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高温合金
,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形高温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抗蠕变性等综合性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电站、核能和石化等
变形高温合金性能的提升是发动机推重比提高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变形高温合金设计时,科研人员多注重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往往忽略了合金的热塑性。然而,在实际工程的制备过程中,变形高温合金的拉伸塑性会在650
‑
850℃的温度区间出现塑性低谷现象,合金的拉伸塑性甚至会低于5%。该温度区间刚好与变形合金的服役温度区间重合,所以这种塑性低谷现象将损害变形高温合金零件的服役性能,不利于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性能的提升。
[0003]中温脆性是由于在一定温度区间,晶界强度低于晶内强度,使合金容易产生沿晶开裂引起的。变形高温合金的承温能力越高,晶内含有的沉淀相越多,所以晶界和晶内的强度匹配性越差,越容易沿晶开裂。因此,改善高承温能力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固溶处理:对成形后的变形高温合金坯料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后的坯料;粗加工处理:对所述固溶处理后的坯料进行粗加工处理,得到粗加工处理后的坯料;第一时效处理:将所述粗加工处理后的坯料在Tw+(10~30℃)的温度下退火5~10h,冷却后,得到第一时效处理后的坯料;其中,Tw为变形高温合金件的最高工作温度;第二时效处理:将所述第一时效处理后的坯料在Tw
±
10℃的温度下保温25~100h,冷却后,得到第二时效处理后的坯料;精加工处理:对所述第二时效处理后的坯料进行精加工处理,得到变形高温合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效处理后的变形高温合金坯料中的γ
′
相含量低于55wt%;和/或所述第二时效处理后的变形高温合金坯料中的γ
′
相含量不低于15wt%;和/或所述第二时效处理后的变形高温合金坯料的晶内的γ
′
相尺寸为50
‑
2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中:Al元素、Ti元素及Nb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6wt%;和/或W元素、Mo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3.5wt%;和/或Cr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20wt%。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高温合金包括GH4065A合金、GH4720Li合金、GH4068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溶处理的步骤中:将成形后的变形高温合金坯料在Tm-(10~50℃)的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1~4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其中,Tm为变形高温合金的γ
′
相完全回溶温度;优选的,冷却方式为油淬冷却或空气冷却。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变形高温合金的中温塑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白英伯,周子荐,崔传勇,周亦胄,孙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