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37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包括同轴设置的引鞋、引鞋座、卡瓦、下锥体、隔环、限制环、胶环、上锥体以及锁环;锁坏的顶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锁环底部之间设有锁止结构,锁止结构用于对上锥体进行锁止,避免上锥体向背离引鞋的方向移动;引鞋与引鞋座相连;锁环的一端与引鞋座相连,卡瓦、下锥体和上锥体依次套设在锁环另一端的外表面,且锁环与上锥体之间螺纹相连;隔环和胶环依次套设在上锥体的外表面,且隔环靠近下锥体的一面与下锥体的端面相抵接;限制环套设在胶环的外表面,且限制环靠近下锥体的一面与隔环的端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坐封力,使桥塞具有更好的锚定和坐封效果。塞具有更好的锚定和坐封效果。塞具有更好的锚定和坐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


[0001]本技术涉及桥塞
,特别涉及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工程完井、压裂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直井、定向井或者水平井井筒的不同层段进行分段压裂作业,而在分段压裂过程中,需要使用桥塞实现层间封隔。
[0003]目前,现有的桥塞若是采用胶体结构进行坐封,其在地层高温条件下容易出现胶体结构变软跑胶,从而造成密封失效;现有的桥塞若是采用金属密封环结构进行密封,其密封性能较差,影响坐封效果。
[0004]另外,井上应用的套管大多数为114.3mm和118.6mm尺寸套管,所以大多使用外径为98~105mm的桥塞进行坐封。而少数78mm尺寸的套管,其使用现有的桥塞进行坐封只能提供5吨的坐封力,从而会产生锚定效果较差、密封效果不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包括同轴设置的引鞋、引鞋座、卡瓦、下锥体、隔环、限制环、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引鞋、引鞋座、卡瓦、下锥体、隔环、限制环、胶环、上锥体以及锁环;所述锁坏的顶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锁环底部之间设有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用于对所述上锥体进行锁止,避免所述上锥体向背离所述引鞋的方向移动;所述引鞋与所述引鞋座相连;所述锁环的一端与所述引鞋座相连,所述卡瓦、下锥体和上锥体依次套设在所述锁环另一端的外表面,且所述锁环与所述上锥体之间螺纹相连;所述隔环和所述胶环依次套设在所述上锥体的外表面,且所述隔环靠近所述下锥体的一面与所述下锥体的端面相抵接;所述限制环套设在所述胶环的外表面,且所述限制环靠近所述下锥体的一面与所述隔环的端面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环包括同轴设置的下隔环和上隔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环和所述上隔环均通过线切割处理预留有断裂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环式全金属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环由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内表面、第二内表面、第三内表面、第四内表面、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组成,所述第一内表面呈倒圆台型,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三内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第四内表面为垂直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三外表面呈倒圆台型,所述第四外表面为垂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敖科刘涛何宴邹文智陈潇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捷贝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