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顶式河道桥台基坑支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对顶式河道桥台基坑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往往需要横跨河道新建道路,道路施工时则要在河道位置新建桥梁,新建桥梁常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或者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作为上部结构,直臂式桥台结合桩基础或者重力式桥台作为下部结构,桥台与原河道驳坎结构位置往往重合。桥台施工过程需要采用基坑支护措施来确保施工过程人员安全,在桥台基坑支护结构中,一侧设置在河道内,一侧设置在河岸上,两侧的水土压力极不平衡,若不采取措施,会导致基坑整体向河道侧变形。因此常常需要设置围堰,较常规的围堰有两种:1)河道临时截断,在桥台施工区域外设置围堰,桥台施工区域的河道预埋涵管后进行回填;2)采用双排拉森钢板桩、桩间土袋回填作为围堰,但对围堰宽度有一定要求,才能形成重力式效果。两种方式均对河道过水量有所影响,且围护或者土方回填开挖成本较高,社会经济效应差,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同时方案2围堰宽度需足够宽方可平衡河岸侧水土压力,这样导致河道过水断面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顶式河道桥台基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台基坑(1),所述桥台基坑(1)位于河道(3)和坑外土体(4)的之间,且与坑外土体(4)相接触,桥台基坑(1)的底端伸入地层内,桥台基坑(1)包括支撑梁(7)、围护桩(5)、冠梁(6),支撑梁(7)在河道的两侧对称设置,围护桩(5)顶设置冠梁(6),围护桩(5)一侧临河岸侧坑外土体(4),另一侧临河道(3),冠梁(6)内设预埋端板(8
‑
1),预埋端板(8
‑
1)上焊接预埋钢筋(8
‑
2),预埋钢筋(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红,李冰河,曹国强,刘兴旺,章丽莎,张昌桔,熊一帆,孙政波,杨孔立,余薏,赵俊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