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97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包括圆柱形底座、设在所述圆柱形底座底部的手柄,所述圆柱形底座上设有圆柱形卡槽,所述圆柱形卡槽的一侧设有一条凸起,所述圆柱形底座通过所述圆柱形卡槽套设在待拆卸的内构件外部,所述圆柱形底座与待拆卸内构件侧壁的方型槽之间通过所述凸起插入后形成受力点,待拆卸的内构件通过圆柱形底座反向旋转后进行拆卸。能够有效的解决DIO组件中的内构件无法完整且有效的从设备箱体内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和维护的问题,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拆除安全性高。拆除安全性高。拆除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涤纶生产设备上纺丝用组件的拆卸工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

技术介绍

[0002]DIO组件是纺丝的一种组件构件,一般包含内构件、分配板、过滤网、喷丝板、金属砂等,其中,内构件(内构件俯视图如图5所示)是指一个圆形组件壳体中并存两个半圆腔体,且一个半圆腔体熔融挤出一束丝,即该组件共熔融挤出两束丝,在涤纶长丝生产中,DIO组件是纺丝生产的最重要核心部件,可将聚酯熔体通过DIO组件挤压出纤维,该DIO组件生产出的纤维具有产量大、线密度均匀等优点。但是,由于DIO组件是分体试多层设计,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会出现组件压力上升,导致生产可纺性变差,需要定期更换组件。
[0003]但是,由于DIO组件在使用后因压力的过大,在更换拆卸的过程中还会遇到组件拆卸不下,甚至出现拆下半个的情况发生,即DIO组件的内构件部分安装在纺丝箱体底座上面无法拆卸下机,严重影响了更换组件周期的效率,同时,在对内构件部分进行更换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工具,因此,最常用的方法还是通过破拆、打孔等方式进行拆卸,导致拆卸后的DIO组件基本就处于报废状态,没法拆卸维护,只能更换和报废,而且破拆风险很大,熔体管道一旦破裂,后果很严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的及开能够DIO组件从设备上拆下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能够有效的解决DIO组件中的内构件无法完整且有效的从设备箱体内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和维护的问题,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拆除安全性高。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0006]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包括圆柱形底座、设在所述圆柱形底座底部的手柄,所述圆柱形底座上设有圆柱形卡槽,所述圆柱形卡槽的一侧设有一条凸起,所述圆柱形底座通过所述圆柱形卡槽套设在待拆卸的内构件外部,所述圆柱形底座与待拆卸内构件侧壁的方型槽之间通过所述凸起插入后形成受力点,待拆卸的内构件通过圆柱形底座反向旋转后进行拆卸。
[0007]可选的,所述圆柱形卡槽的一侧设有一条拆卸槽,所述拆卸槽的底部贯穿所述圆柱形底座,所述凸起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拆卸槽内。
[0008]可选的,所述凸起的一侧为2~5
°
的倾斜面。
[0009]可选的,所述圆柱形卡槽的直径大于带拆卸的内构件外径0.5~1mm,所述凸起的宽度为3.8~4mm。
[0010]可选的,所述圆柱形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内构件上的
两个熔体入口同轴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圆柱形的金属杆、横向设在所述金属杆上的若干受力孔。
[0012]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圆柱形的金属杆、设在所述金属杆上的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与所述金属杆呈T型或L型连接。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对DIO组件中的内构件进行拆卸时采用旋转拆卸,能够使拆卸更加方便,不再需要对内构件进行破拆、打孔等方式拆卸,使拆卸后的DIO组件可以通过维护后进行再次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DIO组件在拆卸后直接处于报废状态,只能更换的问题,在拆除过程中安全性高,且不易破坏熔体管道,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内构件与工具爆炸状态的状态;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T型手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L型手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内构件的俯视图;
[0020]图中:1、手柄;2、圆柱形底座;3、凸起;4、圆柱形卡槽;5、通孔;6、金属杆;7、受力孔;8、拆卸槽;9、受力杆;10、内构件;11、熔体入口;12、方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3]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包括圆柱形底座2、设在所述圆柱形底座2底部的手柄1,所述圆柱形底座2上设有圆柱形卡槽4,所述圆柱形卡槽4的一侧设有一条凸起3,所述圆柱形底座2通过所述圆柱形卡槽4套设在待拆卸的内构件10外部,所述圆柱形底座2与待拆卸内构件10侧壁的方型槽12之间通过所述凸起3插入后形成受力点,待
拆卸的内构件10通过圆柱形底座2反向旋转后进行拆卸。
[002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DIO组件中的内构件10进行拆卸时,将圆柱形卡槽4套在内构件10外,同时将凸起3对准内构件10侧面的方型槽12内插入,当驱动手柄1转动时,能够通过圆柱形底座2和凸起3同步带动内构件10进行旋转,从而将内构件10完整的从设备箱体内拆卸下来。采用旋转拆卸,能够使拆卸更加方便,不会遇到组件拆卸不下,甚至出现只能拆下半个的问题。在拆卸内构件10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对内构件10进行破拆、打孔等方式拆卸,使拆卸后的DIO组件可以通过维护后进行再次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DIO组件在拆卸后直接处于报废状态,只能更换的问题,在拆除过程中安全性高,且不易破坏熔体管道,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0027]进一步地改进为,如图2所示,所述圆柱形卡槽4的一侧设有一条拆卸槽8,所述拆卸槽8的底部贯穿所述圆柱形底座2,所述凸起3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拆卸槽8内。
[0028]凸起3与圆柱形卡槽4之间通过拆卸槽8进行可拆卸的连接,相比于一体结构,采用可拆卸结构进行设置,当凸起3出现使用磨损后,可以通过更换凸起3进行再次使用,从而使圆柱形底座2可以实现重复使用,一般凸起3和拆卸槽8之间采用过度配合,紧密度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底座(2)、设在所述圆柱形底座(2)底部的手柄(1),所述圆柱形底座(2)上设有圆柱形卡槽(4),所述圆柱形卡槽(4)的一侧设有一条凸起(3),所述圆柱形底座(2)通过所述圆柱形卡槽(4)套设在待拆卸的内构件(10)外部,所述圆柱形底座(2)与待拆卸内构件(10)侧壁的方型槽(12)之间通过所述凸起(3)插入后形成受力点,待拆卸的内构件(10)通过所述圆柱形底座(2)反向旋转后进行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DIO组件内构件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卡槽(4)的一侧设有一条拆卸槽(8),所述拆卸槽(8)的底部贯穿所述圆柱形底座(2),所述凸起(3)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拆卸槽(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泉姚佳华沈杰钱建会邵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