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焖烧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79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焖烧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焖烧罐,包括罐体、与罐体扣合的罐盖和餐具,罐盖包括下盖、上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存放餐具的空间,上盖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和抵接部,所下盖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抵接处,转动部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抵接部与抵接处弹性抵接,当抵接部与抵接处分离时,抵接处带动上盖体绕连接部转动使上盖弹开,转动部上还设置有存放部,存放部可随着转动部的转动而转动,在开上盖时存放部也随之向上转动,便于使用者拿去餐具,餐具卡接于存放部上,当上盖打开时,转动部带动存放部向上转动,当上盖关闭时,转动部带动存放部复位,将餐具设于存放部上有效的将餐具固定住,不会随意的移动,便于携带。携带。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焖烧罐


[0001]本技术属于焖烧罐
,特指一种焖烧罐。

技术介绍

[0002]焖烧罐使一种借助其保温功能使食物在一定温度的水中焖熟的新型用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焖烧罐,由于其是利用倒入热水的温度来进行焖煮食物,常规的焖烧罐采用分离式勺子盒,分开携带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使用效果不理想,部分焖烧罐采用了双层的盖体,在盖体内放置餐勺等餐具,但是焖烧罐的盖体缺乏对于餐具的有效固定,而且在使用者开启双层盖体的上半部分时,往往会因为使用者用力会导致焖烧罐整体的晃动,进而容易在盖体上半部分开启后餐具随意的移动,甚至掉出盖体外侧,且热水在焖烧罐内保存的时间长使的焖烧罐内温度较高,直接伸手去拿餐具容易对人手灼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排气,能够有效的固定罐盖内的餐具,且方便拿取餐具的焖烧罐。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焖烧罐,包括罐体、与所述罐体扣合的罐盖及餐具,所述罐盖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餐具的容纳腔,上盖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和抵接部,所下盖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抵接处,转动部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抵接部与抵接处弹性抵接,当所述抵接部与抵接处分离时,抵接处带动上盖体绕所述连接部转动使上盖弹开,所述转动部上还设置有存放部,存放部可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餐具卡接于所述存放部上,当上盖打开时,转动部带动所述存放部向上转动,当上盖关闭时,转动部带动所述存放部复位。
[0006]进一步,所述存放部包括限位板、卡接部及转动处,所述卡接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上设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转动处抵接,当上盖打开时,所述转动部向上转动,带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转动处抵接并推动转动处转动。
[0007]进一步,所述卡接部为U形,设于限位板的后端,所述餐具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部内,所述餐具通过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存放部上。
[0008]进一步,所述下盖的前端设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抵接处的上端,按压所述控制部可使抵接部脱离抵接处,使上盖弹开。
[0009]进一步,所述转动部与连接部铰接,上盖与下盖之间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下盖上还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所述存放部的下方,当上盖打开时,带动存放部向上转动,从而使所述通气孔打开。
[0011]进一步,所述存放部的下端凸出成型有用于封住通气孔的封气件,当上盖关闭时,带动存放部向下转动,从而使所述封气件封堵住通气孔。
[0012]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硅胶材质。
[0013]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4]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排气,能够有效的固定罐盖内的餐具,且方便拿取餐具的焖烧罐,包括罐体、与所述罐体扣合的罐盖和餐具,所述罐盖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餐具的空间,上盖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和抵接部,所下盖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抵接处,转动部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抵接部与抵接处弹性抵接,当所述抵接部与抵接处分离时,抵接处带动上盖体绕所述连接部转动使上盖弹开,所述转动部上还设置有存放部,存放部可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餐具卡接于所述存放部上,当上盖打开时,转动部带动所述存放部向上转动,当上盖关闭时,转动部带动所述存放部复位,将餐具设于存放部上有效的将餐具固定住,不会随意的移动,便于携带;当所述抵接部与抵接处分离时,抵接处带动上盖体绕所述连接部转动,使得上盖体呈一定的开合角度,此时使用者可以较为方便的操作上盖进一步的打开;存放部可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而转动,在开上盖时存放部也随之向上转动,便于使用者拿去餐具,避免直接伸手去拿餐具导致热气对人手灼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上盖打开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存放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0023]1‑
罐体;2

罐盖;3

餐具;4

转动部;5

抵接部;6

连接部;7

抵接处;8

存放部;9

限位板;10

卡接部;11

转动处;12

控制部;13

防滑部;
[0024]21

下盖;22

上盖;41

推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一种焖烧罐,包括罐体1、与所述罐体1扣合的罐盖2及餐具3,所述罐盖2包括下盖21、上盖22,所述上盖22和所述下盖21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餐具3的容纳腔,上盖2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4和抵接部5,所下盖2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6和抵接处7,转动部4与连接部6转动连接,抵接部5与抵接处7弹性抵接,当所述抵接部5与抵接处7分离时,抵接处7带动上盖22体绕所述连接部6转动使上盖22弹开,所述转动部4上还设置有存放部8,存放部8可随着所述转动部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餐具3卡接于所述存放部8上,当上盖22打开时,转动部4带动所述存放部8向上转动,当上盖22关闭时,转动部4带动所述存放部8复位。
[0027]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排气,能够有效的固定罐盖2内的餐具3,且方便拿取餐具3的焖烧罐,包括罐体1、与所述罐体1扣合的罐盖2和餐具3,所述罐盖2包括下盖21、上盖22,所述上盖22和所述下盖21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餐具3的空间,上盖22的前后两端
分别设有转动部4和抵接部5,所下盖2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6和抵接处7,转动部4与连接部6转动连接,抵接部5与抵接处7弹性抵接,当所述抵接部5与抵接处7分离时,抵接处7带动上盖22体绕所述连接部6转动使上盖22弹开,所述转动部4上还设置有存放部8,存放部8可随着所述转动部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餐具3卡接于所述存放部8上,当上盖22打开时,转动部4带动所述存放部8向上转动,当上盖22关闭时,转动部4带动所述存放部8复位,将餐具3设于存放部8上有效的将餐具3固定住,不会随意的移动,便于携带;当所述抵接部5与抵接处7分离时,抵接处7带动上盖22体绕所述连接部6转动,使得上盖22体呈一定的开合角度,此时使用者可以较为方便的操作上盖22进一步的打开;存放部8可随着所述转动部4的转动而转动,在开上盖22时存放部8也随之向上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焖烧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与所述罐体(1)扣合的罐盖(2)及餐具(3),所述罐盖(2)包括下盖(21)、上盖(22),所述上盖(22)和所述下盖(21)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餐具(3)的容纳腔,上盖(2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4)和抵接部(5),所述下盖(2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6)和抵接处(7),转动部(4)与连接部(6)转动连接,抵接部(5)与抵接处(7)弹性抵接,当所述抵接部(5)与抵接处(7)分离时,抵接处(7)带动上盖(22)体绕所述连接部(6)转动使上盖(22)弹开,所述转动部(4)上还设置有存放部(8),存放部(8)可随着所述转动部(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餐具(3)卡接于所述存放部(8)上,当上盖(22)打开时,转动部(4)带动所述存放部(8)向上转动,当上盖(22)关闭时,转动部(4)带动所述存放部(8)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焖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部(8)包括限位板(9)、卡接部(10)及转动处(11),所述卡接部(10)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4)上设有推动部(41),所述推动部(41)与所述转动处(11)抵接,当上盖(22)打开时,所述转动部(4)向上转动,带动所述推动部(41)与所述转动处(11)抵接并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洋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