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渲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46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渲染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现实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增强现实渲染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AR)
是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广泛运用多媒体

三维建模

智能交互

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把原本在真实世界中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如视觉

听觉

嗅觉等,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文字

图像

音乐

三维模型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0003]在
AR
仿真渲染中可以使用整体渲染或局部定点渲染

其中,整体渲染切换流畅但是渲染过程耗时长,对渲染设备的计算性能要求较高,普适性低;局部渲染只渲染局部区域,虽然渲染过程耗时短,对渲染设备的计算性能相对较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渲染界面切换不够流畅,影响渲染界面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现实渲染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目前增强现实渲染效率低影响渲染界面显示效果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渲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0006]获取实时图像的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第一
AR
模型数据包括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每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
[0007]在检测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发生变换的情况下,对比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与变换后的第二栅格实时图像,得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和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为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相比于第一栅格实时图像新增内容的图像片段,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为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原有的图像片段;
[0008]基于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和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构建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
[0009]基于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和第一
AR
模型数据中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对第二栅格实时图像进行渲染,显示渲染后的增强现实动画图像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渲染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001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图像的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第一
AR
模型数据包括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每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
[0012]对比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发生变换的情况下,对比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与变换后的第二栅格实时图像,得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和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为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相比于第一栅格实时图像新增内容的图像片段,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为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原有的图像片段;
[0013]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和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构建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
[0014]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和第一
AR
模型数据中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对第二栅格实时图像进行渲染,显示渲染后的增强现实动画图像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增强现实渲染方法的步骤

[001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增强现实渲染方法的步骤

[0017]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增强现实渲染方法的步骤

[0018]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增强现实渲染接口,增强现实渲染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增强现实渲染方法的步骤

[001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获取到的实时图像拆分成若干个栅格,得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以及渲染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每格实时图像片段,得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

接着,在检测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发生变换的情况下,通过对比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与变换后的第二栅格实时图像,得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和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为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相比于第一栅格实时图像新增内容的图像片段,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为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原有的图像片段

再者,保留重复的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基于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和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构建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这样,在实时图像切换时,保留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仅计算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由于无需计算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以此减少计算资源,提高增强现实渲染的计算渲染速度

然后,基于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和第一
AR
模型数据中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对第二栅格实时图像进行渲染,显示渲染后的增强现实动画图像,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强现实渲染方法结合渲染和预渲染,在大范围使用
AR
仿真的场景中,相较于一次性渲染所有数据,仅计算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所需时间更短,对设备的计算要求更低,在实时图像切换时,保留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同时使用预加载下一步进入的第二栅格实时图像中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使得在增强现实切换的途中,流畅无延迟,在降低对于设备的计算要求的情况下,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现实渲染架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增强现实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实时图像的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所述第一
AR
模型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每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发生变换的情况下,对比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与变换后的第二栅格实时图像,得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和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所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为所述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相比于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新增内容的图像片段,所述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为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中原有的图像片段;基于所述第二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和所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构建所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基于所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和所述第一
AR
模型数据中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对所述第二栅格实时图像进行渲染,显示渲染后的增强现实动画图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实时图像的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包括:接收用户拍摄实时图像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实时图像,并按照预设栅格划分所述实时图像,得到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包括与所述预设栅格的栅格数目对应的实时图像片段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实时图像的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所述拍摄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拍摄所述实时图像所处真实位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

水平高度信息和虚拟经纬度信息,所述虚拟经纬度信息为所述拍摄设备拍摄所述实时图像的目标对象在预设地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拍摄信息,构建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拍摄信息,构建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拍摄设备拍摄所述实时图像的姿态信息;在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拍摄设备中拍摄所述实时图像的拍摄组件的拍摄方向与用户头部的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拍摄信息,构建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实时图像的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第一
AR
模型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所述预设栅格中经纬度栅格排布位置,基于所述每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渲染与所述每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对应的每格实时图像片段,显示经过增强现实渲染后的实时图像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发生变换的情况下,对比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与变换后的第二栅格实时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实际经纬度信息发生变化

所述实际经纬度信息未发生变化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拍摄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目标对象是否为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目标格中的显示内容;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的目标格中的显示内容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第一栅格实时图像发生变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新增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模型数据和所述第一
AR
模型数据中重合格实时图像片段的
A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刘建国吴勤华任达耀陈波丰雷周巍章永崎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