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27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准备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ZnO以及N,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氧化锌抗菌滤芯
,具体是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滤芯是能够起到过滤效果的设备,通常存在于过滤器内,常规滤芯的组成一般包括活性炭、以及无纺布、纤维材料或是膜材料;
[0003]现阶段常规的滤芯在使用时与过滤器配合,针对空气过滤时,设置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且外部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再经出气口排出,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针对于液体过滤时,设置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在液体流经滤芯时,会将杂质截留在滤芯外部,且过滤后的液体经出液口排出;现阶段,聚醚砜,即PES膜凭借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出色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已成为流行的微滤和超滤材料;氧化锌则是一种抗菌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优良的抗菌防污染性能;
[0004]但是由于非极性PES膜的表面能低,没有亲水基团,同时在膜的表面与水没有氢键效应,因此导致非极性PES膜存在较强的疏水性,且抗污染性能较弱,膜污染的情况无法避免,因此导致液体透过膜的阻力增加,通量持续下降导致膜的过滤性能被弱化,从而阻碍了膜的发展。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7]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准备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ZnO以及N,N

二甲基乙酰胺超声处理30min,使纳米ZnO与聚乙烯吡络烷酮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0009]S2:向混合液中加入聚醚砜,再机械搅板30

60min后,得到铸膜液;
[0010]S3:于室温脱泡完成后,将铸膜液倾倒在玻璃板上并用250um刮刀刮出均匀的一层;
[0011]S4:在空气中停留30s后,将玻璃板置于纯水浴中,等待一段时间膜液凝胶成膜片,并于玻璃板脱离,制得ZnO与聚乙烯吡络烷酮的复合膜;
[0012]S5:针对制得的复合膜,风干后进行X射线衍射和热损失测试,判定是否存在于ZnO存在于复合膜上;
[0013]S6:针对制得的复合膜,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实验、抗菌实验以及接触角实验,以得到制备复合膜的各原材料的最优含量及质量分数;
[0014]S7:得到各原材料的最优含量及质量分数后,重复步骤S1至S4,完成复合膜的制备。
[0015]优选的,所述S5中,以不同纳米ZnO添加量测试ZnO/PES膜的X射线衍射,简称为XRD,分析得出制备的ZnO/PES膜衍射峰的主导峰值与纳米ZnO有较强的关联性。
[0016]优选的,所述S5中,以不同ZnO添加量测试ZnO/PES膜的热损失测试,简称为TGA,分析得出制备的ZnO/PES膜,外推起始分解温度均高于500℃。
[0017]优选的,所述S6中,抗菌实验具体为,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株,对膜进行抗菌测试,采用稀释涂布法,根据活细菌的数量测定抗菌率,随着纳米ZnO添加量的增加,菌落数量逐渐减少,表明随着ZnO量的增加,ZnO/PES膜的抗菌性能得到提升,其中大肠杆菌还可替代为酵母菌。
[0018]优选的,所述S6中,抗菌实验具体为在无菌环境下,剪取直径3cm左右的光滑且无明显缺陷的ZnO与聚乙烯吡络烷酮的复合膜,简称为ZnO/PES膜片,并将其放入含有培养好的菌液的培养基中;24h后使用涂板法将细菌培养液稀释106倍铺在固体培养基上,再计算菌落的数量,以菌落数量反映ZnO/PES膜片的抑菌率。
[0019]优选的,所述S6中,抑菌率计算表达式为:
[0020]p=(Xo

