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96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申请涉及医疗图像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当检测到内窥镜到达病变部位时,获取病变部位对应的病变部位图像和病变部位标识;基于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判断目标光亮值是否不大于最大可承受光亮值,目标光亮值为内窥镜到达病变部位前的初始光亮值和调整光亮值的总和;若是,则基于调整光亮值对内窥镜光源进行调整;若否,则基于最大可承受光亮值确定内窥镜的调整距离;控制调整后的内窥镜生成内窥镜检测图像。本申请具有提高内窥镜光亮值调节准确性的效果。调节准确性的效果。调节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图像数据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医疗检查中,电子内窥镜是其中重要的检查仪器,电子内窥镜进入人体内后,直达人体病变部位,并采集人体病变部位的图像,医护人员通过观察采集到的图像,确定被检查者身体健康状况,可见,内窥镜采集到的图像对人体身体检查有着重要的作用。
[0003]一般地,在内窥镜进入人体之前会将内窥镜光亮调至为数量值较低的光亮值,相关技术当确定到达病变部位时会获取病变部位的图像,并判断病变部位的图像是否存在曝光问题,若确定病变部位的图像存在曝光问题,则基于曝光值和亮度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调节亮度值,并对内窥镜亮度值进行调节,直至获取到不存在曝光问题的病变部位图像。
[0004]然而,人体内部组织的粘膜壁较薄,耐高温能力较差,在根据对应关系调节内窥镜光源光亮值时,可能由于光亮值较大产生较多热量导致人体内部组织被烫伤,可见,相关技术调节内窥镜光亮值的合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内窥镜光亮值调节的合理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内窥镜到达病变部位时,获取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病变部位图像和病变部位标识;基于所述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判断目标光亮值是否不大于所述最大可承受光亮值,所述目标光亮值为所述内窥镜到达所述病变部位前的初始光亮值和所述调整光亮值的总和;若是,则基于所述调整光亮值对内窥镜光源进行调整;若否,则基于所述最大可承受光亮值确定所述内窥镜的调整距离;控制调整后的内窥镜生成内窥镜检测图像,所述调整后的内窥镜为调整光亮值后的内窥镜或调整距离后的内窥镜。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窥镜到达病变部位时,获取病变部位图像;不同病变部位的可承受光亮值不同,即当光亮值较大时可能导致病人不适,因而需要根据病变部位确定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降低病人发生不适问题的几率;再根据病变部位图像确定调整光亮值,并判断目标光亮值和最大可承受光亮值,当目标光亮值不大于最大可承受光亮值时可以直接根据调整光亮值对内窥镜光源进行调整;当目标光亮值大于最大可承受光亮值时则调整内窥镜距离,以在保证获取清晰图像的情况下减少对病人身体的影响,并生成内
窥镜检测图像,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仅根据曝光值和亮度值的对应关系调节光亮值,本申请在考虑了不同病变部位对光亮值承受能力不同的情况下,实现了在降低病人身体不适发生的概率情况下可以获取到更清晰的图像,有效提高了内窥镜光亮值调节的合理性。
[000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包括:获取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的像素参数,并根据所述像素参数,从所有像素点中确定目标像素点,所述目标像素点为待调整像素点;获取所述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将所述像素值转化为光亮值;基于所述光亮值和预设标准光亮值,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所述调整光亮值。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病变部位图像的所有像素参数并确定目标像素点,以便对有效图像区域进行调节;再将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转换为光亮值,并根据光亮值和预设标准光亮值确定调整光亮值,根据有效图像区域确定调整光亮值以有效提高了调整光亮值确定的准确性。
[001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像素参数包括像素点在像素通道的平均像素值与像素值阈值,所述根据所述像素参数,从所有像素点中确定目标像素点,包括:获取所述病变部位图像中的像素点的实际像素值,并针对每一像素点,基于所述像素点对应的所述实际像素值和所述平均像素值,确定像素值差值;判断所述像素值差值是否不小于所述像素值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像素点为所述目标像素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像素点的实际像素值,并计算实际像素值和平均像素值的像素值差值,再判断像素值差值是否不小于预设像素值阈值,当像素值差值不小于预设像素值阈值,则确定为目标像素点;若像素值差值小于预设像素值阈值,则确定不为目标像素点,通过判断像素值差值和像素值阈值,实现了准确确定目标像素点。
[0012]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获取所述病变部位的病变部位图像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病变部位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从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库中提取多个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并确定每一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针对每一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和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特征,确定所述病变部位图像与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的相似度;选取与最大的所述相似度对应的预设病变部位,并将所述与最大相似度对应的预设病变部位作为所述病变部位的关键病变部位;所述基于所述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包括:基于关键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关键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所述关键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关键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病变部位和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分别进行特征识别,以
得到各自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和各自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再将第一图像特征和第二图像特征进行比较,以确定关键病变部位,进而可以通过确定关键病变部位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亮度值的调整,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根据全部病变部位图像进行调整,本申请通过对关键病变部位图像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调整效率。
[0014]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于所述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包括:基于目标对应关系和所述病变部位,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温度,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为所述病变部位和可承受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积,并基于所述外表面积、所述最大可承受温度和预设热传导系数进行计算,以得到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病变部位的光敏性不同,而内窥镜产生的温度与光亮值呈正比关系,因此不同病变部位的最大可承受温度也不同;因而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确定与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温度,并根据内窥镜的外表面积、最大可承受温度和预设热传导系数计算得到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避免由于光亮值过大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刺激,有效提高了确定最大可承受光亮值的准确率。
[0016]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调整后的内窥镜生成内窥镜检测图像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内窥镜检测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病变部位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包括:所述病变部位的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内窥镜到达病变部位时,获取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病变部位图像和病变部位标识;基于所述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判断目标光亮值是否不大于所述最大可承受光亮值,所述目标光亮值为所述内窥镜到达所述病变部位前的初始光亮值和所述调整光亮值的总和;若是,则基于所述调整光亮值对内窥镜光源进行调整;若否,则基于所述最大可承受光亮值确定所述内窥镜的调整距离;控制调整后的内窥镜生成内窥镜检测图像,所述调整后的内窥镜为调整光亮值后的内窥镜或调整距离后的内窥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包括:获取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的像素参数,并根据所述像素参数,从所有像素点中确定目标像素点,所述目标像素点为待调整像素点;获取所述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将所述像素值转化为光亮值;基于所述光亮值和预设标准光亮值,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所述调整光亮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参数包括像素点在像素通道的平均像素值与像素值阈值,所述根据所述像素参数,从所有像素点中确定目标像素点,包括:获取所述病变部位图像中的像素点的实际像素值,并针对每一像素点,基于所述像素点对应的所述实际像素值和所述平均像素值,确定像素值差值;判断所述像素值差值是否不小于所述像素值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像素点为所述目标像素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病变部位的病变部位图像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病变部位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得到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从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库中提取多个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并确定每一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针对每一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和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特征,确定所述病变部位图像与所述预设病变部位图像的相似度;选取与最大相似度对应的预设病变部位,并将所述与最大相似度对应的预设病变部位作为所述病变部位的关键病变部位;所述基于所述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包括:基于关键病变部位标识,确定与所述关键病变部位对应的最大可承受光亮值,以及,基于所述关键病变部位图像,确定与所述关键病变部位图像对应的调整光亮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病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波孔庆俊高腾王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露卡重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