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高效散热的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01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一种稳定高效散热的冷却塔,属于塔领域。包括塔体,塔体内部包含冷却盘管、填料、布水管。塔体为方形塔体,并在侧边的底面竖直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有底盆,所述盆底与塔体之间设有一圈进风滤网,所述进风滤网设置在支撑柱的外侧,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一处进水管口向内在塔体的内部连接管有冷却水盘管,另两处进水管口在塔体的内部连接管有布水管,底盆底部中心设有排污口,底盆侧面设有出水管,冷却盘管在塔体内中间设置,填料在冷却盘管两侧设置。在不同的气候下,选择不同的冷却塔散热模式,在节能的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高效散热的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作为一种稳定高效散热的新型冷却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以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去,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常见的冷却塔有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开式冷却塔通过将循环水以喷雾方式,喷淋到玻璃纤维的填料上,通过水与空气接触,达到换热,加上风机带动塔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从而达到冷却循环水的目的。冷却塔在冬季运行时,喷洒下来的水很容易在进风口处、淋水填料处结冰,甚至在进风口处形成一层厚厚的冰帘,阻碍塔内循环换热,将大大降低冷却效果,同时浪费水资源。闭式冷却塔在高温的夏季换热效果差,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冷却效率不稳定。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高效的新型冷却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稳定高效散热的冷却塔结构,包括塔体(1),塔体(1)为长方体空腔结构,塔体内部左中右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设有冷却盘管(19),冷却盘管(19)底部采用支撑板(28)支撑,冷却盘管(19)左右两侧即塔体内部左右分别设有填料(6),填料(6)的上方设有布水管(5),布水管(5)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8);塔体(1)下方设有底盆(20),底盆(20)通过多个支撑杆(9)与塔体(1)固定连接,支撑杆(9)固定于塔体(1)底部侧面;在塔体(1)下方支撑杆(9)所在的四周采用进风滤网(7)包围;底盆(20)的底部中心设有排污口(12);
[0004]冷却盘管(19)通过塔体(1)上部侧面的冷却盘管进水口(17)与冷却盘管进水管(14)连接连通,冷却盘管进水管(1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5);冷却盘管(19)通过塔体(1)下部侧面的冷却盘管出水管口(18)与冷却盘管出水管(16)连接,冷却盘管出水管(16)上设有第三电磁阀(26);
[0005]左右两侧对应的布水管(5)分别通过塔体(1)上部侧面的各自对应的布水管进水口(23)与布水进水管(15)连接连通;布水进水管(15)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1);底盆(20)侧面引出出水管(21),出水管(21)上设有第四电磁阀(27);
[0006]所述塔体(1)内布水管(5)上方设置有收水器(4),收水器最底端与布水管上端间距在0.5m

1m之间;布水管(5)上方设置有圆形排风口(22);并在排风口的处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排风扇(3),固定支架的上方安装有电机(2),所述排风扇与电机传动连接。
[0007]所述冷却水盘管水平方向设置,并且冷却盘管底部设有支撑件起支撑作用。
[0008]所述冷却盘管出水管口与冷却塔底盘处出水口相连接连通。
[0009]所述盆底出水管口处设有过滤网。
[0010]所述布水进水管(15)在塔内采用支撑柱(10)进行支撑固定。
[0011]整个冷却塔的底部设有支座(13)进行支撑。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冬季,循环冷却水进入塔内紫铜盘管内,通过冷却塔上端的风扇带动冷空气流过紫铜盘管表面的方式,从而带走循环水的热量降低水温,进而达到避免循环冷却水在填料处及冷却塔进风口处形成冰层;在炎热的夏季,为了保障冷却塔高效的换热效率,循环水通过布水管喷洒在填料上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冷却循环水的效果。
[0014]2.本技术冷却塔达到了节约水资源,解决了冷却塔冬季结冰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升冷却塔抵抗气候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候下,选择不同的冷却塔散热模式,在节能的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冷却塔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冷却塔侧面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冷却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冷却塔塔体上部俯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塔体;2、电机;3、排风扇;4、收水器;5、布水管;6、填料;7、滤网;8、雾化喷头;9、支撑杆;10、支撑柱;11、第一电磁阀;12、排污口;13、支座;14、冷却盘管进水管;15、布水进水管;16、冷却盘管出水管;17、冷却盘管进水管口;18、冷却盘管出水管口;19、冷却盘管;20、底盆;21、底盆出水管;22、排风口;23、布水管进水口;24、布水管出水口;25、第二电磁阀;26、第三电磁阀,27、第四电磁阀;2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

4所示;
[0023]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冷却塔结构,所述塔体为方形塔体1,并在侧边的底面竖直连接有若干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底盆20,所述盆底与塔体之间围有一圈进风滤网7,所述进风滤网设置在支撑杆的外侧,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口总共三处,所述进水管口有两处为布水管进水口23,一处冷却盘管进水口17,所述冷却盘管进水管14与塔内冷却水盘管19相连接,所述两处布水进水管15与塔内的布水管5相连接,所述布水进水管15内在塔内设有支撑柱10,所述冷却盘管19在塔体内中间设置,冷却盘管底部有支撑板28,所述布水管5下方设有填料6,填料在塔体1内两侧布置,所述布水管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头8,所述底盆20底部中心设有排污口12,所述底盆侧面设有出水管21,所述填料6与塔体1固定安装。
[0024]其中,所述塔体1内布水管5上方设置有收水器4,收水器最底端与布水管上端间距在0.5m

1m之间。布水管5上方设置有圆形排风口22,并在排风口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排风扇3,固定支架的上方安装有电机2,所述排风扇与电机传动
连接。
[0025]其中所述冷却水盘管19水平方向设置,并且冷却盘管底部设有支撑板28起支撑作用。冷却水盘管19采用表面光滑的紫铜圆管。
[0026]所述冷却盘管出水管16与冷却塔底盘处出水口21相连接。
[0027]所述冷却盘管进水管14、冷却盘管出水管18、布水进水管15、底盆出水管21分别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电磁阀。
[0028]所述布水管5上有若干雾化喷头8均匀分布,并且雾化喷头距塔体至少30cm。
[0029]所述冷却塔底盆盆口上边缘面积,需大于塔体口下方面积。
[0030]所述盆底出水管口处21内侧设有过滤网。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分别将装置中的进水管口23、17,冷却盘管出水管口18、底盆出水管口21和排污管口12外接输入和输出管道,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高效散热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1)为长方体空腔结构,塔体内部左中右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设有冷却盘管(19),冷却盘管(19)底部采用支撑板(28)支撑,冷却盘管(19)左右两侧即塔体内部左右分别设有填料(6),填料(6)的上方设有布水管(5),布水管(5)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8);塔体(1)下方设有底盆(20),底盆(20)通过多个支撑杆(9)与塔体(1)固定连接,支撑杆(9)固定于塔体(1)底部侧面;在塔体(1)下方支撑杆(9)所在的四周采用进风滤网(7)包围;底盆(20)的底部中心设有排污口(12);冷却盘管(19)通过塔体(1)上部侧面的冷却盘管进水口(17)与冷却盘管进水管(14)连接连通,冷却盘管进水管(1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5);冷却盘管(19)通过塔体(1)下部侧面的冷却盘管出水管口(18)与冷却盘管出水管(16)连接,冷却盘管出水管(16)上设有第三电磁阀(26);左右两侧对应的布水管(5)分别通过塔体(1)上部侧面的各自对应的布水管进水口(23)与布水进水管(15)连接连通;布水进水管(15)上设有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貌符锦锦闫明凯石茜茜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峰新联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