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00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屋顶通风器、钢构梁架和辅助风机,辅助风机插设固定在钢构梁架内,屋顶通风器包括内侧矩形状的防雨通风组件和固定在防雨通风组件四周的面板,防雨通风组件固定在钢构梁架的上侧,面板的下部固定在钢构梁架的侧壁上;屋顶通风器上的防雨通风组件包括若干纵底梁,纵底梁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根横底梁,横梁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纵截面呈“凵”字形的排水槽,排水槽内插接固定有纵向的立板,立板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纵向的上挡雨板。本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的主体为导流和防雨效果良好的通风器,结合内置的辅助风机可以高温环境下实现室内空气外排,进而实现有效降温。进而实现有效降温。进而实现有效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及屋顶通风器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发电行业,主厂房通风降温均采用屋顶风机强制机械通风或屋顶自然通风器利用热压自然排风来进行,但屋顶风机因在运行时需产生持续耗电,而屋顶自然通风器却在开启后即不用耗电运行,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屋顶风机已经逐渐被屋顶自然通风器所取代。屋顶自然通风器的通风原理是采用热压原理将室内的热空气排至室外来完成降温的;但在每年的夏天高温季节,由于室外温度过高,屋顶自然通风器就无法通过热压原理完成通风降温,从而造成主厂房室内的高温空气无法外排,影响主厂房内的设备运行环境和运行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成为该装置一个无法解决的技术瓶颈和难题。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导流效果好并且在高温环境下可以实现气流外排的屋顶通风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其为屋顶通风降温装置的主体为导流和防雨效果良好的通风器,结合内置的辅助风机可以高温环境下实现室内空气外排,进而实现有效降温。
[0004]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屋顶通风器、钢构梁架和辅助风机,辅助风机插设固定在钢构梁架内,屋顶通风器包括内侧矩形状的防雨通风组件和固定在防雨通风组件四周的面板,防雨通风组件固定在钢构梁架的上侧,面板的下部固定在钢构梁架的侧壁上;屋顶通风器上的防雨通风组件包括若干纵底梁,纵底梁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根横底梁,横梁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纵截面呈“凵”字形的排水槽,排水槽内插接固定有纵向的立板,立板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纵向的上挡雨板;
[0005]相邻的排水槽之间成型有下出风口,相邻的上挡雨板之间成型有上出风口,上出风口位于下出风口的正上方,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之间设有纵截面呈倒置型的下挡雨板,下挡雨板的两侧边分别位于上挡雨板的正下方和排水槽的正上方,下挡雨板的两侧边分别和立板之间成型有中出风口;所述的下挡雨板固定在若干横向的支撑杆上,支撑杆插接固定在立板上;
[0006]所述的辅助风机包括圆形的导风筒,导风筒内插设有风扇,导风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罩,导风罩的上端固定有矩形的连接框,连接框固定在钢构梁架上,连接框内插接有若干纵截面呈型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框的内侧壁上;所述相邻的导流板之间成型有导流口,导流口位于下出风口的正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框前、后侧的侧壁上成型有横向的插槽,连接框前、后侧的插槽内分别插接有型的滑块,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块上,滑块的一端伸出连接框插套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下端成型有过孔,连接板的过孔内插接有螺钉,螺钉螺接固定在连接
框上。
[0008]优选的,所述上挡雨板的两侧边和下挡雨板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纵截面呈倒置型的上挡水折边和下挡水折边。
[0009]优选的,所述的排水槽呈线性横向均匀分布在横底梁上,立板固定在排水槽的中部,立板的上端固定在上挡雨板的中部,下挡雨板的两侧边分别至立板的距离相等;排水槽一端的面板上成型有排水孔。
[0010]优选的,所述的钢构梁架包括长方体状的梁框,梁框上端固定有若干纵支梁,辅助风机的连接框固定在纵支梁上,所述屋顶通风器的纵底梁固定在梁框的上端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上端的两侧边成型有向外弯折的翻边。
[0012]优选的,所述钢构梁架的一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风扇由叶轮和电机组成,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和电机内的电路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风扇的电机上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固定在导风筒的内壁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的主体为导流和防雨效果良好的通风器,结合内置的辅助风机可以高温环境下实现室内空气外排,进而实现有效降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内屋顶通风器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内屋顶通风器部分的侧视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技术屋顶通风器内控制阀板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屋顶通风器;11、纵底梁;12、横底梁;13、立板;14、上挡雨板;141、上挡水折边;15、下挡雨板;151、下挡水折边;16、支撑杆;17、面板;18、排水槽;19、阀板;110、密封条;111、槽钢;112、轴承;113、支撑轴;114、导向杆;115、定端板;116、动端板;117、压簧;118、驱动块;1181、连轴;119、第一连杆;120、第二连杆;121、第一定位销;122、第二定位销;123、拉绳;124、拉环;125、陶瓷导纱环;126、磁铁块;
