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823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桩壳体内的底部安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导气板,所述散热结构与中空导气板之间呈现直角结构状,且散热结构与中空导气板之间安装连通,所述中空导气板的正面设置有连通的抽气结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两侧皆对接安装有取点式进气结构。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充电桩壳体内的取点式进气结构使装置在散热期间,人员可以将风冷的进气口设置在充电桩的热量区域,其效果改变了传统性的定点性的散热作业,使散热路线可以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改变调节,针对性更强,避免散热位置不对或散热遗漏的情况。置不对或散热遗漏的情况。置不对或散热遗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5154004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包括充电主体、导热隔板、防水散热盖板以及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包括第一散热壳体和第二散热壳体,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第二散热壳体连接形成可容纳所述充电主体以及所述导热隔板的容置空间,所述导热隔板设于所述充电主体与所述散热外壳之间,所述防水散热盖板设于所述充电主体顶部。但该装置及市面上的大多数此类散热装置整体的作业性能较为单一,无法更好的满足散热装置在汽车充电桩散热使用期间的作业需求,虽然现有技术CN215154004U中能够提供较好的散热效果,提升无线通讯基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无线通讯基站的使用寿命,但整体采用的仍然是定点式散热作业为主,这样就会出现散热点无法准确的针对发热点进行对应散热,造成散热遗漏及散热效果不足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桩壳体内的底部安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导气板,所述散热结构与中空导气板之间呈现直角结构状,且散热结构与中空导气板之间安装连通,所述中空导气板的正面设置有连通的抽气结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两侧皆对接安装有取点式进气结构。
[000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安装壳、散热风扇、网窗,所述中空导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固定安装有三组散热风扇,所述安装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网窗。
[000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抽气结构包括网板、进气孔、进气腔,所述中空导气板的正面设置有进气腔,且进气腔的端口固定安装有网板,所述进气腔内均匀分布有进气孔。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取点式进气结构包括波纹软管、导气通道、进气头,所述充电桩壳体的两侧安装有延伸至内部的导气通道,且导气通道上均匀分布有波纹软管,所述导气通道的端口对接安装有进气头。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取点式进气结构外侧的充电桩壳体上固定安装有配合使用的防尘网罩。
[0012]3.有益效果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充电桩壳体内的取点式进气结构使装置在散热期间,人员可以将风冷的进气口设置在充电桩的热量区域,其效果改变了传统性的定点性的散热作业,使散热路线可以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改变调节,针对性更强,避免散热位置不对或散热遗漏的情况,显著的提升了装置对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0015]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充电桩壳体内的抽气结构是装置采用了广面使抽气作业,其效果不但满足了装置在散热抽气时的空气交换,并且采用了若干小孔的抽气作业,使得充电桩壳体内的热量可以更加快速更加广面的被抽离出,实用性显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的内部正面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的内部侧视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的取点式进气结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1、散热结构;101、安装壳;102、散热风扇;103、网窗;2、中空导气板;3、充电桩壳体;4、抽气结构;401、网板;402、进气孔;403、进气腔;5、取点式进气结构;501、波纹软管;502、导气通道;503、进气头;6、防尘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3,充电桩壳体3内的底部安置有散热结构1,散热结构1包括安装壳101、散热风扇102、网窗103,中空导气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壳101,安装壳101内固定安装有三组散热风扇102,安装壳10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网窗103,散热结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导气板2,散热结构1与中空导气板2之间呈现直角结构状,且散热结构1与中空导气板2之间安装连通。
[0023]本实施方式中,在准备作业期间,人员将装置安装在充电桩壳体3内后,则可以进行相应的散热作业,启动散热结构1,安装壳101内的散热风扇102进行运行,散热风扇102采用抽风式散热,所以气流会从中空导气板2内导入,在从网窗103排出,以此方式进行交换散热作业。
[0024]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图4所示,充电桩壳体3的两侧皆对接安装有取点式进气结构5,取点式进气结构5包括波纹软管501、导气通道502、进气头503,充电桩壳体3的两侧安装有延伸至内部的导气通道502,且导气通道502上均匀分布有波纹软管501,导气通道502的端口对接安装有进气头503,取点式进气结构5外侧的充电桩壳体3上固定安装有配合
使用的防尘网罩6。
[0025]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业期间,受到散热结构1作业的影响,所以外部的空气会通过取点式进气结构5进入到充电桩壳体3内,外部的空气会率先通过防尘网罩6进行过滤,除去空气中的杂质及粉尘颗粒,然后通过进气头503进入到导气通道502内,在作业前,人员可先对波纹软管501的气口进行拨动调节,可以将气口调节至所需散热降温的区域,这样波纹软管501抽入的空气会直接明确的对充电桩的热量区域进行散热作业。通过充电桩壳体3内的取点式进气结构5使装置在散热期间,人员可以将风冷的进气口设置在充电桩的热量区域,其效果改变了传统性的定点性的散热作业,使散热路线可以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改变调节,针对性更强,避免散热位置不对或散热遗漏的情况,显著的提升了装置对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0026]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中空导气板2的正面设置有连通的抽气结构4,抽气结构4包括网板401、进气孔402、进气腔403,中空导气板2的正面设置有进气腔403,且进气腔403的端口固定安装有网板401,进气腔403内均匀分布有进气孔402。
[0027]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业期间,外部抽入的空气会通过取点式进气结构5进入到充电桩壳体3内,在进行相应的散热作业后会被引导到抽气结构4内,热量会率先通过网板401抽入到进气腔403内,在通过进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3)内的底部安置有散热结构(1),所述散热结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导气板(2),所述中空导气板(2)的正面设置有连通的抽气结构(4);所述充电桩壳体(3)的两侧皆对接安装有取点式进气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1)包括安装壳(101)、散热风扇(102)、网窗(103),所述中空导气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壳(101),所述安装壳(101)内固定安装有三组散热风扇(102),所述安装壳(10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网窗(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1)与中空导气板(2)之间呈现直角结构状,且散热结构(1)与中空导气板(2)之间安装连通。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宝华梁立明萧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康亿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