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及水轮机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30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及水轮机安装方法,移动吊装平台包括:基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及水轮机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轮机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及水轮机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电站轴流转桨水轮机包括主轴

支持盖和转轮,安装时通常将主轴竖直固定在安装间地面的固定基础板上,其中,由于主轴外操作油管和主轴内操作油管均向下伸出主轴的下端面,因此需要在安装间地面挖有基坑,基坑用混凝土浇筑,位置固定无法移动,固定基础板呈环状,固定基础板固定在基坑周围,基坑用于将主轴外操作油管和主轴内操作油管伸入

然后用专用吊具将支持盖套装在主轴外,安放在地面上,在支持盖空档处固定悬吊卡环,提升支持盖至主轴的卡环沟槽位置,使悬吊卡环与卡环沟槽相卡合且用螺栓把合固定连接,完成主轴与支持盖的联接,形成二联体;采用二联体吊具将二联体吊至转轮处进行主轴内操作油管

主轴外操作油管

主轴的安装,拆除悬吊卡环,将悬吊卡环翻转后与主轴的卡环沟槽倒装把合,并与支持盖固定连接,形成三联体;拆除悬吊卡环,拆除二联体吊具,更换三联体吊具,将转轮

主轴及支持盖形成的三联体整体起吊至机组基坑内就位,至此,水轮机的安装工作完成

其中,图9为支持盖与转轮顶盖连接前的悬吊卡环正装的状态,图
10
为支持盖与转轮顶盖连接后的悬吊卡环倒装的状态,由此可见,悬吊卡环需要经历正装

拆除

倒装

拆除的步骤

[000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
(1)
由于水轮机的二联体安装工位,即固定基础板,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无法移动,安装时需要占用较大一块安装间场地,占用时间长,在机组安装的高峰期间,容易与机组其它部件的安装发生场地的冲突,相互干扰且无法调节;而且,水轮机二联体的起吊安装工位的位置选择难度大,如果将工位选在安装场地的中间位置的话,则会对运输通道及机组其它部件组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工位选在靠边位置的话,又会出现水轮机二联体吊具与桥机双小车吊钩不匹配而无法联接的问题,实际上二联体安装工位常选在安装间场地靠近中间的位置,对安装间高效利用造成较大的影响
。(2)
水轮机三联体吊装方案复杂,安装工期长,并且现场需反复拆装悬吊卡环及更换吊具,如主轴与支持盖的联接及联吊需要反

正装悬吊卡环,为下一步主轴与转轮联接预留
510mm
连接空间

待二联体吊至转轮工位并将主轴和转轮通过螺栓把合完毕后,还需要再拆除二联体吊具,更换三联体吊具
(
吊轴及平衡梁
)
,此过程中主轴与支持盖二联体的重量全部将由转轮承担,来完成水轮机二体联接向三体联接吊具的更换,在支持盖

主轴与转轮连接后高度约为
15

20m、
重量达
300t

400t
的情况下,在高空作业反复拆装悬吊卡环及更换吊具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安装方法加以改进,以消除占用场地

场地利用效率低

安全风险大

工序复杂及对发电工期影响较大等缺点,实现缩短工期

保证安全

保证质量

早日发电创造经济效益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及水轮机安装方法,在水轮机安装过程中便于灵活选择合适的场地来布置吊装平台,无需占用固定的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缩短工期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包括:基座

支墩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基座的中心具有竖直方向的贯穿孔,贯穿孔适于主轴外操作油管穿过,基座的上端面围绕贯穿孔的外周均布设有若干个用于与主轴配合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支墩为长条状结构,支墩设有若干个,支墩的一端与基座的侧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支墩围绕基座的外周均匀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支墩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的中部与基座之间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吊装平台,在水轮机安装过程中便于灵活选择合适的场地来布置吊装平台,无需占用固定的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缩短工期

通过设置支墩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可提高移动安装平台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吊装平台可拆卸,便于组装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为环状且相互平行,上支撑板位于下支撑板的正上方,安装孔开设于上支撑板,支墩和第二支撑架均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位于第二支撑架的上方

可提高对主轴的支撑稳定性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与第二支撑架的个数相等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垂直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

可提高基座的稳定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墩

第一支撑架

第二支撑架均设有四个

可使移动吊装平台保持平衡

[0012]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轮机吊装方法,利用上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包括如下步骤:将移动吊装平台放置在合适的场地上,在贯穿孔内放置垫板;将主轴吊至移动吊装平台上,将主轴下端的法兰面通过螺栓与移动吊装平台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将主轴内操作油管和主轴外操作油管安装在主轴内部,主轴内操作油管的底部和主轴外操作油管的底部伸入贯穿孔内且支撑在垫板上;将支持盖套入主轴外侧,放置在移动吊装平台上,起吊装置的起吊轴与主轴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起吊轴的外周均布连接有多个第一手拉葫芦,通过第一手拉葫芦将支持盖沿竖直方向吊起一定高度;松开主轴与移动吊装平台的螺栓,将主轴从移动吊装平台上拆卸下来,起吊装置将主轴和支持盖形成的二联体起吊至水轮机的转轮处,将二联体与转轮连接,形成三联体;起吊装置将三联体吊入机坑,将支持盖与转轮的顶盖进行装配连接,然后拆除起吊装置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吊装平台,在水轮机安装过程中便于灵活选择合适的场地来布置吊装平台,无需占用固定的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本专利技术使二联体和三联体共用一套吊具,可降低了在高空作业中反复更换吊具带来的安全风险,将工序简化,提高工作效率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吊轴的底部为法兰盘,法兰盘的外周均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移动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中心具有竖直方向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适于主轴外操作油管穿过,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围绕所述贯穿孔的外周均布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主轴配合安装的安装孔;支墩,所述支墩为长条状结构,所述支墩设有若干个,所述支墩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侧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支墩围绕所述基座的外周均匀布置;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支墩之间;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与所述基座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均为环状且相互平行,所述上支撑板位于所述下支撑板的正上方,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上支撑板,所述支墩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个数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

所述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四个
。7.
一种水轮机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吊装平台,包括如下步骤:将移动吊装平台放置在合适的场地上,在贯穿孔内放置垫板;将主轴吊至所述移动吊装平台上,将所述主轴下端的法兰面通过螺栓与所述移动吊装平台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将所述主轴内操作油管和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乐军刘兴胜陈碧辉张云广王占平徐智刘承富郭耀先王安爱杨杰谢寿巍刘军戚丁尉操龙明张鹤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