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963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包括风力储能驱动系统、太阳能储热系统和滴灌系统;滴灌系统包括提升器和滴灌组件,提升器包括蒸发腔和加压腔,蒸发腔与加压腔在顶端连通;加压腔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加压腔底端与水源连通,加压腔用于向滴灌系统输送水流;太阳能储热系统包括储水箱、热水管、太阳能集热储热器、换热器和循环泵;换热器设置于蒸发腔内,热水管分别与储水箱和换热器连通,循环泵与热水管连通,太阳能集热储热器用于加热热水管。本申请能够提高对清洁、低碳能源的利用,降低使用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需求。的需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滴灌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滴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又能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水。滴灌不仅可以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而且可以加快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0003]相关技术中的滴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泵、储水池和滴灌管。水泵设置于水源处,水泵将水输送至储水池内。储水池和滴灌管连通,滴灌管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滴灌孔,滴灌管设置有多个。储水池内的水进入滴灌管内,随后从滴灌孔流出,以对植物根部补充水分。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一般使用电力或石油燃料驱动电动机或内燃机,为水泵提供动力,从而满足滴灌系统所需要工作压力。相关技术中使用的能源并不清洁、低碳,容易造成使用成本高,难以达到节能、减排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清洁、低碳能源的利用,降低使用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包括风力储能驱动系统、太阳能储热系统和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提升器和滴灌组件,所述提升器包括蒸发腔和加压腔,所述蒸发腔与所述加压腔在顶端连通;所述加压腔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加压腔底端与水源连通,所述加压腔用于向所述滴灌系统输送水流;所述太阳能储热系统包括储水箱、热水管、太阳能集热储热器、换热器和循环泵;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蒸发腔内,所述热水管分别与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热水管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储热器用于加热所述热水管;所述风力储能驱动系统还包括风力发电机和蓄电盒,所述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所述蓄电盒内,所述蓄电盒与所述循环泵电性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内的水经过太阳能集热储热器加热形成热水,热水再流通至换热器内,换热器使蒸发腔内的蒸发液蒸发,气态的蒸发液进入加压腔内,推动滑动板向下滑动;气态的蒸发液冷却后,滑动板上方的压强变小,滑动板复位,从而能够使滑动板下方的加压腔抽入或输出水流,进而能够将水流输送至滴灌组件内,以对植物进行滴灌。本申请采用清洁、低碳的能源,降低使用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0008]可选的,所述滑动板底端设置有助推弹簧,所述加压腔内部的底壁设置有电极,所
述助推弹簧与电极接触后使助推弹簧通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推弹簧随滑动板上下移动,当助推弹簧与加压室底壁的电极接触后,此时助推弹簧的两端通电,助推弹簧发生收缩,气态的蒸发液的推力和助推弹簧的收缩力共同作用使滑动板下降,使滑动板将加压腔下方的水输送至滴灌组件内。待气态蒸发液发生液化时,对助推弹簧断电,此时助推弹簧的弹力推动滑动板向上移动,使滑动板下方的加压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将水抽送至滑动板下方的加压腔内。
[0010]可选的,所述提升器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加压腔内;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进行吸合或断开;所述风力发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连接器沿所述滑轨滑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夜间时,太阳能集热储热器提供的热量有限,蒸发腔的蒸发液难以被加热气化,此时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进行吸合,风力发电机输出动力带动第一连接器沿滑轨滑动,从而带动滑动板上下滑动,从而能够将水输送至滴灌组件内。
[0012]可选的,所述风力储能驱动系统还包括驱动轮和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轮与风力发电机的机身转动连接,所述风力发电机的主轴带动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连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转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驱动连杆和第一连接器能够形成曲柄连杆结构,当风力发电机的主轴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器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滑动板上下滑动,将水输送至滴灌组件内。
