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49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在稻飞虱的迁入代、本地二至五代高峰前后,利用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采用以下步骤来进行稻飞虱防控:S1、淹水杀卵:利用稻田和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的配合,通过在稻飞虱成虫高峰期和卵孵化期,调节稻田灌溉水层高低,降低下一代稻飞虱的种群密度,具体为,在成虫始盛期降低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然后,在稻飞虱产卵高峰后至卵孵化始盛期前,提高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以此实现控制稻飞虱。S2、冲水除虫:未被淹死的已孵化的稻飞虱幼虫,利用短时水流冲出稻田,田间监测稻飞虱幼虫高峰,快速升高水位,并迅速排干稻田水位,以此降低稻飞虱基数。以此降低稻飞虱基数。以此降低稻飞虱基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化学防治只能防治稻飞虱成虫,而对稻飞虱卵难以发挥作用,稻飞虱单只成虫的平均产卵量为350只左右,卵期一周左右,若前期基数控制不力,卵孵化后种群呈指数迁增长,导致减产或绝收。同时,在水稻生育后期,植株冠层浓密,化学农药需要与沙子混拌才能到达群体底部,防治过程繁琐,而且一部分稻飞虱只是被熏晕,待药效下降后还会“复活”,导致防效低。灌溉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因子,以间歇灌溉与湿润灌溉为代表的传统灌溉模式为稻飞虱产卵及卵孵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增加了稻飞虱的基数;同时,稻飞虱种群发展规律表现为水稻移栽至分蘖盛期发生量少(低风险期)、孕穗期快速发展(中风险期)、抽穗至黄熟期达到高峰(高风险期),水稻孕穗期至黄熟期是防控稻飞虱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传统灌溉模式的主要节水阶段,导致传统灌溉模式下很稻飞虱容易爆发成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在稻飞虱的迁入代、本地二至五代高峰前后,利用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采用以下步骤来进行稻飞虱防控:S1、淹水杀卵:利用稻田和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的配合,通过在稻飞虱成虫高峰期和卵孵化期,调节稻田灌溉水层高低,降低下一代稻飞虱的种群密度,具体为,在成虫始盛期降低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然后,在稻飞虱产卵高峰后至卵孵化始盛期前,提高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以此实现控制稻飞虱S2、冲水除虫:未被淹死的已孵化的稻飞虱幼虫,利用短时水流冲出稻田,田间监测稻飞虱幼虫高峰,快速升高水位,并迅速排干稻田水位,以此降低稻飞虱基数。
[0005]作为优选,所述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包括:进水泵、分布式灌溉水管、旋转喷嘴、抽水泵、排水管、水位传感器和过滤检测箱;所述分布式灌溉水管包括:主管和若干支管,所述进水泵安装在所述主管处,若干所述支管间隔平行设置稻田内,所述支管顶部与所述主管相连,所述旋转喷嘴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喷嘴支管上,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稻田内,所述水位传感器内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过滤检测箱设置在稻田和排水管之间。
[0006]作为优选,所述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还设置有,回水管和回水阀,所述回水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末端,所述回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和所述回水阀相连。
[000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在田间监测到稻飞虱幼虫高峰,利用稻田灌溉系统快速升高水位至20cm以上后,同时通过旋转喷嘴,喷淋稻株,使稻株晃动、从而将稻飞虱冲入水中,同时利用排水管持续排水3天以上,直至过滤检测箱内不再检出稻飞虱或其虫卵。
[000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针对迁入代的稻飞虱,在其迁入高峰后3天内,降低稻田的水位至3cm以下,使得稻田泥土湿润而无积水,保持10天,移栽返青后,结合稻田烤田降低水位来防治稻飞虱,十天后,提高水位至20

40cm并保持7天以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针对本地繁殖的稻飞虱,在其成虫羽化高峰后7天内,降低稻田的水位至3cm以下,保持稻田泥土湿润而无积水,保持5

