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56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缓冲试验件、传感模块和配重模块;试验台架包含基座、承力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电机、丝杠、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吊篮和脱钩器;缓冲试验件包含套筒、活塞杆、油针和油孔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探究起落架缓冲器油孔结构变化、油液性质、压缩速度及油针结构变化下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总结相关经验公式,以此对起落架缓冲器的设计及使用提供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油孔结构可更换,油液可更换,压缩速度可控,油针结构可更换,结构紧凑,布局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性能可靠。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飞机起落架缓冲器中,油气式缓冲器具有最高的效率以及功量吸收能力,由此得以广泛应用。飞机缓冲器设计工作是起落架设计的关键环节,流量系数的大小与缓冲器油孔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极大地影响着起落架的缓冲性能。
[0003]目前对于流量系数的研究多采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进行经验公式的拟合。然而,缓冲器中孔口尺寸不同、适用环境不同以及速度变化范围较大,使得相关经验公式无法覆盖,这对于缓冲器设计与使用来说,不仅缺少试验数据,更缺少相关专利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缓冲试验件、传感模块和配重模块;所述试验台架包含基座、承力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电机、丝杠、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吊篮和脱钩器;所述承力板竖直设置,其下端和所述基座垂直固连;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均竖直设置再所述承力板上;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能够自由上下滑动;所述吊篮分别和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固连,能够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自由上下滑动,用于固定缓冲试验件和配重模块;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承力板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和所述丝杠的两端固连,使得丝杠竖直设置且能够相对承力板自由转动;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承力板上,其输出轴和所述丝杠的一端同轴固连;所述螺母和所述丝杠螺纹相连,且螺母通过所述脱钩器和所述吊篮相连;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吊篮进行升降;所述脱钩器用于将吊篮从螺母上脱离;所述缓冲试验件包含套筒、活塞杆、油针和油孔孔板;所述套筒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其封闭端设有用于注入油液或空气的阀门;所述活塞杆伸入套筒的开口端,和套筒滑动相连,且活塞杆伸入套筒的一端和套筒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油孔孔板设置在套筒内,和套筒同轴固连;所述油针设置在活塞杆伸入套筒
的一端,用于和所述油孔孔板相配合;所述套筒内填充有油液,且套筒的侧壁上设有2M个测压孔,M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2M个测压孔在套筒的轴向上依次等距设置,且所述油孔孔板位于第M个测压孔和第M+1个测压孔之间;所述缓冲试验件固定在所述吊篮上,套筒、活塞杆均竖直设置,且活塞杆远离套筒阀门的一端朝下;所述传感模块包含加速度传感器、载荷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及2M压力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吊篮上,用于测量吊篮的加速度;所述载荷传感器设置在基座上,位于活塞杆的正上方,用于测量活塞杆朝下施加的载荷大小;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基座上,用于获得吊篮的行程大小;所述2M个压力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2M个测压孔中,用于获得其所在测压孔的压力大小;所述配重模块包含N块固定在所述吊篮上的配重板,用于调整吊篮的重力势能,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缓冲试验件还包含浮动挡板;所述浮动挡板设置在油孔孔板和阀门之间的套筒内,能够在套筒内自由滑动;所述套筒在浮动挡板和活塞杆之间填充油液,在浮动挡板和阀门之间填充空气;所述浮动挡板用于隔绝油气。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油孔孔板采用弹簧挡圈固定在所述套筒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M取4。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在稳定压缩速度下获得稳定压差大小以及压缩速度大小;2. 本专利技术采用统一的油气充填口,不仅减少密封难度,且便于随时补充油液和气体;3. 本专利技术油孔可更换、油液可更换、油针可更换以及压缩速度可控;4. 本专利技术维护简单,使用方便,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件的正视图及剖视图;图3为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件油孔处局部剖视图。
[0011]图中,1

激光位移传感器,2

载荷传感器,3

配重板,4

加速度传感器,5

压力传感器,6

脱钩器,7

缓冲试验件,8

吊篮,9

丝杠,10

第一导轨,11

承力板,12

活塞杆,13


门,14

套筒,15

测压孔,16

密封圈,17

油针,18

油孔孔板,19

浮动挡板,20

弹簧挡圈。
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认为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组件。
[0013]应当理解,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个元件、组件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组件和/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元件、组件和/或部分相互区分开来。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和/或部分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教学的前提下可以成为第二元件、组件或部分。
[001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缓冲试验件、传感模块和配重模块;所述试验台架包含基座、承力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电机、丝杠、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吊篮和脱钩器;所述承力板竖直设置,其下端和所述基座垂直固连;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均竖直设置再所述承力板上;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能够自由上下滑动;所述吊篮分别和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固连,能够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自由上下滑动,用于固定缓冲试验件和配重模块;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承力板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和所述丝杠的两端固连,使得丝杠竖直设置且能够相对承力板自由转动;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承力板上,其输出轴和所述丝杠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油孔流量系数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架、缓冲试验件、传感模块和配重模块;所述试验台架包含基座、承力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电机、丝杠、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吊篮和脱钩器;所述承力板竖直设置,其下端和所述基座垂直固连;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均竖直设置再所述承力板上;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能够自由上下滑动;所述吊篮分别和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固连,能够沿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自由上下滑动,用于固定缓冲试验件和配重模块;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承力板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和所述丝杠的两端固连,使得丝杠竖直设置且能够相对承力板自由转动;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承力板上,其输出轴和所述丝杠的一端同轴固连;所述螺母和所述丝杠螺纹相连,且螺母通过所述脱钩器和所述吊篮相连;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吊篮进行升降;所述脱钩器用于将吊篮从螺母上脱离;所述缓冲试验件包含套筒、活塞杆、油针和油孔孔板;所述套筒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其封闭端设有用于注入油液或空气的阀门;所述活塞杆伸入套筒的开口端,和套筒滑动相连,且活塞杆伸入套筒的一端和套筒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油孔孔板设置在套筒内,和套筒同轴固连;所述油针设置在活塞杆伸入套筒的一端,用于和所述油孔孔板相配合;所述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辉冉兴聪房兴波聂宏刘一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