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32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面料后整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涤纶纤维面料用改性处理剂对其进行整理而成,经过整理的涤纶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透气性能和吸湿排汗性能,且工艺简便,易于推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改性处理剂的组分A为含有磺酸基的苯并三唑类物质,面料整理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提升了紫外线的防护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改性处理剂的组分B为含阳离子的聚醚聚酯,赋予织物良好的亲水性、耐洗性能、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组分B上的阳离子基团与组分A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形式结合起来,使得改性处理剂与布料的结合力增强,组分A在组分B存在的条件下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抗紫外效果。件下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抗紫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后整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户外运动逐渐兴起,人们对户外运动中使用到的“户外装备”需求量也逐渐增大。所谓“户外装备”,又称为“户外用品”,指的是参加户外活动时需要配备的一些物品,包括:登山服、帐篷、徒步包、睡袋、登山绳等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纺织品。户外产品对面料品质的要求更高,国内面料企业瞄准户外用品的市场需求,转而开发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创新面料,设计风格也从时尚转向户外运动。舒适、时尚、个性的创新性和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专业特性成为各大面料企业的产品开发方向,国内户外高端产品更加专业化、功能产品更加时尚化。户外面料的专业化、时尚化的发展背后,体现出面料市场新的流行趋势。
[0003]户外运动所需面料中需要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能力,但是防紫外线能力的上升一般都伴随着透气性变差,吸湿排汗性能差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发一款适于户外运动的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能力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面料后整理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涤纶纤维面料用改性处理剂对其进行整理而成,经过整理的涤纶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透气性能和吸湿排汗性能,且工艺简便,易于推行;本专利技术中,改性处理剂的组分A为含有磺酸基的苯并三唑类物质,涤纶纤维面料整理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提升了紫外线的防护系数;本专利技术中,改性处理剂的组分B为含阳离子的聚醚聚酯,赋予织物良好的亲水性、耐洗性能、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本专利技术中,组分B上的阳离子基团与组分A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形式结合起来,使得改性处理剂与布料的结合力增强,组分A在组分B存在的条件下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抗紫外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0007]将涤纶纤维面料用改性处理剂对其进行整理;
[0008]其中,所述改性处理剂由质量比为1:1.1

1.2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制得;组分A为含有磺酸基的苯并三唑类物质,组分B为含阳离子的聚醚聚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改性处理剂的组分A通过以下操作制得:
[0010]S1、取邻硝基苯胺,加入浓硫酸中,在冰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氯化钠调节pH值为2.5

3,同时准备质量浓度50%的亚硝酸钠溶液,将亚硝酸钠溶液滴入反应物中,加热至38

42℃反应,反应完成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溶液,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和结晶,得到物质a;
[0011]S2、将物质a溶解于0

5℃的甲醇中制得浓度为0.01

0.05mo l/L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加入0.1

0.15mo 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剧烈搅拌1

3min,再加入2

萘酚
‑6‑
磺酸钠,于
0

5℃反应,静置、沉淀,过滤干燥得物质b;
[0012]S3、将物质b溶于甲醇中制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混合均匀,再加入亚硫酸氢钠,于室温下反应90

120min,过滤制得组分A。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S1中所述邻硝基苯胺、浓硫酸和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2.5

4:1

1.2。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S2中所述物质a与氢氧化钠中控制物质a中重氮基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

1.2。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S3中所述物质b、氢氧化钠和亚硫酸氢钠中控制物质b中氮氮双键与氢氧化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0.4

0.5:2

2.2。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改性处理剂的组分B通过以下操作制得:
[0017]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和催化剂氢氧化钠于140

150℃加热溶解,搅拌、升温至175

185℃保温30

45min,再加入聚乙二醇、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和缩聚反应催化剂乙二醇锑,升温至245

255℃,抽真空25

35min,反应结束后冷却,制得组分B。
[0018]作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的用量比为1:1.1

1.2:0.3

0.35:0.1

0.13。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整理为以下操作:
[0020]将改性处理剂制成总浓度为10

30g/L的整理液,进行两浸两轧,控制轧余率为60

70%,再于100

110℃烘干10

15min,于160

180℃焙烘60

120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涤纶纤维面料用改性处理剂对其进行整理而成,经过整理的涤纶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透气性能和吸湿排汗性能,且工艺简便,易于推行。
[0022]2、本专利技术中,改性处理剂的组分A为含有磺酸基的苯并三唑类物质,涤纶纤维面料上的醛基与整理剂上的羟基反应形成醚键,整理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同时苯并三唑类物质对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降低了紫外线的透过率,从而提升了紫外线的防护系数,减少了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0023]3、本专利技术中,改性处理剂的组分B为含阳离子的聚醚聚酯,聚酯链段和聚醚链段可分别赋予织物良好的亲水性和耐洗性能,而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的引入,即引进阳离子基团则增加了涤纶纤维面料的吸湿性能,并且由于阳离子的存在还增加了布料的抗静电性能。
[0024]4、本专利技术中,组分B上的阳离子基团与组分A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形式结合起来,使得改性处理剂与布料的结合力增强,封闭了组分A上的水溶性基团,组分A在组分B存在的条件下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抗紫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防紫外线面料,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0028]将涤纶纤维面料用改性处理剂对其进行整理:将改性处理剂制成总浓度为10g/L的整理液,进行两浸两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将涤纶纤维面料用改性处理剂对其进行整理;其中,所述改性处理剂由质量比为1:1.1

1.2的组分A和组分B混合制得;组分A为含有磺酸基的苯并三唑类物质,组分B为含阳离子的聚醚聚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处理剂的组分A通过以下操作制得:S1、取邻硝基苯胺,加入浓硫酸中,在冰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氯化钠调节pH值为2.5

3,同时准备质量浓度50%的亚硝酸钠溶液,将亚硝酸钠溶液滴入反应物中,加热至38

42℃反应,反应完成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溶液,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和结晶,得到物质a;S2、将物质a溶解于0

5℃的甲醇中制得浓度为0.01

0.05mo l/L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加入0.1

0.15mo 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1

3min,再加入2

萘酚
‑6‑
磺酸钠,于0

5℃反应,静置、沉淀,过滤干燥得物质b;S3、将物质b溶于甲醇中制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混合均匀,再加入亚硫酸氢钠,于室温下反应90

120min,过滤制得组分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邻硝基苯胺、浓硫酸和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2.5

4:1

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物质a与氢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城苏华晓林树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