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50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属于数据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的上端面设置有布线机构和绕线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助了数据线两头数据线接头的结构,配合布线机构和绕线机构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实现了数据线的出线、弧形板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绕线管的导向线槽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对数据线接头提升和缠绕,实现了数据线的连续化缠绕;液压油系统利用了同一动力源,实现了弧形板和绕线管的差时交替运行,实现弧形板先启动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和导向,绕线管的采用了旋转上升的方式后启动方式,满足了数据线接头的捕捉和缠绕的可能性,实现了数据线的绕线。数据线的绕线。数据线的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线生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C电子产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大多产品多需要配置电源线和充电线,目前市场的数据线都是缠绕好装到包装袋中,随产品一起销售,但是数据线缠绕工作,市场上大多是人工缠绕或者人工借助简单的半自动夹具完成缠绕,目前的生产方式会浪费大量的人工,效率低下。
[0003]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的数据线缠绕装置,但是由于数据线的两端设置有数据线接头,为了规避数据线接头,设置的数据线缠绕装置一端固定,另一端非固定状态,导致了缠绕过程中产生的松弛和出线不顺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为了规避数据线接头,设置的数据线缠绕装置一端固定,另一端非固定状态,数据线缠绕产生的松弛和出线不顺畅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数据线缠绕装置,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的上端面设置有布线机构和绕线机构,位于绕线机构下方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动力结构,位于布线机构下方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液压油系统,
[0006]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箱的上端面的第一齿圈,第一齿圈的轴心设置有绕线管,所述绕线管通过动力结构沿竖直方向升降,且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同时,以绕线管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绕线管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齿圈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绕线管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齿圈的转速;
[0007]所述第一齿圈的上端面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管的侧壁配合,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布线机构的出口配合;位于所述弧形板外侧的第一齿圈的上端面设置推杆,
[0008]所述弧形板内沿纵深开设有容纳数据线接头的捕捉槽和穿设数据线的开槽,
[0009]所述绕线管侧壁的上部开设有用于捕捉数据线接头和驱使数据线接头向绕线管侧壁内侧平移的导向线槽,所述导向线槽的开口大小为渐变变小的结构形式;且导向线槽末端沿竖直方向开设通槽;
[0010]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固定在机箱的上端面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开设用于叠放数据线的线槽,线槽的底部设置出线口,出线口的一侧设置推板,所述推板通过支架、复位弹簧和导杆与所述放置槽的侧壁相连,出线口的另一侧设置有输送槽,位于弧形板侧的所述输送槽开设让位槽,支架与所述推杆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圈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齿圈转动的齿轮,齿轮与所述第
一液压减速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0012]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第一升降油缸、支撑平台、第二液压减速马达、齿轮和齿轮柱和连接轴座;
[0013]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固定在所述机箱的下端面,第一升降油缸的伸缩杆穿设所述支撑平台并与连接轴座固定,连接轴座的上端面通过转动连接设置齿轮柱,齿轮柱的上端面与所述绕线管的下端面相连;
[0014]所述齿轮柱的外侧与驱动齿轮啮合设置,驱动齿轮的轴心通过键连接与所述第二液压减速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系统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两侧输出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轮和第二调节轮,第一输出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泵的第一锥形齿轮组,第一齿轮泵通过液压油管、平衡阀、缓冲阀驱动第一液压减速马达;
[0016]所述的第二调节轮的外侧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块,第二调节轮的一侧设置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二输出轮内侧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调节轮的挡块卡合固定的挡块,所述第二输出轮的轴心固定设置有连轴,连轴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轮转动连接,连轴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连轴轴座,连轴延伸至连轴轴座的外侧并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组,第二锥形齿轮组的输出端设置用于给第二张合液压缸提供动力的第二齿轮泵,第二齿轮泵通过液压油管、平衡阀、缓冲阀分别驱动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液压减速马达。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一、本专利技术借助了数据线两头数据线接头的结构,配合布线机构和绕线机构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实现了数据线的出线、弧形板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绕线管的导向线槽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对数据线接头提升和缠绕,实现了数据线的连续化缠绕;
