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头及其监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52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及其监测保护装置。该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包括设置有通风孔的防护壳以及分别安装于防护壳内的监测单元、动力单元和通风单元;该通风单元包括第一联动件和设置于通风孔处的开关件;其中,动力单元与监测单元连接,动力单元输出动力可带动第一联动件,第一联动件带动开关件打开通风孔,以使防护壳内外通风。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电缆接头内部的温度,减小内外温差。减小内外温差。减小内外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接头及其监测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监测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接头及其监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线路两末端的接头称为终端头,中间的接头称为中间接头,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又统称为电缆头,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接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电缆头一般是在电缆敷设就位后在现场进行制作,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0003]在目前的大型供电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力电缆输配电,但是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其中绝大多数的电力电缆运行故障发生在电缆接头位置,电缆接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高负荷运行、线路老化等因素,严重时,会产生起火、爆炸的情况,如果没有相对应的保护措施,火势进一步蔓延可能威胁到整个地下电缆,因此,对电缆接头的监测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传感器对电缆接头进行监测。
[0004]如授权专利: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通风孔(10)的防护壳(1)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防护壳(1)内的监测单元(2)、动力单元(3)和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包括第一联动件和设置于所述通风孔(10)处的开关件;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2)连接,所述动力单元输出动力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带动所述开关件打开所述通风孔(10),以使所述防护壳(1)内外通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包括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联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监测保护装置还包括扇风单元,所述扇风单元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防护壳(1)内的第二联动件和扇叶(50),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联动件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输出动力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带动所述扇叶(50)扇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杆件(40),所述第一杆件(40)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件包括阀门(41),所述防护壳(1)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阀门(41)转动的转动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杆件(51),所述第二杆件(51)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至少三个所述扇叶(50)为一个扇叶组,所述扇叶组的各个扇叶(50)沿所述第二杆件(51)的周向均匀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51)的外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防护壳(1)外侧且与所述通风孔(10)联通的通风管道(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6)为S形管道,且所述通风管道(6)远离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开口向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接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6)内的防潮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街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单元包括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包括吸水腔(70)和吸附件(71),所述吸水腔(70)相对的两壁开设有若干通孔(701),所述吸附件(71)位于所述通孔(701)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街头的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71)为吸水棉,多个所述通孔(701)内的吸水棉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形成一个吸水组,若干所述吸水组在第二方向上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防潮单元还包括挤水组件、传动组件和多个连动组件;所述挤水组件包括多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挤水板(72),每个所述吸水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挤水板(72);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连动组件之间,将所述动力单元的动力传动至每个所述连动组件;每个所述连动组件的两端与分别与一个所述吸水组的两个挤水板(72)相连接,所述传
动组件将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科迟健男奚亚鸣韩宇曹玳华王炳翰胡继方申博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