Xw)/Xo
[0021]式中,Xo为纯PES膜表面的细菌数量,Xw为ZnO质量分数为w的ZnO/PES膜表面的细菌数量,其中w为ZnO在成膜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4%、6%、8%、10%。
[0022]优选的,所述S6中,过滤实验与接触角实验后,以不同纳米ZnO含量制备的ZnO/PES膜,分析纳米ZnO含量对ZnO/PES膜孔隙率、接触角以及孔径的影响,当纳米ZnO用量增加,ZnO/PES膜接触角减小;当纳米ZnO添加量由低到高,ZnO/PES膜孔径先增后减;当纳米ZnO含量增加,ZnO/PES膜孔隙率增加。
[0023]优选的,所述S6中,以不同含量的纳米ZnO测试ZnO/PES膜的亲水性,随着纳米ZnO用量增加,亲水性增加。
[0024]优选的,所述S6中,过滤实验中,以不同纳米ZnO含量测试ZnO/PES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以及通量衰减系数;在ZnO质量分数为1%和2%时,ZnO/PES膜的水通量小于纯PES膜;随着ZnO质量分数增加,ZnO/PES膜对BSA的截留率均超过97%,表明增加ZnO并不损害PES膜对BSA的截留效率;随着ZnO质量分数增加,ZnO/PES膜的通量衰减系数均低于0.35,表示ZnO的加入降低了ZnO/PES膜的通量衰减。
[0025]优选的,所述S6中,以不同ZnO质量分数制备的ZnO/PES膜分析180min连续过滤质量浓度为1g/L的BSA,即牛血清蛋白,分析得出在过滤前40min,BSA通量急剧下降,随着ZnO添加量的增加,下降趋势区域稳定,稳定通量控制在140min左右。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纳米ZnO与PES物理共混,有效的增强了PES的热稳定性,同时在纳米ZnO的质量分数为4%时,制备的ZnO/PES膜的水通量大大提高,且接触角降低,亲水性和过滤性能均得到改善,污染指数最低;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纳米ZnO用量的增加,ZnO/PES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大,而纳米ZnO的质量分数≥8%时,抑菌率能够达到100%,呈现出优异的抗菌效果,因此适量纳米ZnO的添加,能够有效的改善PES膜存在的亲水性差以及抗菌性差的问题,有利于水处理。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以不同纳米ZnO添加量制备的ZnO/PES膜的XRD分析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以不同纳米ZnO添加量制备的ZnO/PES膜的TGA分析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以不同纳米ZnO添加量对ZnO/PES膜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准备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ZnO以及N,N

二甲基乙酰胺超声处理30min,使纳米ZnO与聚乙烯吡络烷酮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S2:向混合液中加入聚醚砜,再机械搅板30

60min后,得到铸膜液;S3:于室温脱泡完成后,将铸膜液倾倒在玻璃板上并用250um刮刀刮出均匀的一层;S4:在空气中停留30s后,将玻璃板置于纯水浴中,等待一段时间膜液凝胶成膜片,并于玻璃板脱离,制得ZnO与聚乙烯吡络烷酮的复合膜;S5:针对制得的复合膜,风干后进行X射线衍射和热损失测试,判定是否存在于ZnO存在于复合膜上;S6:针对制得的复合膜,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后,进行过滤实验、抗菌实验以及接触角实验,以得到制备复合膜的各原材料的最优含量及质量分数;S7:得到各原材料的最优含量及质量分数后,重复步骤S1至S4,完成复合膜的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以不同纳米ZnO添加量测试ZnO/PES膜的X射线衍射,简称为XRD,分析得出制备的ZnO/PES膜衍射峰的主导峰值与纳米ZnO有较强的关联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以不同ZnO添加量测试ZnO/PES膜的热损失测试,简称为TGA,分析得出制备的ZnO/PES膜,外推起始分解温度均高于5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抗菌实验具体为,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株,对膜进行抗菌测试,采用稀释涂布法,根据活细菌的数量测定抗菌率,随着纳米ZnO添加量的增加,菌落数量逐渐减少,表明随着ZnO量的增加,ZnO/PES膜的抗菌性能得到提升,其中大肠杆菌还可替代为酵母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锌抗菌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抗菌实验具体为在无菌环境下,剪取直径3cm左右的光滑且无明显缺陷的ZnO与聚乙烯吡络烷酮的复合膜,简称为ZnO/PES膜片,并将其放入含有培养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王丹飞张克勤苏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贝泓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