[0019]二、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液压油系统利用了同一动力源,实现了弧形板和绕线管的差时交替运行,实现弧形板先启动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和导向,为绕线管的导向线槽对数据线接头的捕捉提供条件,绕线管的采用了旋转上升的方式后启动方式,满足了数据线接头的捕捉和缠绕的可能性,实现了数据线的绕线;
[0020]三、具有阻尼阈值阻尼转轴实现了数据线接头与弧形板的脱离,并配合导向线槽末端沿竖直方向开设通槽实现了数据线的顺利取出;
[0021]四、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液压油系统利用了同一动力源,实现了弧形板的先启动和先复位,绕线管的后启动复位,实现了绕线管的复位的同时满足了布线机构对新的数据线的出线的要求。
[0022]五、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弧形板位于让位槽的内侧,这样能够避免推板推动新的数据线至让位槽内时,弧形板产生位阻。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力结构和布线机构示意图;
[0026]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液压油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0027]1.动力结构、2.机箱、3.布线机构、4.弧形板、5.输送槽、6.支架、7.推杆、8.绕线
管、9.第一液压减速马达、10.第二液压减速马达、11.捕捉槽、12.开槽、13.通槽、14.导向线槽、15.第一齿圈、16.齿轮柱、17.驱动齿轮、18.第一升降油缸、19.液压油系统、20.让位槽、21.阻尼转轴、22.复位弹簧、23.推板、24.放置槽、25.出线口、26.第一齿轮泵、27.第一锥形齿轮组、28.第一输出轮、29.减速机、30.电机、31.第二调节轮、32.挡块、33.第二输出轮、34.连轴轴座、35.第二锥形齿轮组、36.第二齿轮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具体细节仅仅是为了能够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限于这些细节。另外,公知的结构和功能没有被详细的描述或者展示,以避免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要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特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值得强调的是该实施例的效果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的各种实施例,包括各自试剂及试剂的含量配比无实质性差异,均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效果及解决上述问题,其他组合在此不做累述;
[0031]数据线缠绕装置,包括机箱2,机箱2的上端面设置有布线机构3和绕线机构,位于绕线机构下方的所述机箱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包括机箱(2),其特征在于:机箱(2)的上端面设置有布线机构(3)和绕线机构,位于绕线机构下方的所述机箱(2)内设置有动力结构(1),位于布线机构(3)下方的所述机箱(2)内设置有液压油系统(19),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箱(2)的上端面的第一齿圈(15),第一齿圈(15)的轴心设置有绕线管(8),所述绕线管(8)通过动力结构(1)沿竖直方向升降,且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同时,以绕线管(8)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绕线管(8)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齿圈(15)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绕线管(8)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齿圈(15)的转速;所述第一齿圈(15)的上端面通过阻尼转轴(21)连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管(8)的侧壁配合,弧形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布线机构(3)的出口配合;位于所述弧形板(4)外侧的第一齿圈(15)的上端面设置推杆(7),所述弧形板(4)内沿纵深开设有容纳数据线接头的捕捉槽(11)和穿设数据线的开槽(12),所述绕线管(8)侧壁的上部开设有用于捕捉数据线接头和驱使数据线接头向绕线管(8)侧壁内侧平移的导向线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1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齿圈(15)转动的齿轮,齿轮与第一液压减速马达(9)的输出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线槽(14)的开口大小为渐变变小的结构形式;且导向线槽(14)末端沿竖直方向开设通槽(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机构(3)包括固定在机箱(2)的上端面的放置槽(24),放置槽(24)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开设用于叠放数据线的线槽,线槽的底部设置出线口(25),出线口(25)的一侧设置推板(23),所述推板(23)通过支架(6)、复位弹簧(22)和导杆与所述放置槽(24)的侧壁相连,出线口(25)的另一侧设置有输送槽(5),位于弧形板(4)侧的所述输送槽(5)开设让位槽(20),支架(6)与所述推杆(7)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1)包括第一升降油缸(18)、支撑平台、第二液压减速马达(10)、齿轮和齿轮柱(16)和连接轴座;所述第一升降油缸(18)固定在所述机箱(2)的下端面,第一升降油缸(18)的伸缩杆穿设所述支撑平台并与连接轴座固定,连接轴座的上端面通过转动连接设置齿轮柱(16),齿轮柱(16)的上端面与所述绕线管(8)的下端面相连;所述齿轮柱(16)的外侧与驱动齿轮(17)啮合设置,驱动齿轮(17)的轴心通过键连接与所述第二液压减速马达(10)的输出轴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系统(19)包括电机(30)和减速机(29),减速机(29)的两侧输出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轮(28)和第二调节轮(31),第一输出轮(2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泵(26)的第一锥形齿轮组(27),第一齿轮泵(26)通过液压油管、平衡阀、缓冲阀驱动第一液压减速马达(9);所述的第二调节轮(31)的外侧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块(32),第二调节轮(31)的一侧设置第二输出轮(33),所述第二输出轮(33)内侧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调节轮(31)的挡块(32)卡合固定的挡块(32),所述第二输出轮(33)的轴心固定设置有连轴,连轴的一端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忠段硕李光鲁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海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