[0023]20、钢构梁架;21、梁框;22、纵支梁;30、辅助风机;31、风扇;32、导风筒;33、导风罩;34、辅助风机;35、连接框;351、插槽;36、滑块;37、连接板;371、过孔;a、下出风口;b、中出风口;c、上出风口;d、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屋顶通风器10、钢构梁架20和辅助风机30,辅助风机30插设固定在钢构梁架20内,屋顶通风器10包括内侧矩形状的防雨通风组件和固定在防雨通风组件四周的面板17,防雨通风组件固定在钢构梁架20的上侧,面板17的下部固定在钢构梁架20的侧壁上;屋顶通风器10上的防雨通风组件包括若干纵底梁11,纵底梁11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根横底梁12,横梁12的上端面固定有
若干纵截面呈“凵”字形的排水槽18,排水槽18内插接固定有纵向的立板13,立板13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纵向的上挡雨板14;
[0025]相邻的排水槽18之间成型有下出风口a,相邻的上挡雨板14之间成型有上出风口c,上出风口c位于下出风口a的正上方,上出风口c和下出风口a之间设有纵截面呈倒置V型的下挡雨板15,下挡雨板15的两侧边分别位于上挡雨板14的正下方和排水槽18的正上方,下挡雨板15的两侧边分别和立板13之间成型有中出风口b;所述的下挡雨板15固定在若干横向的支撑杆16上,支撑杆16插接固定在立板13上;
[0026]所述的辅助风机30包括圆形的导风筒32,导风筒32内插设有风扇 31,导风筒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罩 33,导风罩33的上端固定有矩形的连接框35,连接框35固定在钢构梁架20上,连接框35内插接有若干纵截面呈V型的导流板34,导流板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框35的内侧壁上;所述相邻的导流板34之间成型有导流口d,导流口d位于下出风口a的正下方。
[0027]见图1、3所示,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屋顶通风器(10)、钢构梁架(20)和辅助风机(30),辅助风机(30)插设固定在钢构梁架(20)内,屋顶通风器(10)包括内侧矩形状的防雨通风组件和固定在防雨通风组件四周的面板(17),防雨通风组件固定在钢构梁架(20)的上侧,面板(17)的下部固定在钢构梁架(20)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屋顶通风器(10)上的防雨通风组件包括若干纵底梁(11),纵底梁(11)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根横底梁(12),横底梁(12)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纵截面呈“凵”字形的排水槽(18),排水槽(18)内插接固定有纵向的立板(13),立板(13)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纵向的上挡雨板(14);相邻的排水槽(18)之间成型有下出风口(a),相邻的上挡雨板(14)之间成型有上出风口(c),上出风口(c)位于下出风口(a)的正上方,上出风口(c)和下出风口(a)之间设有纵截面呈倒置V型的下挡雨板(15),下挡雨板(15)的两侧边分别位于上挡雨板(14)的正下方和排水槽(18)的正上方,下挡雨板(15)的两侧边分别和立板(13)之间成型有中出风口(b);所述的下挡雨板(15)固定在若干横向的支撑杆(16)上,支撑杆(16)插接固定在立板(13)上;所述的辅助风机(30)包括圆形的导风筒(32),导风筒(32)内插设有风扇(31),导风筒(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罩(33),导风罩(33)的上端固定有矩形的连接框(35),连接框(35)固定在钢构梁架(20)上,连接框(35)内插接有若干纵截面呈V型的导流板(34),导流板(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框(35)的内侧壁上;所述相邻的导流板(34)之间成型有导流口(d),导流口(d)位于下出风口(a)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35)前、后侧的侧壁上成型有横向的插槽(351),连接框(35)前、后侧的插槽(351)内分别插接有T型的滑块(36),导流板(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块(36)上,滑块(36)的一端伸出连接框(35)插套有连接板(37),连接板(37)的上、下端成型有过孔(371),连接板(37)的过孔(371)内插接有螺钉,螺钉螺接固定在连接框(3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雨板(14)的两侧边和下挡雨板(15)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纵截面呈倒置V型的上挡水折边(141)和下挡水折边(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的复合式屋顶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槽(18)呈线性横向均匀分布在横底梁(12)上,立板(13)固定在排水槽(18)的中部,立板(13)的上端固定在上挡雨板(14)的中部,下挡雨板(15)的两侧边分别至立板(13)的距离相等;排水槽(18)一端的面板(17)上成型有排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的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震梁连国宗富荣倪尧根王佳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