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66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包括:预制;养护;进行表面缺陷密度检测并进行判定,中控单元根据轮廓不贴合度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在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结合平均面积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或,将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调节对应参数;重新制备;浇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预制件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能够快速根据地基预制件表面情况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从而提高了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法的准确性。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受材料、施工、地理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其结构表面会出现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对结构做安全、密封性能分析时,需要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收集准确、完整的表观缺陷数据,但传统大体积清水地基墙表面缺陷检测主要采用人工接触式目测采集缺陷数据的方法,需使用吊篮、搭设脚手架等作为辅助施工平台,风险高,工作量大,作业效率低,且人工采集数据误差难以控制。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201510074746.1公开了一种抗震混凝土地基,包括:混凝土板状地坪和数个深埋立柱,所述深埋立柱的底部向混凝土板状地坪下方垂直延伸,所述深埋立柱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混凝土横杆,所述混凝土横杆的端部与深埋立柱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底部斜杆相连接,所述深埋立柱的中部与混凝土板状地坪之间分别设置有顶部斜杆相连接,所述混凝土板状地坪、深埋立柱、混凝土横杆、底部斜杆和顶部斜杆之间填充有废弃的渣土。由此可见,所述抗震混凝土地基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在浇筑完成后对表面情进行检测,从而无法在浇筑完成之前规避表面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在浇筑完成之前规避表面缺陷的问题。
[0005]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中控单元控制制备单元按制备单元中的预设制备参数制备地基预制件;步骤S2,所述中控单元控制输送单元将所述制备单元制备完成的所述地基预制件输送至养护单元进行养护;步骤S3,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检测单元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表面缺陷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中控单元根据轮廓不贴合度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在判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结合平均面积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进行二次判定以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将制备单元中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步骤S4,中控单元根据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将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步骤S5,在完成对应参数的调节后,重复步骤S1到S5,重新制备地基预制件并重新进行检测;步骤S6,所述中控单元在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保持相关参数不变并进行地基结构的浇筑。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地基预制件表面缺陷的分布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表面缺陷分布密度确定针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定方式,其中: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地基预制件轮廓曲线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满足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表面缺陷密度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控制检测单元检测缺陷的平均面积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断;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表面缺陷密度大于所述一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二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大于一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缺陷尺寸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具体原因;所述满足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表面缺陷密度大于所述二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地基预制件轮廓曲线进行检测,将地基预制件的轮廓不贴合长度与总轮廓线的比值记为轮廓不贴合占比,并根据轮廓不贴合占比确定针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轮廓不贴合占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预设轮廓不贴合占比;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并根据轮廓不贴合占比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对应处理方式;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轮廓不贴合占比大于所述预设轮廓不贴合占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下,将轮廓不贴合占比与所述预设轮廓不贴合占比的差值记为不贴合占比差值,并根据不贴合占比差值确定针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处理方式,其中:第一处理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脱模剂问题,中控单元发出更换脱模剂通知;所述第一处理方式满足所述不贴合占比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预设不贴合占比差值;第二处理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使用中控单元中预设的拆模时长调节系数将拆模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满足所述不贴合占比差值大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预设不贴合占比差值。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预制件表面各缺陷的平均面积确定针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二次判断方式,其中:第一二次判断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二次判断方式满足所述平均面积小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平均面积;
第二二次判断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是否存在钢筋特征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所述第二二次判断方式满足所述平均面积大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平均面积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平均面积,二级预设平均面积大于一级预设平均面积;第三二次判断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平均面积与所述二级预设平均面积的差值确定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具体原因;所述第一二次判断方式满足所述平均面积大于所述二级预设平均面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二二次判断方式下,根据所述地基预制件表面是否存在钢筋特征确定针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表面露筋,中控单元控制制备单元将露筋部位进行表面清理后用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地基预制件表面存在钢筋特征;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模板处理问题;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地基预制件表面不存在钢筋特征。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三二次判断方式下,将平均面积与所述二级预设平均面积的差值记为平均面积差值,并根据平均面积差值确定针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确定方式,其中:第一原因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中控单元控制制备单元按制备单元中的预设制备参数制备地基预制件;步骤S2,所述中控单元控制输送单元将所述制备单元制备完成的所述地基预制件输送至养护单元进行养护;步骤S3,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检测单元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表面缺陷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中控单元根据轮廓不贴合度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在判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结合平均面积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进行二次判定以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将制备单元中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步骤S4,中控单元根据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将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步骤S5,在完成对应参数的调节后,重复步骤S1到S5,重新制备地基预制件并重新进行检测;步骤S6,所述中控单元在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保持相关参数不变并进行地基结构的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地基预制件表面缺陷的分布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表面缺陷分布密度确定针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定方式,其中: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地基预制件轮廓曲线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满足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表面缺陷密度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控制检测单元检测缺陷的平均面积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断;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表面缺陷密度大于所述一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二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大于一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缺陷尺寸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具体原因;所述满足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表面缺陷密度大于所述二级预设表面缺陷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地基预制件轮廓曲线进行检测,将地基预制件的轮廓不贴合长度与总轮廓线的比值记为轮廓不贴合占比,并根据轮廓不贴合占比确定针对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轮廓不贴合占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预设轮廓不贴合占比;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
并根据轮廓不贴合占比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对应处理方式;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轮廓不贴合占比大于所述预设轮廓不贴合占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下,将轮廓不贴合占比与所述预设轮廓不贴合占比的差值记为不贴合占比差值,并根据不贴合占比差值确定针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处理方式,其中:第一处理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脱模剂问题,中控单元发出更换脱模剂通知;所述第一处理方式满足所述不贴合占比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预设不贴合占比差值;第二处理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使用中控单元中预设的拆模时长调节系数将拆模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满足所述不贴合占比差值大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预设不贴合占比差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地基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预制件表面各缺陷的平均面积确定针对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二次判断方式,其中:第一二次判断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二次判断方式满足所述平均面积小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平均面积;第二二次判断方式为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根据是否存在钢筋特征确定地基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所述第二二次判断方式满足所述平均面积大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平均面积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平均面积,二级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朝军陈锦波姚棉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惠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