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09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涉及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领域,包括:送风洞;排风洞;分别连通所述送风洞与所述排风洞的第一进风横通道与第二进风横通道;吸风室,所述吸风室设置在排风洞内,其中所述吸风室一侧紧贴第二进风横通道的通道口;双风门室,所述双风门室设置在送风洞内;其中,所述双风门室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双风门室由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隧道洞身共同围成;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结构相同;风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长隧道开挖过程中空气流通缓慢,新鲜空气流入范围小,易出现新鲜空气与废气混流的情况,提高了隧道内通风效率,增强通风效果。增强通风效果。增强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在山体或地下进行掘进和开凿的地下建筑,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隧道内的通风情况十分重要,特别是在长隧道建设时,对新鲜空气的需求量较大并且需要及时将所产生的污染空气排出,同时避免污染的空气与新鲜的空气混流,保证隧道内空气及时有效的流通,满足施工人员在隧道内施工所需的空气质量要求,保证隧道开挖过程的生产安全。
[0003]但目前所采用的隧道通风结构大多全程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大量压入式通风机和射流风机,并且需要布置较多变压器,随着掘进距离变长,通风耗能加大,无形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并且隧道通风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用于双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通风结构,包括:
[0005]送风洞,排风洞;
[0006]所述送风洞与排风洞为沿隧道开挖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通道,其中,所述送风洞用于输入新鲜空气,所述排风洞用于排出生产废气;
[0007]分别连通所述送风洞与所述排风洞的第一进风横通道与第二进风横通道;
[0008]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相较于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靠近隧道洞口;
[0009]吸风室,所述吸风室为密闭的中空结构,所述吸风室设置在排风洞内且所述吸风室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的一端相连;
[0010]双风门室,所述双风门室设置在所述送风洞内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与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的通道口之间,所述双风门室包括:第一风门及与所述第一风门平行设置的第二风门,其中,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与隧道洞身围成密闭中空的双风门室;
[0011]所述双风门室还包括:
[0012]第二射流风机,所述第二射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双风门室靠近隧道洞口的一侧;
[0013]第二风带,所述第二风带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风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射流风机相连,另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送风洞的开挖面处。
[0014]可选的,所述吸风室包括:
[0015]第一射流风机,所述第一射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吸风室内;
[0016]第一风带,所述第一风带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射流风机相连,另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排风洞开挖面处。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结构相同;
[0018]其中,所述第一风门包括:设置在底部的风带预留孔,所述风带预留孔可供所述第
二风带穿过。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风门还包括:设置在顶部的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的送风方向沿隧道开挖方向布置;
[0020]其中,所述第一风门顶部的负压风机用于将所述双风门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至所述双风门室内;
[0021]所述第二风门顶部的负压风机用于将所述双风门室内的生产废气排出。
[0022]可选的,还包括:风墙,所述风墙为不透风材料,所述风墙用于封堵第一进风横通道与第二进风横通道以外的将所述送风洞与排风洞相连通的横通道。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4]通过设置双风门室及吸风室,将隧道内新鲜空气及时送入并同时将生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空气流通过程中避免了新鲜空气与废气混流的情况,保证了隧道内各个部分均有新鲜空气流入,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中第一风门的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28]1、送风洞;
[0029]2、排风洞;
[0030]3、第一进风横通道;
[0031]4、第二进风横通道;
[0032]5、吸风室;51、第一射流风机;52、第一风带;
[0033]6、双风门室;61、第一风门;62、第二风门;63、风带预留孔;64、负压风机;65、第二射流风机;66、第二风带;
[0034]7、风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7]请参照图1

图2,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本结构利用双隧道中每隔一段距离同步设置的人行横通道和车行横通道,将人行横通道和车
行横通道作为通风通道进行送风及排风。所述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包括送风洞1,与送风洞1相邻的排风洞2,连接送风洞1与排风洞2的第一进风横通道3和第二进风横通道4,设置在排风洞2内的吸风室5,设置在送风洞1内的双风门室6以及用于封堵的风墙7。
[0038]进一步地,所述送风洞1与排风洞2分别为双隧道的左隧道和右隧道,隧道开挖时,送风洞1与排风洞2同步开挖,所述送风洞1内设有朝向隧道开挖面方向的射流风机,所述朝向隧道开挖面的射流风机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引入送风洞1,所述排风洞2内设有朝向隧道洞门口方向的射流风机,所述朝向隧道洞门口的射流风机将隧道内的废气引出排风洞2。
[00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3与第二进风横通道4在双隧道内为每隔一段距离同步设置的人行横通道和车行横通道,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3与第二进风横通道4连通所述送风洞1和排风洞2,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3与第二进风横通道4内设有射流风机协助通道内的空气流通。
[0040]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室5设置在排风洞2内,且所述吸风室5设置在第二进风横通道4的通道口处,所述吸风室5为不透风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吸风室5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4在排风洞2内的通道出口相连,所述送风洞1经第二进风横通道4流向排风洞2的新鲜空气仅能流入吸风室5内,所述吸风室5内部设有第一射流风机51,所述第一射流风机51与第一风带5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风带52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排风洞2的隧道开挖面处,所述第一射流风机51将所述吸风室5内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风带52运送至排风洞2的隧道开挖面处,因为排风洞2内设有朝向隧道洞门口方向的射流风机,所以排风洞2内的风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门射流巷道式隧道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洞,排风洞;所述送风洞与排风洞为沿隧道开挖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通道,其中,所述送风洞用于输入新鲜空气,所述排风洞用于排出生产废气;分别连通所述送风洞与所述排风洞的第一进风横通道与第二进风横通道;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相较于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靠近隧道洞口;吸风室,所述吸风室为密闭的中空结构,所述吸风室设置在排风洞内且所述吸风室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的一端相连;双风门室,所述双风门室设置在所述送风洞内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横通道与所述第二进风横通道的通道口之间,所述双风门室包括:第一风门及与所述第一风门平行设置的第二风门,其中,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与隧道洞身围成密闭中空的双风门室;所述双风门室还包括:第二射流风机,所述第二射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双风门室靠近隧道洞口的一侧;第二风带,所述第二风带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风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射流风机相连,另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送风洞的开挖面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鲜岭南李知友陈宏源廖志宣李方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