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23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按照如下的重量配比制得:北沙参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传统药食同源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PM2.5是一种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病邪,这种病邪致病特点鲜明而独特,它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有关,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易与其他邪气相合,感邪即发又伏而致病,无所不至,具有广泛内损性,因而又不同于六淫的概念。本研宄认为将其可归属于中医学“毒邪”范畴,可以更好的归纳概括其致病特点。再具体一些,毒邪可分为“外毒”、“内毒”,PM2.5则更符合“外毒”的特征。治疗上则要根据其所导致病证的不同及患者体质等方面辨证论治。
[0003]PM2.5浓度上升,会导致人们肺功能的下降。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空气污染地区居民的肺功能会下降大约26毫升。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长期暴露于颗粒物可以造成肺部炎症,以及呼吸系统功能紊乱、哮喘、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0004]正常肺组织在遭受PM2.5、病毒感染、射线照射时激活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等靶细胞,分泌产生细胞因子而产生多细胞间相互作用及产生一系列的复杂动态变化过程,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理论,针对PM2.5肺损伤的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可有效地对症治疗PM2.5引发的肺损伤疗效,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0006]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照如下的重量配比制得:北沙参15

40份、麦冬10

25份、玉竹8

20份、生白扁豆5

20份、鱼腥草5

15份、新会陈皮4

10份、炮姜4

10份,炒甘草4

10份。
[0007]优选地,所述原料的最佳配比是:北沙参24份,麦冬18份,玉竹15份,生白扁豆12份,鱼腥草9份,新会陈皮6份,炮姜6份,炒甘草6份。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09]1、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
[0010]2、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本专利技术可滋养胃阴,润肺止咳,主治肺阴虚,且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可靠,有效率达100%,治愈率83.3%。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著降低双氧水引发的细胞凋亡图,图1

a是流式细胞仪检测施加不同浓度中药提取物后对双氧水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情况统计图,图1

b是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统计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显著抑制LPS引发的肺部损伤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对细胞活力影响的示意图,图3

a是5倍药物浓度下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图,图3

b是不同药物浓度作用48小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制而成:
[0017]北沙参24克,麦冬18克,玉竹15克,生白扁豆12克,鱼腥草9克,新会陈皮6克,炮姜6克,炒甘草6克。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0019]本专利技术的病毒理实验结果:
[0020]1、构建双氧水诱导的氧化压力凋亡模型,将实施例1的获得的不同浓度的本专利技术施加到培养基中,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数量并统计,结果显示双氧水组凋亡细胞为29.6%,随本专利技术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参见附图1。
[0021]2、构建LPS诱导的肺损伤模型,将实施例1的获得的不同浓度的本专利技术灌到小鼠胃中,48小时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的肺组织固定后进行HE染色,观察HE染色情况。结果显示随本专利技术浓度升高,小鼠肺组织损伤修复明显,肺泡有明显的扩张,参见附图2。
[0022]3、为验证本专利技术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选择正常的HFL1(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进行药物安全性验证。在HFL1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中药浓度,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药物浓度达到正常量5倍时细胞活力无改变,该结果说明本中药提取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参见附图3。
[0023]本专利技术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肺阴虚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0024]一、实验对象: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25~75岁。
[0025]二、临床病人症状:1.咳嗽、咳痰喘息、2.口干口渴、3.腹部胀满、4.大便稀溏。按照实验方法分为2组,每组30人。
[0026]三、实验方法与时间:对照组1通过服用止咳糖浆治疗,实验组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每天两组实验人数均早晚各服用一次药物。实验时间为10天,10日后记录病人咳嗽、咳痰情况。
[0027]四、判断标准:
[0028]无效:久咳不愈,痰多。
[0029]有效:痰少,偶尔咳嗽;
[0030]显效:无痰,咳嗽停止。
[0031]经过10天实验,两组人员实验结果见下表
[0032][0033][0034]五、具体个例:
[0035]病例1:
[0036]患者,男,52岁。秋季后咳嗽痰少,咽干口燥,大便干,夜咳难眠,腰酸乏力,痰中带血。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所有症状消失,痊愈。
[0037]病例2:患者,女,入秋后容易咳嗽,痰干燥难咯,尤其是天气干燥的时候,痰里还有血丝,鼻子偶尔也会出血,服用本方7日左右,自我感觉口干明显缓解,咳嗽减轻,痰里面再也没见到血丝,效果明显。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肺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照如下的重量配比制得:北沙参15

40份、麦冬10

25份、玉竹8

20份、生白扁豆5

20份、鱼腥草5

15份、新会陈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昌韩晶贾正虎武晓丽马骏孙倩梁月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尤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