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59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及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生物滤池的出水水质判断是否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步骤2:根据生物滤池的出水水头损失判断是否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其中,步骤1和步骤2是在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同时进行的,作为示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种指标作为反洗启动的判定标准,有效减少整体以及每种指标引起反洗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的,涉及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氨氮

有机物等杂质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池内一般装填有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通过填料内生长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氨氮等,同时过滤阻截悬浮物

[0003]目前的生物滤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填料内被拦截悬浮物

老化生物膜等堵塞,导致填料板结,形成死区,使得填料的通透性变差,最终导致滤池出现反应效率下降

出水水质变差

运行效率降低和能耗增高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高速水流反冲洗

气水反冲洗等手段,对滤池进行冲洗,使得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但上述方式存在填料脱膜不彻底

降低后续处理能力的缺陷,并且造成能耗的增加和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及控制方法,通过优化启动时间点,以及启动过程中反复打散

填料间互相挤压

摩擦等打散结块填料,实现彻底脱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及控制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如何优化启动时间点,以及启动过程中反复打散

填料间互相挤压

摩擦等打散结块填料,实现彻底脱膜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包括:
[0009]第一反洗组件,其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主管,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进气支管,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出气口;
[0010]第二反洗组件,其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主管,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进气支管,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出气口;
[0011]所述第一反洗组件和第二反洗组件对向设置,分别由供气装置独立供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第二进气支管交错分布,每根支管第二进气支管对称位于相邻第一进气支管之间

每根第一进气支管对称位于相邻第二进气支管之间;
[0013]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交错分布,每个第二出气口对称位于相邻第一出气口之间

每个第一出气口
104
对称位于相邻第二出气口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1:根据生物滤池的出水水质判断是否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
[0016]步骤2:根据生物滤池的出水水头损失判断是否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
[0017]其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2是在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同时进行的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
1.1
:关闭滤池的进水阀,打开滤池的排空阀,滤池内泥水混合物进行排空,使填料高度降低后,关闭排空阀;
[0020]步骤
1.2
:打开第一反洗组件的第一反洗阀,第一反洗阀控制第一反洗组件的进气,此时,气体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进气主管,再依次通过第一进气支管

第一出气口,以经过第一反洗组件的气流进行反洗;
[0021]步骤
1.3
:反洗一定时间后,关闭第一反洗阀,打开第二反洗组件的第二反洗阀,第二反洗阀控制反洗组件的进气,气体从进气口进入进气主管,再依次通过第二进气支管

第二出气口,以经过第二反洗组件的气流进行反洗;
[0022]步骤
1.4
:根据池体中出水水质

出水水头损失,判断是否重复执行步骤
1.2
和步骤
1.3

[0023]步骤
1.5
:反洗时间或条件满足后,关闭所有反洗阀,打开排空阀,将滤池内的泥水混合物全部排空后,关闭排空阀

重新进水,恢复滤池的正常运行状态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步骤
1.4
中根据池体中出水水质

水头损失进行判断的过程包括:
[0025]在进水水质不超过设计标准的状态下,当出水氨氮
>A mg/L
或者当出水水头损失
>B mm
时,触发并重复执行步骤
1.2
和步骤
1.3
,其中
A

B
是根据污水类型预设的比较参数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过程包括:
[0027]根据第一反洗组件1和第二反洗组件2的运行状态,判断滤池是否处于反洗过程;
[0028]若不处于反洗过程,则进行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前的检查过程,若处于反洗过程则停止检测过程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过程包括:
[0030]通过公式:
[0031][0032]获取比较系数
F
,其中
q
是池体出水氨氮含量,
q(t)
是在一次检测过程中池体出水氨氮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
l(t)
是在一次检测过程中池体出水水头损失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
t1和
t2是一次检测过程的起始时间点和终止时间点,
σ1和
σ2、
τ1和
τ2是预设权重系数,
k
q

q(t)
所代表的曲线在终止时间点
t2处的斜率,
k1是池体出水氨氮含量变化的标准斜率,
k
l

l(t)
所代表的曲线在终止时间点
t2处的斜率,
k2是池体出水水头损失变化的标准斜率,
C
q

C
l
是预设的基准系数,
a
是大于1的常数;
[0033]然后根据比较系数获取检测结果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根据比较系数获取检测结果的过程包括:
[0035]将比较系数
F
与预设常数0进行比较;
[0036]若
F
>0,则检测结果为滤池正常运行;
[0037]若
F≤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洗组件
(1)
,其包括第一进气口
(101)
,第一进气主管
(102)
,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进气支管
(103)
,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出气口
(104)
;第二反洗组件
(2)
,其包括第二进气口
(201)
,第二进气主管
(202)
,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进气支管
(203)
,均匀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出气口
(204)
;所述第一反洗组件
(1)
和第二反洗组件
(2)
对向设置,分别由供气装置独立供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支管
(103)
与第二进气支管
(203)
交错分布,每根支管第二进气支管
(203)
对称位于相邻第一进气支管
(103)
之间

每根第一进气支管
(103)
对称位于相邻第二进气支管
(203)
之间;第一出气口
(104)
与第二出气口
(204)
交错分布,每个第二出气口
(204)
对称位于相邻第一出气口
(104)
之间

每个第一出气口
104
对称位于相邻第二出气口
(204)
之间
。3.
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生物滤池的出水水质判断是否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步骤2:根据生物滤池的出水水头损失判断是否启动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其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2是在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同时进行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反洗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批式反洗控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1.1
:关闭滤池的进水阀,打开滤池的排空阀,滤池内泥水混合物进行排空,使填料高度降低后,关闭排空阀;步骤
1.2
:打开第一反洗组件
(1)
的第一反洗阀
(11)
,第一反洗阀
(11)
控制第一反洗组件
(1)
的进气,此时,气体由第一进气口
(101)
进入第一进气主管
(102)
,再依次通过第一进气支管
(103)、
第一出气口
(104)
,以经过第一反洗组件
(1)
的气流进行反洗;步骤
1.3
:反洗一定时间后,关闭第一反洗阀
(1)
,打开第二反洗组件
(2)
的第二反洗阀
(21)
,第二反洗阀
(21)
控制反洗组件
(2)
的进气,气体从进气口
(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迁王余陈志文彭文兵刘大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氏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