无法抵肩发射,还会导致承载小口径火炮的车辆与直升机剧烈跳动或振动,在影响射击精度的同时还严重制约了大威力常规武器在飞机、舰艇和轻型轮式车辆等先进运载工具上的装载。因此,身管武器减少后坐力问题直接影响到常规武器的性能优劣,是协调枪炮威力和机动性之间矛盾的关键瓶颈技术。
[0003]双腔室发射结构是一种较新的减后坐结构,它直接利用后腔室内的火药燃气能量进行后喷,达到大幅度降低后坐力的目的。但是,目前双腔室发射方法中,为防止发射前期过多的后腔室火药燃气流入前腔室,一般设置传火通道面积较小且不可改变,这将导致在发射后期,前腔室内火药燃气因传火通道面积较小而无法及时流入后腔室,导致大量前腔室内火药燃气跟随弹丸流出膛口而浪费,无法充分利用后腔室内火药燃气能量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火通道面积导气控制双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管(1)、活动双腔室和后喷模块,所述活动双腔室设置在所述身管(1)内;所述活动双腔室包括前腔室(3)和后腔室(11),所述后腔室(11)套装固定在所述前腔室(3)后部;所述前腔室(3)内设置有活动块(4),用于控制传火通道面积;后腔室(11)内设有隔板(12),用于封堵活动块(4)的初始传火孔(402)和后喷模块的导气通道(701);所述活动块(4)内开有初始传火孔(402),作为前期后腔室(11)燃气流入前腔室(3)的传火通道;当前腔室(3)内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值时,活动块(4)与前腔室(3)分离,以增大传火通道面积;所述活动双腔室还包括弹丸(13),所述弹丸(13)设置在所述前腔室(3)内,所述前腔室(3)和所述后腔室(11)都装有固体火药(14);所述后喷模块设置在身管(1)上,包括连接块(7)、活塞(8)、复位簧(9)和后喷管(10);所述连接块(7)内开有导气通道(701),所述导气通道(701)与后腔室(11)内部连通;所述后喷管(10)插装在连接块(7)内,用于导出后腔室(11)内的高压气体,并从所述身管(1)的侧向后喷;所述活塞(8)设置在导气通道(701)和后喷管(10)之间并可沿导气通道(701)滑动,用于控制所述后喷管(10)的开闭;所述复位簧(9)设置在所述活塞(8)和连接块(7)之间,当所述导气通道(701)的压强增大到一定值时,活塞滑动,使得所述后喷管(10)与所述导气通道(701)连通,火药气体向后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火通道面积导气控制双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为锥形圆台,且前端面面积小于后端面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陶宇翔,宋杰,谢昊,邓子龙,韩梦凡,吕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