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飞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72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飞行方法,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框翼,其包括合围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上翼段、下翼段、左垂翼、右垂翼,左上翼侧、左下翼侧、右上翼侧、右下翼侧,所述上翼段和所述左垂翼通过左上翼侧连接,所述下翼段和所述左垂翼通过左下翼侧连接,所述上翼段和所述右垂翼通过右上翼侧连接,所述下翼段和所述右垂翼通过右下翼侧连接,所述框翼固定连接固定支架,所述上翼段和所述下翼段在所述框翼向前飞行时产生升力,所述左垂翼和所述右垂翼在所述框翼向前飞行时引起偏航方向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框翼的固定支架上安装可转动的主舱体,并在上舱室底部安装转动盘,采用矢量推力,可以满足飞行器多方式飞行需求。飞行需求。飞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飞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飞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垂直起降飞机诞生于让飞机能突破跑道的限制、实现自由起落的革命性理念,垂直起降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或在陆地上行驶,从一辆公路汽车变身为一架飞机,因而垂直起降常常与垂直起降飞行器相结合。
[0003]现有的垂直起降飞行器设计简单,无法满足多方式的飞行及陆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飞行方法。
[0005]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包括:
[0006]框翼,其包括合围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上翼段、下翼段、左垂翼和右垂翼,左上翼侧、左下翼侧、右上翼侧、右下翼侧,上翼段和左垂翼通过左上翼侧连接,下翼段和左垂翼通过左下翼侧连接,上翼段和右垂翼通过右上翼侧连接,下翼段和右垂翼通过右下翼侧连接,框翼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翼段和下翼段在框翼向前飞行时产生升力,左垂翼和右垂翼在框翼向前飞行时引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翼(1),其包括合围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上翼段(111)、下翼段(112)、左垂翼(113)、右垂翼(114),左上翼侧(115)、左下翼侧(116)、右上翼侧(117)、右下翼侧(118);所述上翼段(111)和所述左垂翼(113)通过左上翼侧(115)连接,所述下翼段(112)和所述左垂翼(113)通过左下翼侧(116)连接,所述上翼段(111)和所述右垂翼(114)通过右上翼侧(117)连接,所述下翼段(112)和所述右垂翼(114)通过右下翼侧(118)连接,所述框翼(1)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2),所述上翼段(111)和所述下翼段(112)在所述框翼(1)向前飞行时产生升力,所述左垂翼(113)和所述右垂翼(114)在所述框翼(1)向前飞行时引起偏航方向稳定;推进机构(13),其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2)上,所述推进机构(13)包括多个螺旋桨和/或多个涵道风扇,为所述框翼(1)飞行提供动力;主舱体(2),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2)的中部;多个车轮(3),其位于所述框翼(1)的内部,所述车轮(3)铰接在所述框翼(1)上;操控机构,其安装在所述主舱体(2)内,所述操控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推进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13)包括12个所述螺旋桨和/或多个所述涵道风扇,12个所述螺旋桨和/或多个所述涵道风扇分布在所述固定支架(12)的前后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2)由隔板划分为上舱室(211)和下舱室(212),所述主舱体(2)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2)与所述固定支架(12)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主舱体(2)与所述固定支架(12)之间还连接有机电机构,所述机电机构与所述操控机构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支点(7),所述连接支点(7)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操控机构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霄孙学明李倩倩孙雨荷
申请(专利权)人:天圣智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