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05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若干个紧固件;第一支撑架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第二支撑架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与第一支撑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横梁一端与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横梁一端与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若干个紧固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不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可实现长度方向的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撑需求,适应多样化的施工场景。化的施工场景。化的施工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大力推广,钢筋桁架楼承板以其强度高、重量轻、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得到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青睐,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楼板施工过程中使钢筋排列间距均匀,有利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显著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安全保证,实现文明施工。然而钢筋桁架楼承板跨度较大时,易产生中心区域向下弯曲的情况,因此需添加临时支撑装置。传统的临时支撑横梁与钢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无法及时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跨度大小进行长度的调整,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临时支撑横梁与钢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无法及时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跨度大小进行长度的调整,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实现长度方向的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撑需求,适应多样化的施工场景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若干个紧固件;第一支撑架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第二支撑架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若干个紧固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0006]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适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适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横梁。
[0007]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为三角架结构。
[0008]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倾斜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相互靠近,底部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支撑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梁的下翼
缘板上。
[0009]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的一端适于伸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一端适于伸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0010]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槽钢和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槽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钢的两个侧壁围成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槽钢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槽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钢的两个侧壁围成所述第二连接槽。
[0011]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丝杆和第二调节丝杆;第一调节丝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支撑件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方向延伸,适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的高度;第二调节丝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支撑件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方向延伸,适于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高度。
[0012]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适于与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外螺纹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适于与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外螺纹匹配。
[0013]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一端适于伸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一端适于伸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和若干个紧固件;第一支撑架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第二支撑架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若干个紧固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0017]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放置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对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进行支撑,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即可实现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撑作用,可重复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工省时。
[0018]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不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即可实现对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的支撑长度的调节,可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跨度大小随时对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的支撑长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跨度钢筋桥架楼承板的支撑需求,适应多样化的施工场景。
[0019]2.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
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为三角架结构。
[0020]三角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能够有效地抵抗各种外力和负荷,更加坚固耐用;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减轻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重量,节约成本;能够在受到外部冲击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变形和损坏。
[0021]3.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倾斜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相互靠近,底部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支撑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梁的下翼缘板上。
[0022]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倾斜放置,对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的支撑效果更好,结构更加稳固。
[0023]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支撑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梁的下翼缘板上,可使第一支撑横梁通过第一支撑架将力传递至结构钢梁,使第二支撑横梁通过第二支撑架将力传递至结构钢梁;可适用于跨层施工、支撑点下方是洞口、钢筋桁架楼承板距离下方楼板较远等情况,适用范围更广。
[0024]4.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第二支撑架(2),位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横梁(3),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5);第二支撑横梁(4),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6);若干个紧固件(7),分别可拆卸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件(8),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适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第二支撑件(9),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顶部,适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均为三角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均倾斜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顶部相互靠近,底部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底部均支撑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梁(12)的下翼缘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8)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支撑横梁(3)的一端适于伸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二支撑件(9)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横梁(4)的一端适于伸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调节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8)包括第一槽钢(801)和第一钢板(802),所述第一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冰涛张玉磊毛志军陆凯军周子煜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