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00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包括夹具本体和定位导向杆,定位导向杆的底端向下伸出夹具本体用于抵触在脊椎骨上;夹具本体上还设有下钻孔、进水孔和排水孔,下钻孔、进水孔和排水孔均贯穿所述夹具本体,下钻孔的中心轴线、进水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夹具本体的底端的下侧相交使得冲洗水流自所述进水孔的底端流向骨钻钻头;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机械臂连接固定的连接件;使用该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进行脊柱钻孔时,手术医生能方便、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脊柱钻孔过程中能方便地对钻孔处进行冲洗,手术医生仅需专注于控制钻头的钻孔深度,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手术操作难度。能有效降低手术操作难度。能有效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脊柱手术过程中,使用手动进给式脊椎骨钻进行钻孔时,由于视野受限,医生无法准确观测钻孔深度,脊椎钻孔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拿出钻头观察钻孔深度,钻孔深度达到预估位置后停止钻孔,此种方式要求一审必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增大了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对初学者难度过高,不利于医生的快速培训。 脊椎钻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组织碎屑、血渍等杂质,必须技术冲洗排出;传统的做法是采用一根进水管、一根出水管来冲洗和排出杂质,此种方式让本来就很狭小的手术操作空间更加拥挤,钻孔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水管位置,增大了钻孔难度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脊柱手术过程中采用脊椎骨钻钻孔时操作不便、手术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包括夹具本体和定位导向杆,所述定位导向杆的底端向下伸出所述夹具本体用于抵触在脊椎骨上;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下钻孔、进水孔和排水孔,所述下钻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排水孔均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下钻孔的中心轴线、所述进水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夹具本体的底端的下侧相交使得冲洗水流自所述进水孔的底端流向骨钻钻头;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机械臂连接固定的连接件。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手轮,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手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手轮上设有连接螺柱。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向杆包括导向直杆和拨杆,所述拨杆设置于所述导向直杆的顶端,所述导向直杆的底端设有圆角。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直杆的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夹具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直杆对应的滑槽,所述导向直杆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夹具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防止所述导向直杆脱离所述滑槽的挡片;所述导向直杆的一侧还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对应的弹性定位组件,所述弹性定位组件的端部可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将所述定位导向杆锁定在所述夹具本体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球、压簧和顶丝,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球、所述压簧和所述顶丝依次安装在所述定位通孔内,所述顶丝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通孔的上侧设有与所述顶丝对应的内螺纹,转动所述顶丝能调节所述压簧、所述定位球对所述导向直杆的压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排水孔的直径大于内窥镜的直径以
便于内窥镜通过所述排水孔伸入手术部位;所述排水孔的中心轴线的下端向所述夹具本体的中心倾斜,且所述排水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下钻孔的中心轴线不相交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的横截面呈长圆形且截面的长轴沿所述夹具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夹具本体的底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夹具本体的顶端的宽度,所述夹具本体的底端的厚度等于所述夹具本体的顶端的厚度 。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的底端上的所述进水孔、所述下钻孔、所述排水孔沿骨钻钻头旋转方向布置,使得通过所述进水孔流向所述骨钻钻头的水流在所述骨钻钻头转动形成的离心作用下流向所述排水孔 。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该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进行脊柱钻孔时,手术医生能方便、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脊柱钻孔过程中能方便地对钻孔处进行冲洗,手术医生仅需专注于控制钻头的钻孔深度,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用于分离切口组织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与机械臂连接固定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在钻孔时观察B处的骨钻钻杆上的刻度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夹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在钻孔时的内窥镜观察视野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在钻孔时的冲洗水流的流动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通过下钻孔取出大块碎屑的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装置进行冲洗时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4]如图1至图1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的实施例中,该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包括夹具本体10和定位导向杆20,定位导向杆20的底端向下伸出夹具本体10用于抵触在脊椎骨上;夹具本体10上还设有下钻孔101、进水孔102和排水孔103,下钻孔101、进水孔102和排水孔103均贯穿夹具本体10,下钻孔101的中心轴线、进水孔102的中心轴线在夹具本体10的底端的下侧相交使得冲洗水流自进水孔102的底端流向骨钻钻头41;夹具本体10上还设有用于与机械臂110连接固定的连接件11 。
[0015]本申请的上述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在需要进行脊柱钻孔手术时,首先调节定位导向杆20的底端向下伸出夹具本体10的长度并固定,然后将夹具本体10、定位导向杆20伸入已切口的手术部位,可通过定位导向杆20的底端对组织切口进行组织分
离,使医生更好的观察切口内组织情况,然后将定位导向杆20的底端抵住脊椎骨一个位置作为支点,再通过连接件11 将夹具本体10固定在机械臂110上,由此完成夹具本体的调节、固定;然后将骨钻40的骨钻钻头41、骨钻钻杆42通过沿下钻孔101向下插入夹具本体10,当骨钻钻头41的端部抵触待钻孔的脊椎骨时,如图8所示,记录夹具本体10的上沿所对齐的骨钻钻杆42上的刻度值,启动骨钻40开始钻孔,骨钻钻头41、骨钻钻杆42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钻孔,观察夹具本体10的上沿所对齐的骨钻钻杆42上的刻度值,由此不需要将骨钻40取出即可计算当前的钻孔深度,由此便于手术医生方便、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钻孔过程中,还可在进水孔102的上端连接进水管17,冲洗水流自进水孔102的底端流向骨钻钻头41对骨钻钻头41与脊柱的接触处进行冲洗,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血渍等杂质通过排水孔103及时排出,脊柱钻孔过程中手术医生仅需控制钻头的钻孔深度,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
[001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图5所示,连接件11为手轮,夹具本体10上设有与所述手轮对应的螺纹孔16,所述手轮上设有连接螺柱;定位导向杆20的底端抵住脊椎骨一个位置作为支点对夹具本体10定位后,将机械臂1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和定位导向杆,所述定位导向杆的底端向下伸出所述夹具本体用于抵触在脊椎骨上;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下钻孔、进水孔和排水孔,所述下钻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排水孔均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下钻孔的中心轴线、所述进水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夹具本体的底端的下侧相交使得冲洗水流自所述进水孔的底端流向骨钻钻头;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机械臂连接固定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手轮,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手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手轮上设有连接螺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杆包括导向直杆和拨杆,所述拨杆设置于所述导向直杆的顶端,所述导向直杆的底端设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直杆的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夹具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直杆对应的滑槽,所述导向直杆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夹具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防止所述导向直杆脱离所述滑槽的挡片;所述导向直杆的一侧还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对应的弹性定位组件,所述弹性定位组件的端部可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将所述定位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刚徐宝山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