10天,结合稻田烤田降低水位来防治稻飞虱,十天后,提高水位至20

40cm并保持7天以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检测箱包括:排水进口、拦截分离机构、输送机构、分选检测机构和杂质排放机构;所述拦截分离机构包括:废水箱和排水网板,所述废水箱与所述排水进口相连,所述排水网板设置在所述废水箱侧面的上部;所述输送机构为倾斜设置的皮带传输装置,其底部设置在所述废水箱上方,其顶部设置在所述分选检测机构上方,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皮带表面设置有输送板;所述分选检测机构包括:分选箱体、分选转筒和接虫盒,所述分选转筒外圆设置有分选用的盲孔,所述分选箱体两侧与所述分选转筒之间设置有防漏挡板,所述防漏挡板与所述分选转筒外圆相切设置;所述杂质排放机构包括:杂质箱和排放皮带装置,所述排放皮带装置设置在所述分选转筒上方,所述排放皮带装置的皮带表面设置有输送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网板网径小于0.5mm,所述盲孔的孔径为0.5mm~1.5mm。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淹水杀卵和喷淋排水相结合操作的方式,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有效将稻飞虱带离稻田,降低田间密度,实现完全不打农药而控制稻飞虱,起到了对水稻中稻飞虱的生态防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检测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回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0016]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在稻飞虱的迁入代、本地二至五代高峰前后,利用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采用以下步骤来进行稻飞虱防控:S1、淹水杀卵:利用稻田和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的配合,通过在稻飞虱成虫高峰期和卵孵化期,调节稻田灌溉水层高低,降低下一代稻飞虱的种群密度,具体为,在成虫始盛期降低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然后,在稻飞虱产卵高峰后至卵孵化始盛期前,提高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以此实现控制稻飞虱,针对迁入代的稻飞虱,在其迁入高峰后3天内,降低稻田的水位至3cm以下,使得稻田泥土湿润而无积水,保持10天,移栽返青后,结
合稻田烤田降低水位来防治稻飞虱,十天后,提高水位至20

40cm并保持7天以上;针对本地繁殖的稻飞虱,在其成虫羽化高峰后7天内,降低稻田的水位至3cm以下,保持稻田泥土湿润而无积水,保持5

10天,结合稻田烤田降低水位来防治稻飞虱,十天后,提高水位至20

40cm并保持7天以上。
[0017]所述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包括:进水泵1、分布式灌溉水管2、旋转喷嘴3、抽水泵4、排水管5、水位传感器6和过滤检测箱7;所述分布式灌溉水管2包括:主管21和若干支管22,所述进水泵1安装在所述主管21处,若干所述支管22间隔平行设置稻田内,所述支管22顶部与所述主管21相连,所述旋转喷嘴3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喷嘴3支管22上,所述水位传感器6设置在稻田内,所述水位传感器6内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过滤检测箱7设置在稻田和排水管5之间。
[0018]根据图2所示,所述过滤检测箱7包括:排水进口71、拦截分离机构72、输送机构73、分选检测机构74和杂质排放机构75;所述拦截分离机构72包括:废水箱721和排水网板7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飞虱的迁入代、本地二至五代高峰前后,利用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采用以下步骤来进行稻飞虱防控:S1、淹水杀卵:利用稻田和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的配合,通过在稻飞虱成虫高峰期和卵孵化期,调节稻田灌溉水层高低,降低下一代稻飞虱的种群密度,具体为,在成虫始盛期降低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然后,在稻飞虱产卵高峰后至卵孵化始盛期前,提高稻田水层,并保持一定天数,以此实现控制稻飞虱;S2、冲水除虫:未被淹死的已孵化的稻飞虱幼虫,利用短时水流冲出稻田,田间监测稻飞虱幼虫高峰,快速升高水位,并迅速排干稻田水位,以此降低稻飞虱基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包括:进水泵(1)、分布式灌溉水管(2)、旋转喷嘴(3)、抽水泵(4)、排水管(5)、水位传感器(6)和过滤检测箱(7);所述分布式灌溉水管(2)包括:主管(21)和若干支管(22),所述进水泵(1)安装在所述主管(21)处,若干所述支管(22)间隔平行设置稻田内,所述支管(22)顶部与所述主管(21)相连,所述旋转喷嘴(3)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喷嘴(3)支管(22)上,所述水位传感器(6)设置在稻田内,所述水位传感器(6)内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过滤检测箱(7)设置在稻田和排水管(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冲放水灌溉系统还设置有,回水管(8)和回水阀(9),所述回水阀(9)设置在所述排水管(5)末端,所述回水管(8)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21)和所述回水阀(9)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田间监测到稻飞虱幼虫高峰,利用稻田灌溉系统快速升高水位至20cm以上后,同时通过旋转喷嘴(3),喷淋稻株,使稻株晃动、从而将稻飞虱冲入水中,同时利用排水管(5)持续排水3天以上,直至过滤检测箱(7)内不再检出稻飞虱或其虫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控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进祝增荣周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植保检疫与耕肥管理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