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85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属于下料斗翻板技术领域,包括一个总下料管和两个分下料管;所述总下料管内部设置内衬,外部设置上拉衬和下拉衬;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中段分别设置分下料口翻板,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上段外侧分别设置检修门;所述分下料管翻板上设置用于手动操作下料的翻板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原料车间下料斗需要停机分料,实现了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手动操作翻板。的状态下手动操作翻板。的状态下手动操作翻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斗翻板
,尤其是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皮带分料器电液推杆设计不合理,无法推动翻板,经常出现电机空转、液压失灵、烧结矿卡轮带不动插板的情况。每次上料前需停机进入下料斗清理积料,再用两台倒链协助电液推杆改变翻板下料位置,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能够解决原料车间下料斗需要停机分料,实现了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手动操作翻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包括一个总下料管和两个分下料管;所述总下料管内部设置内衬,外部设置上拉衬和下拉衬;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中段分别设置分下料口翻板,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上段外侧分别设置检修门;所述分下料管翻板上设置用于手动操作下料的翻板轴。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下料管翻板与分下料管内壁垂直设置。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下料管翻板设置在距分下料管底部400mm处。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下料管翻板自由端厚度大于轴端。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总下料管内部内衬的材质为铁板。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总下料管内部内衬尺寸为长150mm,高20mm。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在两个分下料管中段分别设置分下料口翻板,能够解决原料车间下料斗需要停机分料,实现了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手动操作翻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检修门,能够在分下料管翻板卡顿时对分下料管进行清料。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改造前下料斗翻板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改造后下料斗翻板示意图;
[0016]其中,1、原下料斗翻板,2、分下料管翻板,3、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原下料斗翻板1安装在总下料管处,利用液压推杆实现分料。由于液压推杆设计不合理,需停机清料后,利用倒链协助电液推杆改变翻板下料位置。
[0019]如图2所示,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包括一个总下料管和两个分下料管;所述总下料管内部设置内衬,外部设置上拉衬和下拉衬;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中段分别设置分下料口翻板2,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上段外侧分别设置检修门3;所述分下料管翻板2上设置用于手动操作下料的翻板轴。
[0020]所述分下料管翻板2与分下料管内壁垂直设置,所述分下料管翻板2设置在距分下料管底部400mm处;所述分下料管翻板2自由端厚度大于轴端,便于保证受力较大的自由度的强度。
[0021]总下料管内部内衬的材质为铁板,具体为料砸料铁板,尺寸为长150mm,高20mm。
[0022]所述检修门3能够在分下料管翻板2卡顿时对分下料管进行清料。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解决原料车间下料斗需要停机分料,实现了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手动操作翻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车间下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总下料管和两个分下料管;所述总下料管内部设置内衬,外部设置上拉衬和下拉衬;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中段分别设置分下料管翻板(2),所述两个分下料管上段外侧分别设置检修门(3);所述分下料管翻板(2)上设置用于手动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波李江博郝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