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8870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蓄热水箱、污水池、自来水管和吸收式热泵机组,将自来水经给水泵加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换热后,进入蓄热水箱;另一路则进入自来水预热器中与污水直接换热,出水再分别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吸热升温后进入蓄热水箱用作洗澡热水;采用污水池收集洗澡废水并净化,净化后的污水经过滤器过滤,再由污水泵加压后进入自来水预热器,首先和自来水换热,出水再与蒸发器的制冷剂换热后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额外设置锅炉作为热源,自来水和洗浴污水直接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
,涉及一种回收污水中热量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采用系统回收洗浴污水中废热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学校、军营、游泳馆和洗浴中心等公共浴池,绝大多数依靠定期运行的燃煤 锅炉提供热水,另外,还有采用燃油(气)锅炉或者电锅炉的。而燃煤锅炉效率低,环境污 染严重,燃油(气)锅炉受燃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成本较高,使用高品位电能制 取热水的电锅炉,在能源品质上是一种浪费。上述公共浴池用热和排热都相对集中,并且排放的洗浴污水废热较大,如果能将 该洗浴污水中的废热回收,实现热循环利用,无论是对节约能源,还是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眉。目前,利用热泵原理,以排出的洗浴污水作为低温冷源,抽取其中的热量对自来水 进行加热,实现洗浴污水中热量的回收。如专利《储能式热泵热水锅炉供热水装置》(专利 号ZL01244858. 3,公开号CN2502177,公开日2002. 07. 24),专利《一种公共浴池余热回收热 泵洗澡机》(专利号ZL200610112860. X,公开号CN1916510,公开日2007. 02. 21)和专利《一 种低品位余热回收热泵热水装置》(专利号ZL200720003768. X,公开号CN201081401,公开 日2008. 07. 02)均公开了基于电动热泵回收浴室废水热量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这些方法虽 然都能够比较有效的回收浴室废水中的部分热量,但热泵的驱动力均是高品位的电能,长 时间使用会造成能源品质的浪费,也不够经济;专利申请《一种余热回收型浴室热水锅炉装 置》(申请号200910131279. 6,公开号CN101520208,公开日2009. 09. 02)公开了一种以锅 炉为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进行余热回收的装置,但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吸收式热泵的 驱动力来源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系统要求设置额外的锅炉作为热源;2)自来水没有直 接和洗浴污水进行换热,而是和中间环节水环中的热水换热,降低了换热温差,换热效率较 低,自来水出口温度低于与污水直接换热的温度,导致回收相同热量时吸收机的容量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 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无需额外设置锅炉作为热源,自来水和洗浴污水直接进行换热, 提高了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包括蓄热水箱1、污水池2、自来 水管和吸收式热泵机组7,所说的吸收式热泵机组7为直燃式热泵机组;自来水管上配置有 给水泵8,给水泵8的出水口的一路与自来水预热器5的低温侧进水口相连通,自来水预热器5的低温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吸收器7b的进水口相连通,吸收器7b的出水 口与冷凝器7c的进水口相连通,冷凝器7c的出水口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给水泵8的出水 口的另一路与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烟气换热器14的进水口相连通,烟气换热器14的出水 口直接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或者接入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发生器7a后再与蓄热水箱1相 连通;污水池2的出水口与过滤器3的进水口相连通,过滤器3的出水口与自来水预热器 5的高温侧进水口相连通,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出水与蒸发器7d换热后与排污口相连ο给水泵8前端的自来水管上配置有第九阀门18,第九阀门18上配置有根据蓄热水 箱1液位的变化控制其开启自来水流量大小的控制器。所说的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出水口与蒸发器7d间配置有污水换热器6,所说 的污水换热器6的低温侧与蒸发器7d的蒸发侧构成循环回路。所说的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出水口与蒸发器7d间配置有热管13,所说的热管 13—端设置在蒸发器7d内,另一端与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出水口相配置。所说的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出水口直接与蒸发器7d的冷却入口相连通,蒸发 器7d的冷却出口与排污口相连通。