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64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第二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第三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第四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和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第一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第二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第三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之间,第四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和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热反应效率的基础上能控制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流出管的温度不过高。管和流出管的温度不过高。管和流出管的温度不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钒电池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钒为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钒电池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电解液中,通过外接泵把电解液压入电池堆体内,在机械动力作用下,使其在不同的储液罐和半电池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池组的隔膜,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通过双电极板收集和传导电流,从而使得储存在溶液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0003]全钒液流电池在进行充电和放电时,会导致电解液温度发生变化,温度太高会使正极电解液中五价钒析出;电解液温度过低时,其渗透力降低,电池堆的内阻增大,扩散程序降低,电化反应缓,从而使电池的容量减少。
[0004]全钒液流电池,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电堆,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电化学反应,提升电堆性能。其内部电解液是高速流动的。储液罐是电解液储存的场所,其内部电解液基本保持静置状态,宜发生热量的聚集,正极电解液储液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第二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第三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第四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和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第一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所述第二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所述第三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和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之间,所述第四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置于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和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热侧靠近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第一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冷侧靠近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第二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热侧靠近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第二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冷侧靠近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第三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热侧靠近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第三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冷侧靠近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第四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热侧靠近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第四珀尔贴热效应模块的冷侧靠近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以及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均通过热转换接头连接,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和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入管、所述电堆正极电解液流出管、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入管以及所述电堆负极电解液流出管之间通过卡箍固定为一个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军承强侍留存
申请(专利权)人:林源电力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