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64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药膏,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敷中药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当归10—20份,肉桂5—10份,干姜5—10份,益母草10—30份,荔枝核8—15份,橘核8—15份,王不留行5—20份,凌霄花5—15份,土鳖虫5—10份,血竭2—10份,丁香2—10份,葫芦巴5—15份,天仙藤6—15份,天南星2—5份,白附子2—5份,甘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16味中药材研磨成细粉,用凡士林调成膏状,阴凉干燥处储存供贴敷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外敷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迅速缓解小腹经期冷胀痛,改善经色,减小减少血块形成,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药膏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的周期性腹部疼痛,连及腰骶,甚则剧痛难忍。个别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周身乏力,情绪烦躁等症状。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病、宫颈狭窄等。
[0003]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亦称功能性痛经,无器质性病变,好发于初潮的青春期女性或已婚育的年轻女性。受工作压力、生活习惯和情志活动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有报道原发性痛经发病率从56.3%上升到了85.5%,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育问题。临床上常见年经女性由最初的痛经或者月经不规律,疏于保护,延误治疗,最终导致卵巢早衰,实属愚昧。目前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也有口服避孕药、钙离子拮抗药和β受体激动药来缓解症状。
[0004]中医痛经病名出于清代陈莲舫的《女科秘诀大全》。中医病位病因病机分析:原发性痛经病位在冲任胞宫,在脏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外邪侵袭,起居失调、禀赋不足、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等均可导致痛经的发生。中医认为引发痛经的机制包括两大类:“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实证有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致气血不通则痛。虚证有因气血、阴阳等不足而致胞宫失养的不荣则痛。临床上痛经主要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和肾气亏损5种证型,其中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证患者最多,也是痛经实证的典型代表。
[0005]目前临床上治疗痛经多采取口服止痛药、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方法,有一定疗效,缺点是易反复,携带和使用不便,本专利技术的穴位贴敷疗法,患者可随时随地自己操作,做为常规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并且本专利技术针对寒凝和气滞引起的痛经都有很好的疗效,疏补兼施,能从根本上纠正患者体质,达到彻底治愈通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药膏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药膏具有疗效好,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等优势。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当归8—20份,肉桂5—10份,干姜5—10份,益母草10—30份,荔枝核8—15份,橘核8—15份,王不留行5—20份,凌霄花5—15份,土鳖虫5—10份,血竭2—10份,丁香2—10份,葫芦巴5—15份,天仙藤6—15份,天南星2—5份,白附子2—5份,甘草5—15份。
[0009]优选地,所述中药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当归8—15份,肉桂6—8份,干姜6—8份,益母草15—30份,荔枝核9—15份,橘核9—15份,王不留行10—20份,凌霄花10—15份,土鳖虫6—10份,血竭3—10份,丁香3—10份,葫芦巴8—12份,天仙藤9—12份,天南星2—5份,白附子2—5份,甘草10—15份。
[0010]优选地,所述中药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当归10份,肉桂6份,干姜6份,益母草15份,荔枝核9份,橘核9份,王不留行10份,凌霄花10份,土鳖虫6份,血竭3份,丁香3份,葫芦巴10份,天仙藤9份,天南星3份,白附子3份,甘草10份。
[001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中药各原料药物的功效:
[0012]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归对子宫平滑肌有双向调整作用,对平滑肌的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痉镇痛;抗炎;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0013]肉桂,甘、辛,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肉桂能明显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还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等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炎;抗菌等。
[0014]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干姜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还可抑制血栓形成;灭螺及抗血吸虫等。
[0015]益母草,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强心,增加心脏供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利尿;改善肾功能等。
[0016]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氧化作用;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0017]橘核,苦、平,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橘核有消炎、镇痛、抗癌、抗病毒等作用。
[0018]王不留行,苦、平,归肝、胃、肾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可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对子宫有兴奋作用;促进乳汁分泌;抗炎;抗肿瘤等。
[0019]凌霄花,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破瘀通经,凉血祛风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凌霄花对平滑肌有中度解痉作用;抗溃疡;降血脂;抗癌;抗炎等。
[0020]土鳖虫,咸,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续经接骨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土鳖虫有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还可降血脂,保肝。
[0021]血竭,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敛疮生肌、止血定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龙血竭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抑菌、促进创面愈合、抗血小板聚集和治疗静脉炎等药理作用。
[0022]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的功效。现代研究丁香有镇痛抗炎,抗惊厥作用;还可促进胃液分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利胆;抗缺氧等作用。
[0023]葫芦巴,苦,温,归肾经,具有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提示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胃溃疡、抗肿瘤、抗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作用。
[0024]天仙藤,苦,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作用。
[0025]天南星,性温,味苦、辛,归肺、肝、脾经,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具有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
[0026]白附子,性温,味甘、辛,归胃、肝经,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具有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
[0027]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以及胃经。有补益脾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甘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杀菌、镇痛、抗纤维化等作用。
[0028]当归辛温活血调经止痛,甘温质润补血,可化血瘀,补血虚,通经脉,止疼痛;肉桂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益阳消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贴敷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当归8—20份,肉桂5—10份,干姜5—10份,益母草10—30份,荔枝核8—15份,橘核8—15份,王不留行5—20份,凌霄花5—15份,土鳖虫5—10份,血竭2—10份,丁香2—10份,葫芦巴5—15份,天仙藤6—15份,天南星2—5份,白附子2—5份,甘草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当归8—15份,肉桂6—8份,干姜6—8份,益母草15—30份,荔枝核9—15份,橘核9—15份,王不留行10—20份,凌霄花10—15份,土鳖虫6—10份,血竭3—10份,丁香3—10份,葫芦巴8—12份,天仙藤9—12份,天南星3—5份,白附子3—5份,甘草10—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药膏,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迪和时宗庭崔晓刚丽丽李治伟韦伟于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