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及四向穿梭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77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包括下车体、承载于下车体上的上车体;所述上车体的外侧面设有偏心轴承;且下车体设有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偏心轴承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且偏心轴承的外圈同时与上支撑板的下表面及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始终接触;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下支撑板时,下车体相对于上车体上升;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上支撑板时,上车体相对于下车体下降。偏心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相对转动具有轴承平顺稳定转动的优点,使偏心轴带动偏心轴承做动作时摩擦力低,动作稳定性较高。动作稳定性较高。动作稳定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及四向穿梭车


[0001]本技术涉及仓储设备
,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仓储设备中的具有升降换向功能的四向穿梭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四向穿梭车结构,如CN 111646088 A专利申请所示,采用在车体的两端设置一组车轮、与该组车轮轴垂直设置在两侧的第二组车轮的驱动形式。当需要在交叉路口位置时换向行走时,本来在轨道上的第一组车轮被顶升,第二组车轮被放下,从而完成换向。而该现有技术中,将第一组车轮进行升降的方式为:通过空心凸轮的转动,使空心凸轮中的弧形槽与活动杆配合而将上机架相对于下机架实现升降运动,从而实现第一组车轮与第二组车轮之间的相对升降而完成换向。
[0003]该种升降方式虽然完成了两组车轮的换向,但是该空心凸轮的异形弧形槽与活动杆之间的配合为刚性摩擦配合,即当空心凸轮转动时,由于活动杆在弧形槽的内部移动时始终与弧形槽内表面在摩擦的情况下移动的,当该穿梭车载物重量较大的情况下,摩擦力也随之提高,造成上、下车体相对上下移动时平顺性降低甚至出现移动闯动现象发生,对动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0004]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电机行走四向穿梭车,用以解决如何使上车架与下车架相对移动时升降动作机构摩擦力低,从而提高动作稳定性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包括下车体、承载于下车体上的上车体;所述上车体的外侧面设有偏心轴承;上车体内设有驱动偏心轴承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偏心轴承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偏心轴,该偏心轴的轴线与偏心轴承的中轴线平行且偏心;所述下车体设有供偏心轴穿过的开口,且下车体在开口的上方设有上支撑板,在开口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与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偏心轴承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且偏心轴承的外圈同时与上支撑板的下表面及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始终接触;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下支撑板时,下车体相对于上车体上升;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上支撑板时,上车体相对于下车体下降。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车体的两侧均设有偏心轴承,下车体的两侧也分别设有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设有中间轴、驱动中间轴转动的减速电机组、分别设置于中间轴两端的平行轴减速机;该平行轴减速机的输入端轴通过联轴器与中间轴连接,平行减速机的输出端轴通过联轴器与偏心轴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车体的两端设有限位柱,上车体的两端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
位导筒。
[0011]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通过偏心轴承作为主动作部件,偏心轴承转动而对上支撑板或下支撑板产生推动而使上、下车体相对移动。其中,偏心轴承作为轴承器件,偏心轴带动内圈转动,偏心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相对转动具有轴承平顺稳定转动的优点,使偏心轴带动偏心轴承做动作时摩擦力低,动作稳定性较高。
[0012]本技术还提供包括上述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的穿梭车的技术方案:
[0013]该穿梭车中,下车体设有第一组车轮,上车体设有第二组车轮;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下支撑板时,第二组车轮着地;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上支撑板时,第一组车轮着地。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中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展示了偏心轴最靠近下支撑板的状态。
[0015]图2是本技术中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展示了偏心轴转动的中间状态。
[0016]图3是本技术中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展示了偏心轴最靠近上支撑板的状态。
[0017]图4是本技术中驱动装置及中间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包括下车体1、承载于下车体1上的上车体2。所述上车体2的外侧面设有偏心轴承3。上车体内设有驱动偏心轴承3转动的驱动装置。
[0019]所述偏心轴承3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偏心轴4,该偏心轴4的轴线与偏心轴承3的中轴线平行且偏心。从而形成所称的“偏心轴承”。该偏心轴承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轴承相似,均包括外圈31及相对外圈31转动的内圈32,外圈31与内圈32之间设置钢珠(未图示)。
[0020]所述下车体1设有供偏心轴穿过的开口5,且下车体在开口5的上方设有上支撑板6,在开口5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7。所述上支撑板6的下表面与下支撑板7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偏心轴承3位于上支撑板6与下支撑板7之间。且偏心轴承的外圈31同时与上支撑板6的下表面及下支撑板7的上表面始终接触。如图4所示,所述上车体2的两侧均设有偏心轴承3,下车体1的两侧也分别设有上支撑板6及下支撑板7。驱动装置设有中间轴8、驱动中间轴8转动的减速电机组9、分别设置于中间轴8两端的平行轴减速机10。该平行轴减速机10的输入端轴通过联轴器11与中间轴8连接,平行减速机的输出端轴通过联轴器12与偏心轴4连接。
[0021]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转动偏心轴4使偏心轴承3偏心转动。如图1所示,当偏心轴承3转动使偏心轴4靠近下支撑板7时,下车体1相对于上车体2上升。图1中为偏心轴4最靠近下支撑板7的状态。偏心轴4继续转动(如图2所示为转动的中间状态)直至偏心轴4转动至靠近上支撑板6时,上车体2相对于下车体1下降。图3中为偏心轴4最靠近上支撑板6的状态。所述
下车体1的两端设有限位柱13,上车体2的两端设有与限位柱13配合的限位导筒14。限位柱13与限位导筒14的配合作为移动的限位,使下车体1与上车体2只能相对上下移动。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四向穿梭车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穿梭车中,下车体1设有第一组车轮15,上车体2设有第二组车轮16。当偏心轴承3转动使偏心轴4靠近下支撑板7时,第二组车轮16着地。如图3所示,当偏心轴承4转动使偏心轴5靠近上支撑板6时,第一组车轮15着地。
[0023]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包括下车体、承载于下车体上的上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的外侧面设有偏心轴承;上车体内设有驱动偏心轴承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偏心轴承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偏心轴,该偏心轴的轴线与偏心轴承的中轴线平行且偏心;所述下车体设有供偏心轴穿过的开口,且下车体在开口的上方设有上支撑板,在开口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与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偏心轴承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且偏心轴承的外圈同时与上支撑板的下表面及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始终接触;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下支撑板时,下车体相对于上车体上升;当偏心轴承转动使偏心轴靠近上支撑板时,上车体相对于下车体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穿梭车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跃跃马全康卞宏建周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