[0014]可选的,所述风力储能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用于与第二联轴器耦合或断开;所述第一联轴器与风力发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组,所述第二联轴器与发电机组的输入端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耦合时,风力发电机主轴的动力传递至发电机组的输入端,发电机组发电并储存于蓄电盒内;当在夜间时,使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断开,风力发电机的主轴用于带动第一连接器上下滑动,从而将动力输出至滑动板上,将水输送至滴灌组件内。
[0016]可选的,所述滴灌组件包括:上升管,所述上升管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上升管另一端与所述加压腔连通;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上升管上;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与所述上升管连通;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滴灌管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板向上移动时,滑动板下方的加压腔形成负压,上升管将水输送至加压腔内;当滑动板向下移动时,由于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水进入滴灌管内,以对植物进行滴灌。
[0018]可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储热器包括:
盘管,所述盘管与所述热水管连通;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用于加热所述盘管。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照射至集热板上时,集热板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对盘管进行加热,从而对热水管内流通的水进行加热,能够使热水流通至换热器内对蒸发液进行加热。
[0020]可选的,所述提升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提升器的腔室分为蒸发腔和加压腔,所述隔板顶部开设有气孔;挡板,所述挡板滑动设置于隔板上,所述挡板用于启闭所述气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白天时,滑动挡板打开气孔,气态的蒸发液能够通过气孔从蒸发腔进入至加压腔内,加压腔内冷凝后的蒸发液汇聚至滑动板顶壁,能够从气孔回流至蒸发腔内,形成气液循环。
[0022]可选的,所述热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热水管与换热器的通断。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白天时,启动开关阀,使热水管与换热器连通,热水流通至换热器内,能够对蒸发腔内的蒸发液加热;当在夜晚时,关闭开关阀,阻断热水流通至换热器内。
[0024]可选的,所述滑动板顶壁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滑动板靠近隔板一侧的厚度小于另一侧的厚度。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态蒸发液冷凝后汇聚至滑动板的顶壁,由于滑动板的顶壁倾斜设置,有利于冷凝后的水从气孔回流至蒸发腔内,实现蒸发液的循环使用。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申请能够利用自然界的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低碳的能源,间歇或交替为滴灌系统提供动能,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至老旧园区、老旧设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储能驱动系统(1)、太阳能储热系统(2)和滴灌系统(3);所述滴灌系统(3)包括提升器(31)和滴灌组件(32),所述提升器(31)包括蒸发腔(311)和加压腔(312),所述蒸发腔(311)与所述加压腔(312)在顶端连通;所述加压腔(312)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315),所述加压腔(312)底端与水源连通,所述加压腔(312)用于向所述滴灌系统(3)输送水流;所述太阳能储热系统(2)包括储水箱(21)、热水管(22)、太阳能集热储热器(23)、换热器(24)和循环泵(26);所述换热器(24)设置于所述蒸发腔(311)内,所述热水管(22)分别与所述储水箱(21)和所述换热器(24)连通,所述循环泵(26)与所述热水管(22)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储热器(23)用于加热所述热水管(22);所述风力储能驱动系统(1)还包括风力发电机(11)和蓄电盒(14),所述风力发电机(11)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所述蓄电盒(14)内,所述蓄电盒(14)与所述循环泵(2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15)底端设置有助推弹簧(319),所述加压腔(312)内部的底壁设置有电极,所述助推弹簧(319)与电极接触后使助推弹簧(319)通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器(31)还包括:滑轨(318),所述滑轨(318)设置于加压腔(312)内;第一连接器(316),所述第一连接器(316)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318)上;第二连接器(317),所述第二连接器(317)设置于所述滑动板(315)上,所述第二连接器(317)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16)进行吸合或断开;所述风力发电机(11)用于驱动第一连接器(316)沿所述滑轨(318)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风能联合驱动的自动蓄热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储能驱动系统(1)还包括驱动轮(16)和驱动连杆(17),所述驱动轮(16)与风力发电机(11)的机身转动连接,所述风力发电机(11)的主轴带动驱动轮(16)转动;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茜茜王文貌闫明凯符锦锦王栋郭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峰新联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