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949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该冷却系统包括液冷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中心
,特别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企业平台

研究机构等都有大量的计算需求,承载存储

计算和网络等需求的作业平台称之为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包括电子设备
(
例如服务器
)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中的电子设备的集成度和热密度越来越高,对数据中心中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子器件

相关技术中,数据中心还可以包括换热器和散热装置,换热器具有热流道和冷流道,冷流道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冷流道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散热装置的进口端相连,冷流道与散热之间循环流动有一次冷却介质

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可以容纳有二次冷却介质,二次冷却介质为两相液冷介质,电子器件至少部分浸没在液相的二次冷却介质内,二次冷却介质用于与电子器件进行热交换,可以吸收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壳体可以具有出气口和进液口,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热流道的进口端相连,进液口通过管路与热流道的出口端相连,使得二次冷却介质可以在换热器的热流道与壳体之间循环流动,热流道内的二次冷却介质用于与冷流道内的一次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一次冷却介质吸收了二次冷却介质的热量后,可以流动到散热装置处进行散热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数据中心需要布设的管路较多,管路连接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可以通过向电子设备喷淋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来进行散热,数据中心中需要布设的管路较少,管路连接较为容易

[0006]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液冷模块

集液箱

散热装置

液泵

出液管和供液管

集液箱安装在液冷模块的下方,集液箱内容纳有一次冷却介质,集液箱通过出液管与散热装置的进口端相连

液冷模块包括安装箱

喷淋组件和电子设备

喷淋组件位于安装箱内,喷淋组件通过供液管与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供液管或者出液管上设有液泵,液泵用于驱动集液箱内的一次冷却介质经过出液管

散热装置和供液管流向喷淋组件,电子设备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箱内,喷淋组件用于向电子设备位于安装箱内的部分喷淋一次冷却介质

安装箱的底部具有第一排液口,第一排液口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却系统,可以通过一次冷却液对电子设备位于安装箱内的部分进行喷淋,来带走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喷淋出的一次冷却介质从电子设备的表面带走热量后,可以通过第一排液口流回集液箱内,在液泵的驱动下,集液箱内的一次冷却介质可以流动至散热装置处进行散热,以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一次冷却介质在散热装置处进行散热后,会再流动至喷淋组件处对电子设备进行喷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在集液箱

出液管

散热装置

供液管

喷淋组件以及安装箱中循环流动的一次冷却介质进行散热

在冷却系统中,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只需要设置供一次冷却介质循环流动的管路,数据中心需要布设的管路较少,管路连接较为容易

另外,冷却系统包括多个电子设备时,由于电子设备不需要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外流动的二次冷却介质来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不需要对壳体内的二次冷却介质流出处的压力平衡进行控制,对电子设备的冷却较为稳定

此外,只需要一次冷却介质循环流动就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冷却散热,只需要设置用于驱动一次冷却介质流动的液泵,也就是说,即便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容纳有二次冷却介质,也不需要设置用于驱动二次冷却介质流动的驱动泵,利于降低冷却系统的能耗

再者,即便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容纳有二次冷却介质,二次冷却介质也不需要在壳体内外循环流动,也就是说,壳体外的部件内不需要容纳有二次冷却介质,使得二次冷却介质的用量较少,利于降低成本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箱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箱壁上具有插接口,插接口沿第一方向贯穿所在的箱壁,插接口的内壁设有用于密封插接口的弹性密封结构

电子设备穿设在插接口内,电子设备的部分位于安装箱内

部分位于安装箱外,弹性密封结构位于电子设备与插接口的内壁之间,弹性密封结构密封电子设备与插接口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其中,第一方向为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设有连接器,连接器设于电子设备位于安装箱外的一端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具有插接口的箱壁的外表面设有接液盘,接液盘位于插接口的下方

在第二方向上,插接口位于接液盘的两端之间

其中,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液盘的底部具有第二排液口,第二排液口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液口位于第一排液口的上方,第二排液口与安装箱的内腔连通,使得第二排液口通过安装箱的内腔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模块还包括进液管,进液管的进口端通过供液管与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喷淋组件安装在进液管上,使得喷淋组件通过进液管和供液管与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进液管的进口端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箱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箱壁的上部具有具有穿管孔,进液管穿设在穿管孔内,使得进液管的进口端位于安装箱外,进液管用于安装喷淋组件的部分位于安装箱内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喷淋管的两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喷淋管的进口端通过供液管与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喷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

液泵用于驱动集液箱内的一次冷却介质经过出液管

散热装置和供液管流向喷淋管,喷淋管用于通过喷淋孔向电子设备位于安装箱内的部分的上部喷淋一次冷却介质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模块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子设备,喷淋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喷淋管

在第二方向上,电子设备的两侧均设有喷淋管,喷淋管用于通过其上的喷淋孔向相邻的电子设备位于安装箱内的部分的上部喷淋一次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模块

集液箱

散热装置

液泵

出液管和供液管;所述集液箱安装在所述液冷模块的下方,所述集液箱内容纳有一次冷却介质,所述集液箱通过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的进口端相连;所述液冷模块包括安装箱

喷淋组件和电子设备;所述喷淋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箱内,所述喷淋组件通过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所述供液管或者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所述液泵,所述液泵用于驱动所述集液箱内的所述一次冷却介质经过所述出液管

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供液管流向所述喷淋组件,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所述安装箱内的部分喷淋所述一次冷却介质;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具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集液箱的内腔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箱壁上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在的所述箱壁,所述插接口的内壁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插接口的弹性密封结构;所述电子设备穿设在所述插接口内,所述电子设备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箱内

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箱外,所述弹性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插接口的内壁之间,所述弹性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插接口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所述安装箱外的一端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插接口的所述箱壁的外表面设有接液盘,所述接液盘位于所述插接口的下方;在第二方向上,所述插接口位于所述接液盘的两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盘的底部具有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集液箱的内腔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连通,使得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所述安装箱的内腔与所述集液箱的内腔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通过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所述喷淋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使得所述喷淋组件通过所述进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两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喷淋管的进口端通过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口端相连,所述喷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