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助剂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飞机及航天器中各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聚碳酸酯(PC)由于尺寸稳定性好,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高透光率、良好的耐候性等,使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日趋增加。然而,由于PC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苯环,导致分子链运动困难,使得PC熔体粘度较大,导致其注塑样品中残存大量应力,从而在产品使用或保存中出现破裂的情况。此外,PC也是一种缺口敏感性材料,这些因素导致其在高韧性材料的应用中受到了限制,故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改性PC制备出一种高韧性的PC已成为目前的一项研究热点。
[0003]目前,市场上常用于PC增韧改性的助剂有丙烯酸酯类增韧剂(ACR)、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丁二烯
‑
苯乙烯类增韧剂(M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丙烯酸酯和有机硅为核组成的增韧剂。但在共混过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3
‑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醇,置于冰水浴中并通惰性气体,去除体系中的氧气,加入丙烯酸甲酯,室温搅拌,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之后升温,保温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将粗产物抽滤,并去除体系中的甲醇,将得到的最终产物于室温下真空密闭保存;(2)配制去离子水、乙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溶液,并调节该混合溶液的pH值,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置于该混合溶液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结束后洗涤、抽滤,去除多余的原料,烘干,得到了含双键的超支化聚酯;(3)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蒸馏水、NaHCO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10(OP
‑
10)并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过硫酸钾(K2S2O8),升温后向体系中加入步骤(2)所得含双键的超支化聚酯,同时向体系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加毕,反应一段时间后冰水浴猝灭反应,便得到了包含最终产物的乳液,将得到的乳液过滤后经冷冻
‑
解冻破乳、抽滤,回流洗涤后烘干即得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3
‑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甲酯和甲醇的摩尔比控制在1~1:1~5:1~10范围内,优选为1:1.5~2.5:1.5~2.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室温搅拌时间为10~60min,优选为30~50min;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升温至20~80℃,优选地,保温继续搅拌的时间为2~8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去离子水、乙醇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为控制在1~6:1~9:1~2;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用乙酸调节去离子水、乙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溶液的pH值;优选地,所述pH值调节至1~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步骤(1)得到的产物的摩尔比控制为10~1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6~24h;更优选地,所述洗涤所用的洗涤剂为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烘干是在温度为30~70℃条件下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丙烯酸酯类核壳粒子的高韧性PC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燕琴,葛帮东,卢津强,金英,张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得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