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69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大跨度承台、沿大跨度承台横向方向布设的预埋管道、锚索束、分别设置于大跨度承台两端的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预埋管道设置为直线型和/或曲线型,锚索束的一端和固定端锚具固定连接、另一端顺次贯穿于预埋管道和张拉端锚具,锚索束形状和预埋管道形状相同;预埋管道为多个,锚索束数量和预埋管道数量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大跨度承台梁与预应力结构共同作用,提高了大跨度承台梁的抗弯矩性能力。提高了大跨度承台梁的抗弯矩性能力。提高了大跨度承台梁的抗弯矩性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路网建设的不断扩张与拓展,高架桥逐渐成为当前城区改造及道路升级过程中的关键设施。为避开现有建筑物如地铁车站或现有公路等,高架结构会采用大跨径预应力承台梁接盖梁柱式墩的方案跨越既有结构。
[0003]由于承台的跨径较大,载荷在承台中部产生很大的向下的负弯矩,先由预应力张拉在大跨度承台梁中部产生的正弯矩进行抵消,预应力全部抵消完后,再由承台本身进行抵消,并且在靠近承台支点附近的区段抗剪要求比较高。如果只依靠在承台内布置中部为水平段的曲线预应力钢筋,非水平段的预应力钢筋在承台内产生的预应力较小,不能有效抵抗负弯矩;如果只依靠在承台底布置直线预应力钢筋,将在承台的每个截面产生同样大的预应力抵抗弯矩,在承台的跨中部分可以由荷载抵消,而在靠近支点区段,由于使用弯矩较小,则会在张拉过程中引起承台顶的开裂。因此,在承台跨径较大时,原有预应力张拉装置提高承台整体抵抗向下弯矩的能力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以克服原有大跨度承台梁在跨径较大时,预应力张拉装置提高大跨度承台梁整体抵抗向下弯矩的能力效果有限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大跨度承台、沿大跨度承台横向方向布设的预埋管道、锚索束、分别设置于大跨度承台两端的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锚索束的一端和固定端锚具固定连接、另一端顺次贯穿于预埋管道和张拉端锚具,锚索束形状和预埋管道形状相同;预埋管道为多个,锚索束数量和预埋管道数量相等;将多个预埋管道分为三组,其中一组设置为直线型,另外两组设置为曲线型,直线型预埋管道布设于曲线型预埋管道的正下方且间隔设置。
[0007]更进一步的,曲线型预埋管道包括若干水平段,相邻水平段之间设置有倾斜段,位于中间的水平直线段低于两端的水平直线段。
[0008]进一步的,三组预埋管道于大跨度承台内部纵向成三层间隔布设,位于最上方的预埋管道内的锚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大于最下方预埋管道内的锚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
[0009]更进一步的,位于最上方的锚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位于中间的锚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为1310MPa;位于最下方的锚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为1310MPa。
[0010]进一步的,预埋管道选自柔性波纹管,大跨度承台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固定环,多个固定环沿大跨度承台横向方向间隔布设,柔性波纹管贯穿于固定环。
[0011]进一步的,位于同组的预埋管道在大跨度承台的内部采用点阵式布设。
[0012]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沿大跨度承台梁横向方向布设多个直线型和曲线型的预埋管道,曲线型的预埋管道内的锚索束在其跨中截面有正弯矩,与荷载抵消;直线型的预埋管道内的锚索束将在梁的每个截面产生同样大的预应力抵抗弯矩,跨中部分可以由荷载抵消;载荷在大跨度承台梁两端产生负剪力,曲线型的预埋管道内的锚索束布置在靠近梁顶的位置,直线型的预埋管道内的锚索束布置在靠近梁底的位置,锚索束预应力张拉在大跨度承台梁两端产生正剪力,正剪力与负剪力进行抵消;减小大跨度承台梁两端所受的剪切力,防止大跨度承台梁顶部开裂;由于直线型和曲线型张拉形成的应力特点不同,实现分批次张拉锚索束并分批控制锚索束的张拉力,弥补后批预应力张拉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造成的先批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大跨度承台梁采用与预应力结构一体浇筑成型,大跨度承台梁本身的钢混结构也承受载荷作用,充分发挥钢混横梁自身的结构特征;大跨度承台梁与预应力结构共同作用,提高了大跨度承台梁的抗弯矩性能,因此解决了原有大跨度承台梁在跨径较大时,预应力张拉装置提高大跨度承台梁整体抵抗向下弯矩的能力效果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
Ⅰ‑Ⅰ
截面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立剖面示意图一;
[0017]图4为图3的
Ⅱ‑Ⅱ
截面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立剖面示意图二;
[0019]图6为图5的的
Ⅲ‑Ⅲ
截面剖视图。
[0020]1、大跨度承台梁;
[0021]2、张拉锚索部件;21、T1组张拉锚索部件;22、T2组张拉锚索部件;23、T3组张拉锚索部件;211、锚索束;212、预埋管道;2121、塑料波纹管;213、固定环;214、张拉端锚具;215、固定端锚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
[0025]水平设置的大跨度承台梁1和张拉锚索部件2,张拉锚索部件2预埋在大跨度承台梁1内部,张拉锚索部件2包括多个固设于大跨度承台梁1内部的固定环213、固设于大跨度承台梁1内部的预埋管道212、贯穿于预埋管道212的锚索束211、张拉端锚具214以及固定端锚具215,张拉端锚具214设置于大跨度承台梁1的左端,固定端锚具215设置于大跨度承台梁1的右端。
[0026]多个固定环213沿大跨度承台梁1横向方向间隔布设,预埋管道212优选为塑料波纹管2121,塑料波纹管2121的一端和固定端锚具215固定连接、另一端顺次贯穿于固定环213后与张拉端锚具214固定连接,利用塑料波纹管2121柔性的特性,有利于穿过固定环213形成直线或曲线型的塑料波纹管2121。
[0027]锚索束211的一端和固定端锚具215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于塑料波纹管2121和张拉端锚具214,锚索束211的线型与其贯穿的塑料波纹管2121保持一致;施加作用力在锚索束211上,锚索束211的一端在固定端锚具215的作用下固定不动,锚索束211的另一端从张拉端锚具214中向左缓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大跨度承台(1)、沿大跨度承台(1)横向方向布设的预埋管道(212)、锚索束(211)、分别设置于大跨度承台(1)两端的张拉端锚具(214)和固定端锚具(215),所述锚索束(211)的一端和所述固定端锚具(215)固定连接、另一端顺次贯穿于所述预埋管道(212)和所述张拉端锚具(214),锚索束(211)形状和预埋管道(212)形状相同;预埋管道(212)为多个,锚索束(211)数量和预埋管道(212)数量相等;将多个预埋管道(212)分为三组,其中一组设置为直线型,另外两组设置为曲线型,直线型预埋管道(212)布设于曲线型预埋管道(212)的正下方且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型预埋管道(212)包括若干水平段,相邻所述水平段之间设置有倾斜段,位于中间的水平直线段低于两端的水平直线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大跨度承台的三次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波王爱萍张伟东左聪郑帅马金龙董勇立潘纪伟曲冰陈保花闫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