在蓄热水箱1和给水泵8的进水口之间设置一旁通管路,并在其管路上设置有逆 止阀11。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包括蓄热水箱1、污水池2、自来 水管和吸收式热泵机组7,所说的吸收式热泵机组7为蒸汽或热水驱动式热泵机组;自来水 管上配置有给水泵8,给水泵8的出水口的一路与自来水预热器5的低温侧进水口相连通, 自来水预热器5的低温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吸收器7b的进水口相连通,吸收器 7b的出水口与冷凝器7c的进水口相连通,冷凝器7c的出水口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给水 泵8的出水口的另一路与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换热器17的低温侧进水口相连通,换热器17 的低温侧出水口直接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换热器17的高温侧的进、出水口分别与吸收式 热泵机组7的发生器7a的蒸汽或热水出、进口相连通;污水池2的出水口与过滤器3的进 水口相连通,过滤器3的出水口与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进水口相连通,自来水预热器5 的高温侧出水与蒸发器7d换热后与排污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括蓄热水箱 1、污水池2、自来水管和吸收式热泵机组7,将自来水经给水泵8加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吸 收式热泵机组7换热后,直接进入蓄热水箱1或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发生器7a吸热升 温后进入蓄热水箱1 ;另一路则进入自来水预热器5中与污水直接换热,出水再分别经过吸 收式热泵机组7的吸收器7b和冷凝器7c吸热升温后进入蓄热水箱1用作洗澡热水;采用 污水池2收集洗澡废水并净化,净化后的污水经过滤器3过滤,再由污水泵4加压后进入自 来水预热器5,首先和自来水换热,出水再与蒸发器7d的制冷剂换热后排出。所说的吸收式热泵机组7是直燃式吸收式热泵机组或蒸汽或热水驱动式吸收式 热泵机组。所说的蒸发器7d的制冷剂和污水之间通过设置污水换热器6实行间接换热,或采用热管13进行换热,或让污水直接进入蒸发器7d与蒸发器7d的制冷剂直接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采用了吸收式热泵机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锅炉作为驱动热源;二、灵活实现了给自来水直接加热和余热回收两种状态的切换,保证了洗浴初期提供洗澡热水;三、自来水直接和污水进行热交换,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换热温差损失,即在相同的换热器面积下,换取的热量较多,有效减少了热泵机组的容量,提高了换热效率;四、在给水泵8入口和蓄水箱1增加旁通管路,可有效保证经给水泵8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流量稳定,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同时当蓄热水箱1内热水温度较低时,实现了热 水循环再加热。五、进入给水泵8的自来水量可通过蓄热水箱1的液位控制;六、实现了烟气冷凝热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直燃式吸收式热泵机组间接换热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直燃式吸收式热泵机组热管换热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直燃式吸收式热泵机组直接换热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或热水驱动式吸收式热泵机组间接换热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或热水驱动式吸收式热泵机组热管换热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或热水驱动式吸收式热泵机组直接换热型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包括蓄热水箱(1)、污水池(2)、自来水管和吸收式热泵机组(7),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吸收式热泵机组(7)为直燃式热泵机组;自来水管上配置有给水泵(8),给水泵(8)的出水口的一路与自来水预热器(5)的低温侧进水口相连通,自来水预热器(5)的低温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吸收器(7b)的进水口相连通,吸收器(7b)的出水口与冷凝器(7c)的进水口相连通,冷凝器(7c)的出水口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给水泵(8)的出水口的另一路与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烟气换热器(14)的进水口相连通,烟气换热器(14)的出水口直接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或者接入吸收式热泵机组(7)的发生器(7a)后再与蓄热水箱(1)相连通;污水池(2)的出水口与过滤器(3)的进水口相连通,过滤器(3)的出水口与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进水口相连通,自来水预热器(5)的高温侧出水与蒸发器(7d)换热后与排污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林刘兰斌张世钢江亿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